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巴納姆效應:給他點你所需要的信息的暗示(1 / 1)

魯道夫·赫斯特希望通過一個漫畫,去敦促電車公司在電車前麵裝上保險杠。所以,他想請著名的漫畫家納斯特,為其創作體現這一主題的漫畫。雖然納斯特答應他並為其創造了一張漫畫,可當赫斯特看到漫畫的時候,感到特別失望,覺得這張漫畫並不能很好地表明他想要主題。他忽然意識到,納斯特可能並沒有真正地理解他的想法。

於是,為了讓納斯特畫出真正合適的作品,一天晚上,他前去拜訪了納斯特。盡管赫斯特非常不喜歡那張漫畫,但他並沒有對納斯特說任何關於這個漫畫的不好之處,而是大大地誇讚了這張漫畫。

隨後,他對納斯特提起了電車的事情。他說:“這兒的電車已經造成許多孩子或死或殘,那些開車的司機就像吃人的妖精一樣,從來不思考,總是直接衝向那些當街玩耍的孩子們。”忽然納斯特跳了起來,驚訝地對他說:“先生,我保證可以畫出一張出色的漫畫,請把原來的那張撕掉吧!”第二天,納斯特果然送來了一副令赫斯特滿意的漫畫。

人們可能會不惑地問,究竟赫斯特做了什麼,能夠讓納斯特瞬間領會了他的意思,並能夠讓其在一夜之間完成了一幅優秀的漫畫?縱觀整個事情,人們不難發現,赫斯特之所以能夠掌控納斯特理會自己的意思,並讓其自願畫出真正合適的作品,關鍵就在於他能夠用適當的信息,給予對方以暗示,用暗示的方法誘導其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做。

在此不得不提到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此效應是以著名魔術師肖曼·巴納姆來命名的。他曾經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我的節目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每一分鍾都有人上當受騙。這一效應後來被心理學家總結如下:人們很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的偏差,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

巴納姆效應告訴人們,人們容易受到周圍信息的暗示,進而形成自我知覺的偏差。事實上,這一點正好是那些聰明人利用其為自己服務的有力工具。例如,克裏夫蘭水壓煉鋼廠的創始人福斯特,一次想在工廠裏推行一項計劃。但他沒有直接自己宣布,而是先在工廠裏播下這些“意見的種子”,讓工人們相互討論。討論來討論去,盡管他沒宣布,但工人們早已經接受了這個意見,結果順利地完成了自己的計劃。

為什麼福斯特幾乎什麼都沒做,就能夠順利地讓工人們接受他將要頒布的計劃呢?事實上,他用的方法同樣是給人們一點他們自己所需要信息的暗示。而人們呢,不自覺地便會在這種暗示中受其影響了。

給對方一點你所需要的信息的暗示,之所以如此奏效,關鍵就在於:當你通過某些舉動或者某些話,傳達出一些觀點以及一些意思的時候,對方心裏會不自覺地接受,並且還會印象深刻。有時,這比直接說出來還要有效。例如,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當有的人和你說你做了什麼錯事的時候,如果他直接說,你可能會有些不高興,但事後可能也便不往心裏去了。但倘若這個人不是直接說出來,而是總在你耳旁旁敲側擊,你就是開始的時候並沒什麼不高興的,可是事後這件事情卻總會在你的耳旁縈來繞去的。而這其實便是受到了巴納姆效應的影響。

巴納姆效應所帶來的信息暗示,雖然有利於更好地掌控他人,但在運用的時候,也要掌握方法。具體如下:

給別人的信息暗示要旁征博引

在這裏,先詢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讓你去刊登廣告,主要目的是推銷自己的藥品,你是把藥品的成分、功能,用法詳細介紹一番好呢,還是介紹某個患者使用後如何迅速痊愈的事例好呢?相信多數人一定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因為後者更具說服力。

而給別人以信息暗示,同樣需要做到這一點。也就是說,要善於用旁征博引的具體化的事例和經驗,這樣往往更有說服力。

所以說,在日常生活中,你要說服別人時,應旁征博引,使用具體的例子,而不是一味空洞地去說教。

你所傳遞的信息,要能讓人有進一步體會的可能有些事情,如果你覺得直接去向對方說明,對方可能會感到不悅,或者直接拒絕的話,那麼你就不要直接說了。這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信息傳遞去加以暗示。這一點並不難理解。例如,人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你想讓朋友換一種方式去做某件事情,直接說吧,怕挫傷對方的自尊心,不說又覺得他做事情的效率不高。這時,你便可以通過無意地說自己在公司碰到這類事情是如何解決、如何節省時間等。多數時候你會發現,盡管你並沒有直接告訴對方他應該如何做,但他還是會乖乖地按照你剛才所說的那樣做。

·馭心術法則·

當你通過某些舉動或者某些話,傳達出一些觀點以及一些意思的時候,對方心裏會不自覺地接受,並且還會印象深刻。有時,這比直接說出來還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