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叔:“連槍支彈藥都沒有,您拿什麼去抗擊日寇……”

沈家齊:“全叔,你去把田和地全部賣了,哦,對了,還有這棟房子,凡是能值錢的,都兌換成現大洋!”

全叔:“這可是沈家唯一的祖業呀!”

沈家齊:“國破家必亡,要祖業又有何用?我沈家齊砸鍋賣鐵、傾家蕩產也要去抗擊日寇!”

全叔:“即便變賣房產田地,購買了槍支彈藥,也得有人扛呀,人呢?”

沈家齊:“山裏人流淌著倔強、強悍的血液,充滿忠孝仁義。湘西男兒,自古高舉一致對外的旗幟,是民族英雄的典型、是大中國的精神寫照,我相信大湘西的人們、彭公的子孫們都會支持我的!”說罷提起筆來——

“先生,您這軍門的威風,是不減當年呀!”全叔說著朝他筆下望去——

沈家齊揮筆寫下:“倭寇犯我中華,彭公廟前征兵,願出征者從速,明日拜刀組軍——沈家齊叩首 民國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八日”

12.城門口(日、外)

沈家齊寫的招兵橫幅已懸掛在城樓之上,很快吸引了過往的人群。

湘民甲輕輕念著:“倭寇犯我中華,彭公廟前征兵,願出征者從速,明天拜刀組軍——沈家齊叩首民國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八日”

湘民乙:“這倭寇賊子怎麼又來了呀!”

湘民甲:“有沈先生出馬,倭寇來了也是茅廁裏麵打燈籠——找死(屎)!”

“沈先生招兵,老子肯定會去逮!”

“對,倭寇算老幾,老子怕桶卵呢,逮去!”

……

13.祖司鎮(夜、外)

靜夜,祖司鎮籠罩在黑幕之中。

除了偶爾幾聲狗叫外,隻有寒風呼呼的響聲。

14.整編事務處(夜、內)

鍾克儉正在房內,焦急地來回踱步……

山虎看著,卻無能為力。

“……這樣急於求成是不行的,組建成這麼大一支湘軍,首先得充分宣傳發動才能見效,如今被張紹勳一激將,就徑直捅出了一紙告示……唉!”鍾克儉說道,“就算得到各峒鄉民擁護,但也不能缺少萬虎山上的這支武裝呀!”

“這拜刀組軍,祖上有規矩,得由上屆彭公刀的奪主親自前來啟封後,才能祭拜,而現在龍叔死了,大頭哥被趕上山了,要是他不來怎麼辦,這拜刀組軍不就鬧了笑話?……不過,我想沒把握的事,沈先生不會做!今晚,我已要老憨拿著先生的親筆書信上山找我大頭哥了。”山虎說是這樣說,其實心裏也不免忐忑不安起來……

鍾克儉:“山虎同誌,我已接到上級命令,等這裏組完湘軍,我就要趕回八路軍總部接受新的任務,這裏的工作就交給你、老田、羅漢三人組成的黨支部了,重大事情集體研究決定,切不可獨斷專行。你們要抓緊建立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並在統戰合作中強化自身獨立生存的空間,我們是工農子弟兵,是無產階級的隊伍,這是與其他武裝的重要區別。在抗擊外來侵略上,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人心齊,泰山移!還愁趕不走日本侵略者?”

“是!”

15.沈家大廳(夜、內)

“是呀!……我早說過,要走正路,走正路!他三狗子偏偏不信,折騰來折騰去,如今不還得照我說的,走投奔國軍這條路?”成儒正與沈家齊說著。

沈家齊:“話可不要這樣說,過去的事就過去了,不要再去糾纏,眼下國難當頭,個人恩怨與得失不能再計較了,組軍抗擊日寇乃是當務之急!大湘西山區,自古就是神秘而蠻荒的異域,大湘西的漢子,封閉、保守中不乏愚昧,強悍、血性而一諾千金。我已出了告示,號召湘民參加明日的拜刀組軍!”

成儒:“理論上說得通,恐怕實際行不通。要把這些形形色色、各路人馬統在您的麾下,可隻有這短短一周,能順利出征?即便出征,又能否打得贏日寇呢?先生您可是日本士官軍校的高材生,不用我提醒也知道,我們所麵臨的是世界上頭號強敵!”

“古兵法曰:‘惟義可以怒士,士以義怒,可與百戰。’隻要有救國意識和家鄉榮譽感,就沒有辦不到的事,這告示是我寫的,時間也是我定的,現在就是擔心你大頭哥會不會準時下山。”沈家齊說道。

“要是大頭哥下山,線兒也就會回來了……我隻是擔心他不會再與官方合作。”成儒忐忑不安地,“大頭哥他再憨,也要考慮,會不會又一次掉在同一條河裏!”

16.萬虎山大廳(夜、內)

萬虎山大廳內,龍叫天的靈位牌前,香火青煙嫋嫋……

石大頭正跪拜著龍叫天的亡靈,素貞、線兒呆立一側……

這時畫外響起龍叫天臨終前說的那句話:“記住,這輩子,再也不能……跟官家合作!”

大頭不禁打了一個噴嚏後站立起來……

素貞急忙給他披上衣服:“你……明天下山?”

石大頭搖頭。

何素貞:“不下山了?”

石大頭又搖頭。

何素貞納悶:“要是覺得對不住先生,明天那就去一趟……”

石大頭又搖頭。

何素貞:“不管你怎麼選擇,我都會跟著你。”

石大頭這才開口說:“這次要是真能像先生信上說的整編,我們三兄弟又能聚在一起,這也不見得就是壞事,但我不能對不住龍大叔,不能對不住黑旗會的兄弟,而我……也不能對不住先生,想來想去,也拿不定主意啊!”

一旁的線兒問道:“大哥,明天到底去還是不去,肯定你要拿個主意!”

素貞:“沈先生信中也說了,大丈夫有所不為亦必有所為,國難當頭,每一個中國人都有責任擔負起救國的擔子。眼下抗日戰爭已經全麵爆發,身為彭公子孫沒有不去抗敵的道理。沈先生說了,如果你心中還有他這個先生,明天就來拜刀組軍!”

大頭:“這……素貞,你快去把儺師公喊來……”

此時畫外傳來:“不用去喊,我來了……”大家回頭看見——

儺師公晃晃悠悠走來:“我看大刀把子也不用為這事犯愁!他們山下的事你也管不著,願意合作就合作,跟我們不相幹,隻要不跟官家搞到一起,就不會有事。但是,沈先生的話我們還是要應承的,就算是上刀山下火海,我們黑旗會的漢子也要闖一闖……”

石大頭依然舉棋不定。

儺師公:“大刀把子要是還拿不定主意,不如卜一卦?一切聽從神靈的安排。”

石大頭扭過頭盯著儺師公——

這時素貞一句話提醒了他:“不管怎樣,先生的知遇之恩,還是要報答的!”

17.南長城烽火台(晨、外)

晨曦、天空微明……

“嘟——嘟!”一排長長的樹皮號指向天空吹響——悠長的號音在“萬馬歸朝”的山巒中陣陣回蕩……

烽火台上,湘西牛皮大鼓一字排開——

“咚——咚咚!”姑娘們在擂擊著那首熟悉的“召喚”曲拍……

18.彭公廟前廣場(晨、外)

“嗚——嗚!”牛角號在吹響。

彭公廟前,儺師公一邊搖動銅鈴,一邊揮舞著司刀跳躂狂舞——緊接出場的全身披掛著稻草裙的舞者,他們正跳著原始敬神的“毛古斯”舞蹈。

鑼鼓有節奏地擊打著……

古老的祭歌,豪邁而蒼涼——

番邦賊子擾太平,奮起湘西子弟兵。

別過妻兒辭老母,千裏遠征王江涇。

前頭打頭田好漢,後頭麻爺逞豪英。

中軍領兵彭大帥,兄弟殺倭傳美名……

19.彭公廟前主祭台上(晨、外)

彭公廟的半空中一陣薄霧飄過,隱約可見廟前的主祭台。

祭歌聲中,從左側台口走出山虎、成儒、鍾克儉、張紹勳、何必來等人,他們正朝主祭台中間走去……

山虎望了一眼台下——

台下湘民,稀稀拉拉、三三兩兩,幾個孩童在中間穿行、嬉戲……

山虎轉身看了一下彭成儒,隻見他十分擔憂的神情,不住地擦拭著額頭上的汗珠。

何必來歎了口氣:“唉……想不到他沈家齊這隻老麻雀,也有失手的時候,如此大事,草率至此,焉能不敗?看來人老了,是真不中用了……”

“必來!這就下結論,為時尚早……”張紹勳提醒道:“沈軍門膽識過人,我這個老部下早有領教。他運籌帷幄,決勝於千裏之外,不到最後一刻,難顯其英雄本色!”話音未落,畫外忽然響起了震耳欲聾的擂大鼓聲“咚咚咚”和嗩呐齊鳴聲,越來越響,越來越密集……

巨大的聲音震得整個地皮都在顫抖,大家不由自主地望去——

隻聞聽遠處有人吆喝:“嗚吼一聲震天響呀——嗚吼——”

緊接著是一陣又一陣倒海翻江似的“嗚吼”附和接應聲音,人們仿佛置身於喧囂的海洋之中——

在場的人全驚呆了!

頃刻間,通往彭公廟廣場的各條路口一下子湧出股股奔跑的人流……

武山虎看見——

東邊街口,湘民們一邊揮著長矛、大刀,一邊喊著“嗚吼”,疾速往前奔跑……

彭成儒看見——

西邊街口,湧入的湘民們揮著鋤頭、獵槍,一邊呼喊一邊朝前麵奔跑著……

張紹勳看見——

幾股人流,沸騰般地彙合在一起,迅速聚集在廟前廣場。

何必來顯然意外,不停擦汗,他看見——

台下,頃刻間已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張紹勳對何必來輕聲說道:“你看我沒說錯吧,僅憑沈家齊一紙告示,這大湘西九峒八十一寨男女老少該到的全到了!”

何必來仍不願服輸地:“人是來了,但不一定會願意跟隨他出征,也許都是來湊熱鬧的吧。”

此時,畫外傳來:“有請德高望重的沈家齊師長!”那正是不遠處祭祀台上白須白發的儺師爺在吆喝——

話音未落,長號齊鳴:“嘀嘀嘀——嘟!”

隻見在號聲中——沈先生一身戎裝從右側台口登上……

山虎、成儒趕緊迎上前,致以軍禮,待先生上台後,又分別左右緊隨其後……

沈家齊在二人簇擁下,步履堅定地走到了祭台中央……

隻見沈家齊揮手一示意,台下四周立刻鴉雀無聲:“382年前,彭公就是在這裏拜刀出征,率領先人們捐軀沙場,為國平倭。今天,倭寇又打進了中國,他們在江浙一帶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湘軍的後人、彭公的子孫們,莫錯過這千載難逢的報國機會!效仿先人,為國盡忠!”

“逮!”湘民應聲如雷。

“中國麵臨生死存亡,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天下國家,本同一理——國是千萬個家,家是最小的國!國家國家,國都沒有了,哪裏還有家呀?為了組建這支湘軍,昨天我已經賣光了田產、祖宅和家中的一切值錢的東西,以供部隊軍需。有人說我沈家齊如今已是傾家蕩產,我回答說是,錢財乃身外之物,留得了國,才會有我們的家,隻要有青山在,就不怕沒柴燒呀!今天,當著彭公神器之麵,我們要在這裏拜刀組成一支抗日湘軍,共赴國難!來,有請彭公刀——”

“請刀——請刀!”祭祀台上的師爺“下凡”——搖動響鈴,揮舞著司刀跳躂狂舞,口裏念念有詞地:“……伏請彭公下凡——”

紅衣紅帕的湘民抬著那尊廟裏供奉的虎頭刀架,出現在人們眼前,刀架上,紅綢蒙蓋著的是——那把威猛的彭公刀。

頃刻,千百湘民的膝蓋驀然跪了下去,千百人的頭同時伏低!

就連張紹勳也誠惶誠恐地低下了頭!

隻見白須白發的師爺手捧香燭對著彭公刀叩拜後,吆喝道:“彭公神靈在上——有請上一屆的奪刀得主石大頭前來啟封,揭開紅綢罩蓋!”

四周毫無動靜,隻見那尊覆蓋著紅綢的刀架矗立在台中央,紋絲不動。

一雙雙錯愕的目光中,驚詫的議論聲四起:

“拜刀祖上有規矩,得由上屆彭公刀的得主石大頭親自前來啟封以後,才能祭拜,這石大頭怎麼沒見人影?”

“是呀,他石大頭如今是大刀把子,有人又有槍,組軍抗倭,他不到場怎麼行?”

“今天沒他到場,硬是搞不成器呀!”

……

台上,山虎、成儒的目光在四處搜尋……

張紹勳似乎有了些焦慮。

何必來的神情似乎是等著看沈先生的笑話。

見無人應答又無人上台來,白須白發的師爺沉不住氣了,走向台口,大聲呼喊著:“有請石大頭上台揭幕——”

眾人隨即附和道:“有請石大頭揭幕——”

大家又一次向彭公刀跪拜……

青天白日,滿場肅靜莊嚴,隻剩了千百跪倒的湘民,千百赤誠祈求的心——

正待人們左顧右盼時,畫外傳來朗朗的接應聲:“我石大頭來也!”

大家紛紛尋聲望去——

隻見石大頭率儺師公等一大隊人馬正沿著廣場中軸走來……儺師爺邊走邊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昨晚卜的硬是上上簽、吉祥卦呀,你看這場麵牛皮不?真是紅運當頭照,我黑旗會兄弟來到了……”

“你們黑旗會也下山了?!”一熟識的湘民與石大頭他們打著招呼。

“嗯,我們都是來參加抗日湘軍的,共同跟隨先生出征!”

大頭左右兩側分別伴隨著的是線兒和素貞。

山虎抬頭看去——

成儒抬頭驚訝地看去——

張紹勳終於鬆了一口氣……

何必來的神情十分尷尬。

沈家齊麵帶微笑地注視著眼前一切——

隻見石大頭一個縱身上了台,對著沈家齊致以拱手禮:“隨我石大頭來的——是黑旗會上千人馬、大幾百樣家夥,一起來投奔先生!”

沈家齊:“雲飛,我就知道你會來的。”

大頭隨後伏倒朝彭公刀三叩首——

白須白發的師爺:“有請上一屆的奪刀得主石大頭上前啟封、揭幕——”

一雙手上前抓起紅綢掀開——

露出那把萬眾敬仰的彭公刀真容!

白須白發的師爺:“彭公攜刀下凡,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隨著師爺的喊聲,全體湘民按口令整齊劃一地跪拜,十分虔誠!

師爺:“禮畢——”

師爺話音剛落,沈家齊問台下:“彭公的子孫,在場的青壯們,願不願拜刀出征?”

頃刻響應的“逮起!——”之聲此起彼伏……

越來越響的回答聲中,在場的每一個人熱血澎湃……

“逮!”

“逮!!”

“逮!!!”

喊聲在大山深處回響……

沈家齊:“願出征抗倭的,在台口開始報名登記!”

台下一壯漢高呼:“湘軍出征,中國不亡,不怕死的跟我來!”

話音未落,應答聲此起彼伏,越來越響亮——頃刻,人流全湧向報名處……

畫外再次傳來——“拜刀組軍,怎麼不叫上我何仁泰?”

大家回頭看去——尤其是三兄弟露出驚訝的神情!

隻見何老太爺在眾團丁簇擁下,一邊拄著拐杖朝前走,一邊說著:“狗日的倭寇想三個月滅我中華民族,這還了得?”何老太爺走近何必來說:“我人老了,不中用了,必來,你去把家裏所有團丁和家當全部都押上去!”

“那咱們何家怎麼辦?誰來保護您的安全呢?”何必來擔心地說著。

何老太爺抬起頭:“山河破碎,國破家亡,國都沒了,哪會有何家?”接著揮舞那把拐杖號召左右:“大家快去報名抗日呀!”

頓時,人潮湧動,擠滿了報名處——

老母親送兒子登記報名……

妻子陪丈夫登記報名……

報名台前擠滿了湘民青壯,人頭攢動……

三炷香被點燃……

沈先生手持三炷香拜祭彭公刀後,素貞、線兒追上台來:“讓我們也參軍吧!女人能幫你們縫補漿洗,還可在戰場救護傷員……”

線兒:“是呀,我還可以擊大鼓為我軍助威呢!”

此時畫外傳來白須白發的師爺的呐喊聲:“湘軍全體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