尤其是小貓,它連吃飯都還不能獨立完成,主人會不由自主的去照顧它、保護它,給它喂食,甚至清理排泄物等等,而在照顧寵物的時候,孤獨的感覺自然得到了一定的排解。
而且,貓是一個忠實的傾聽者。現代生活使人積累很多壓力,焦慮、煩躁。但是這些情緒在與朋友或親人傾訴的過程中很可能使人反感,甚至進一步造成他人焦慮。對貓咪傾訴卻絕對不會惹來反感,而且不必擔心外傳。同時那暖烘烘、毛茸茸的觸感也會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溫暖,輕柔的舔也可以安撫焦躁的情緒。還有比這更好的傾訴夥伴嗎?
動物與人的交往比人與人間的交往更單純、誠懇。它們雖然不會說話,但不會背叛主人。人與人的交往難免會涉及利益,帶上幾分功利色彩,這樣的交往很難讓人真正放下包袱,用心麵對。貓也許任性,不懂得含蓄,但正是這樣才更顯得坦誠,讓人能有機會摘下麵具,放鬆自己。
相較其他動物而言,貓是比較有獨立性的,她雖然依戀主人,但是卻保有自己的空間。很多人會抱怨在想和貓咪玩的時候,它卻跑開。
但也正是這樣,和貓的交往更類似於人與人的交往。研究證明,貓大約具有1歲嬰兒的智力,與貓的接觸就如同和一個正在逐漸成熟的孩 子交流一樣。絕大多數養貓的人會把貓放在和自己平等的地位。正因為如此,養貓甚至可以幫助人們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孤獨感自然就消除了。
一隻毛茸茸,又愛發出甜蜜的“喵喵”聲的小貓自然讓孤獨寂寞的人愛不釋手。但是,過度的寵愛貓咪也可能讓人忽視了外在人際,而進一步由孤獨衍生出“寵物依賴”。科學證明,貓的壽命一般都隻有十幾年。如果陷入寵物依賴,將心靈完全寄托與貓身上,失去時產生的打擊可能會讓人陷入更大的心理危機之中。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出現,在貓咪撫慰你孤獨的心靈的時候,也要記得在它的幫助下從根本上改善自己的孤獨心理,擴展自己的朋友圈,建立更加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如,現在就帶上你的貓去散個步,也許會遇上和你一樣因為寂寞而養貓的朋友?
世界如此美妙,有些人為何如此暴躁?
“世界如此美妙,我卻如此暴躁,這樣不好、不好……”還記得郭芙蓉郭女俠的這段經典台詞嗎?那在憤怒時用動作和語言來平息心中的怒火的搞笑鏡頭。
這個世上,常有令人氣憤的事情發生。每個人對憤怒的底線是不同的,有些人特別容易被觸怒。心理學上將在受挫後產生的緊張情緒稱之為易怒心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壞脾氣。
怎樣知道是否是壞脾氣呢?下麵的選項有助於幫助分析是不是帶有易怒傾向——A.隻要遇到不順心的人或事,隨時都可能發作;B.發起脾氣不顧後果;C.經常與他人發生正麵衝突;D.經常表達不滿,很難寬容、諒解他人。
如果有一項或者一項以上符合,那麼試著調整下心緒吧。
為什麼有的人心態就平和,有的人脾氣就暴躁呢?壞脾氣不是天生的。它常常與我們所處的環境、教育方式、性格、生活狀態有很直接的關係。心理專家指出,當幼兒時周邊常有易怒或者溺愛等負麵事 物存在的話,長大後這些潛伏在下意識中的強化物就會轉化為性格中的一部分,很難去改變。這類人通常自我意識十分強烈,以自我為中心。另一情況,加入長時間處在焦慮或者空虛下,人也會在不知不覺中變得暴躁。
中國有句話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就是說壞脾氣一旦轉化為性格的一部分,再改就很困難了。根據我們的經驗,如果家庭或者公司中,有脾氣不好的人,常常會搞的烏煙瘴氣,風波不斷。不管是發脾氣的人還是被波及的人都會心裏不舒服。日子久了,周圍的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糟糕。壞脾氣如同一把無形的刀,刀過留痕。無論我們之後如何想去彌合這個傷口,都會在心中留下無法磨滅的痕跡。
那麼,怎樣才能緩解壞脾氣呢?
有一個辦法:數數。在感到自己要生氣發作之前數到十,默念或者出聲念都可。道理很簡單,當處於生氣爆發邊緣時,情緒會非常亢奮,通過緩慢而有節奏的數數,可以使心情慢慢平複下來,一旦頭腦恢複冷靜,就有助於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做出正確的抉擇。
有一位經理在做抉擇時,會用到類似生氣前數到十的方法:有次,下屬犯了錯誤,嚴重到想立刻把他踢出公司。他迅速寫了辭退書,然後深深的吸了口氣,把辭退書放到抽屜裏,然後下班回家睡覺。第二天,他和下屬進行了溝通,共同解決了問題,辭退書最終丟進了垃圾桶。
其實,壞脾氣的改變在於平時一點一滴的轉變。
首先,內心意識到壞脾氣帶給自己的很多惡果。想想有多少次,在一陣狂風暴雨後,連續多日的低氣壓使自己和周邊的人感到緊張;想想多少次,在一陣狂風暴雨後,問題反而惡化了,客戶丟失了,朋友遠離了;想想多少次,在一陣狂風暴雨後,家裏氣氛總是很陰沉……其次,閉緊嘴巴,離開現場。這時候發火可能可以解一時之氣,但是卻不是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去倒杯水,慢慢的喝下去,讓自己的心情慢慢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