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曆史影像資料鏡頭
【黑白膠片中,不時有劃道閃過】
20世紀30年代,上海。
日軍的飛機、火炮、坦克正猛烈進攻,中國軍民傷亡慘重。
渾厚的男中音畫外旁白:“震驚中外的淞滬之戰打響後,由於國民黨最高統帥部的軍事指揮失誤,戰局急轉直下。1937年11月,日軍主力攻占上海,強渡黃浦江,中國守軍全線崩潰,並且錯失了大規模撤退的最佳時機。就在這危急關頭,日軍十餘萬人突然在我軍後方的杭州灣兩棲登陸,意在切斷中國軍隊的退路、包圍全殲,達到三個月內滅亡中國的目的。為阻擊在杭州灣登陸的日軍,蔣介石急電令這支新組建的‘湘軍’新編第二十八師即刻開赴前線——杭州灣。”
2.嘉善火車站(清晨、外)
字幕:
1937年11月5日淩晨6∶30 杭州灣
嘉善火車站
一列老式悶罐軍車喘著粗氣緩緩停下,頃刻間,白霧般的蒸氣噴出……
從車上陸續跳下許多疲憊不堪、衣冠不整的軍人,其中大多是穿黑衣舉黑旗、身背大刀的湘西土著武裝人員……
身著長袍的新編二十八師師長沈家齊,在身著黑衣的“黑旗軍”團長石大頭、著上校軍服的國軍獨立團長彭成儒、戴八角帽穿土布衣的遊擊團長武山虎,以及三民主義指導員何必來等隨行人員的簇擁下走下火車……
站口,歡迎人群,鑼鼓喧天。嘉善縣孫縣長正率領一隊紳士模樣的人,前來迎接嘉善的救星、自己的抗日隊伍。
孫縣長:“鄙人姓孫,嘉善縣縣長。今代表嘉善五十萬民眾,歡迎沈長官!”說著與沈家齊握手。
民眾長者:“歡迎沈長官!歡迎湘軍子弟兵!”
民眾甲:“自古湘軍厲害呀,所向披靡……”
民眾乙:“是呀是呀……”
沈家齊致拱手禮答謝歡迎人群……禮畢後他抬頭看見——
人們舉起的橫幅上寫著:“歡迎湘軍抗日隊伍!”“湘軍出征 中國不亡!”
橫幅下一雙雙欣喜的眼神漸漸轉化為失望——
這熱鬧的場麵卻隨著後續部隊的出站漸漸起了變化:前麵出來的獨立團,還像一支隊伍,可後麵跟著出來的卻是穿草鞋、黑衣、土布,身背大刀、長矛,一身泥濘、滿臉疲憊的士兵……
傻彪和儺師公抬著一整套法師“行頭”正從站口擠出,兩人已是滿頭大汗。
忽然,傻彪腳下一滑,肩上的那支老式“漢陽造”摔在地上——
“啪”的一聲,槍托與槍身立馬分了家……
隨之抬著的法師“行頭”也頃刻間散落一地,發出“哐啷”的聲響……
圍觀人群頓時一陣嬉笑。
傻彪急忙將槍托、槍身撿起欲“接”上去……
“慢!”儺師公製止,並將散落的部件放回原處,隻見他點燃三炷香跪拜著,全然不顧四周圍觀人群,口中念念有詞:“打發,打發,一打就發……”
圍觀的紳士們見狀議論開了——
紳士甲:“這也是隊伍?居然還搞迷信?”
紳士乙:“這群連軍裝都不全的叫花子兵,難道就是咱們的抗日救星?”
紳士丙:“那肩上扛著的是吹火筒還是槍喲?不知道打不打得響囉?”
望著眼前的一切,孫縣長竟然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聞聽四周的議論,著上校軍服的國軍獨立團團長彭成儒馬上意思到了,隻見他整理了一下風紀軍容,馬上跳上台階:“全體緊急集合!”
跟隨他身後的一司號員隨即吹響了集結號:“嘟——嘟……”
軍號聲在車站前坪上空回蕩!
成儒率領的國軍獨立團馬上集合成隊形,戴八角帽、穿土布衣的遊擊團也陸續湊到了一起,而那些包黑頭巾、穿黑布衣的少數民族土著武裝卻無動於衷,號令似乎與他們無關……
彭成儒見狀徑直走向石大頭、武山虎:“二位團長,咱們這是一支軍隊,看看你們手下這些人,聽到集結號,還無動於衷,像支隊伍嗎?”
石大頭:“成儒老弟呀,你又騾子客了,到底是國軍獨立團,牛皮!不就是集個合嗎,還用吹什麼鳥的集結號?來,嗚吼——”
頓時,黑旗軍、遊擊團眾人隨之捂嘴附和地發出:“嗚吼——嗚吼——”
大頭:“騾子客參謀長,有什麼訓示?請便!”
走到隊伍前,彭成儒提高嗓音:“立正——!向前看!”
聽到口令後,隊伍中千姿百態:有不知所措的,也有伸腰打哈欠的……
歡迎人群中頓時一陣陣嬉笑……
成儒又發出口令:“向前看!”
隊伍中亂七八糟,大部分人弄不清東西南北。
“向右轉——”
土著武裝人員更是一團糟了……
彭成儒歎息地搖頭,他突然大喝一聲:“向後轉——走!”
“嗯?”黑旗軍、遊擊團眾人頓時觸電般愣住了!大家齊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彭成儒……
目光咄咄逼人——正待彭成儒不解這聲口令有什麼問題時……
傻彪大聲道:“什麼?向後轉——走!參謀長,向前向左向右我們都沒屁放,怎麼還有‘向後轉——還走?’你這不是誠心想逃跑嗎?湘西人打仗隻有前進衝鋒,永遠不會向後退縮,我們絕不搞這個向後轉——還走!”
眾人附和:“對!老子絕不搞這個向後轉——走!”
“對,堅決不搞向後轉——走!”
四周圍觀的紳士們又議論開了:
紳士甲:“真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講不清呀……”
紳士乙:“蔣委員長派這些人來守杭州灣,簡直開國際玩笑!”
紳士丙:“杭州灣肯定保不住了,大夥趕快逃命吧!”
……
孫縣長無可奈何地掏出一串鑰匙,遞給彭成儒:“參謀長,這些,都是嘉善國防工事的鑰匙,杭州灣的防務就拜托給各位了。”
彭成儒:“這……”
沈家齊見狀,下令道:“命令各部,馬上到鎮倭牌坊集結!”
彭成儒:“是!師座您這是要?”
沈家齊:“鎮倭牌坊前祭拜祖宗!”
彭成儒:“是! ——”
3.杭州灣海麵(晨、外)
字幕:1937年11月5日 淩晨7時38分
波濤洶湧的大海。
日軍特混艦隊浩浩蕩蕩在前行……
“出雲號” 航空母艦乘風破浪……(以上均為黑白影像資料鏡頭)
4.艦艙內(晨、內)
一雙手將白綾掀開——是那把斷掉了刀尖的日式古劍……
《君之代》樂曲聲中,日軍少將旅團長手塚正三正率領部下祭祀著祖先留下的那柄老式殘劍, 他的侄子——少佐手塚清太和官兵們的眼裏,滿含渴望戰爭的騰騰殺氣……
手塚正三捧起那柄日式斷劍,邊撫摸邊喃喃自語(日語)道:“382年了,我大和民族的恥辱呀,正應驗了中國人那句古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為了這一天,我們等了多少年……”說罷將殘劍舉過頭頂……
眾日軍(日語)高唱:“讓我們頭頂著國旗奮勇殺敵,在太陽的照耀下向杭州灣挺進!”
海麵上,大霧彌漫,潮水四起。
龐大的日軍特混艦艇編隊正乘風破浪……
飛機、航母、艦炮……形成現代化的陸海空立體交叉進攻態勢。(資料鏡頭)
5.鎮倭牌坊(晨、外)
三炷香火已點燃,並插在了彭公刀前,畫外,古樸的牛角號在吹響:“嘟——嗚——”
牌坊並不高大,隻是象征而已,但牌坊上刻寫的“威鎮群倭——東南第一戰功”的大字熠褶生輝。鎮倭牌樓後麵,是當年修建的鎮倭祠。經過多年風雨侵蝕,早已破敗不堪。
國軍、黑旗軍、遊擊軍三支“立體防禦”隊伍此時已列隊完畢。
沈家齊捧起彭公刀登上石台階站定——隻見他目光炯炯:“拜刀!”說罷將刀供奉在神龕上。
“嘩”地三軍將士齊齊跪下,目光凝聚在牌坊前——那柄彭公刀上!
儺師公:“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禮畢!”
三支隊伍前分別站著他們的指揮者:石大頭、彭成儒、武山虎、何必來以及救護隊前站著的正副隊長線兒和素貞。
沈家齊撫摸著彭公刀刀刃:“弟兄們,公元1555年,倭寇也是從這裏登陸,大舉入侵,無惡不作,生靈塗炭,而我明朝官兵卻不敵倭寇,屢戰屢敗,倭賊成為國之大患……我湘軍奉朝廷之命在彭公率領之下出征抗倭,千裏奔赴杭州灣,王江涇一戰殲滅倭寇五千餘人。這把彭公神刀斬倭寇首級一百九十餘級,其餘也被趕下大海後淹死,那是我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的第一次大勝利。我土著湘軍被朝廷賜封為‘東南第一功’,子孫永享!三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這些彭公的後人又來到了杭州灣,又一次站到了當年抗擊倭寇的地方,對付的是來自同一個國家的敵人——倭寇!時間已過去了近四百年,他們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叫囂要踏平杭州灣、三個月滅我中華。弟兄們,大家說怎麼辦?”
“倭寇算老幾?”情緒激動的石大頭高聲應答道:“要想從此過,留下狗命來!小日本要想踏平杭州灣,除非從老子身上踩過去,弟兄們怕它個卵,老子們十八年後又是條好漢,逮就逮——!”
三軍將士齊聲:“逮——!”
眾吼唱道:“手執鋼刀九十九,殺盡鬼子方罷手!”
沈家齊手一揮,道:“三百八十二年前,彭公就是在這座牌坊前拜刀出擊的,率領我們先人捐軀沙場,為國平倭。今天,倭寇賊子企圖再一次從這裏登陸,夢想三個月內滅我中華……弟兄們,鬼子要讓我們四萬萬同胞當他們的亡國奴,中華民族麵臨生死存亡,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富有正義感的中國人,挺身而出,我們要用鮮血和生命換取民族尊嚴,為國效力的時候到了……如今的鬼子已不是三百多年前的倭寇了……敵人來勢洶洶,杭州灣能否守住,就全靠弟兄們了。我沈家齊說過:如不戰死沙場,那麼,我就一定帶你們回到湘西故鄉!”
山虎情緒更加激動:“無湘不成軍,若要中國亡,除非我湘西人全死光!兄弟們,逮——!”
台下一片更大的、震耳欲聾的聲音:“逮——!”
6.艦艙內(晨、內)
日式祭祀還在進行……
手塚正三:“欲打敗中國,必先摧毀支那人的抵抗意誌,以雪我大和民族三百多年前的恥辱!”說著仰天長歎道:“唉!永遠忘不了湘西那口彭公神刀,咱們手塚劍道的創始人就倒在此刀之下,這是你我叔侄的心頭大患……”
手塚清太:“叔叔您不必擔心,吉人自有天相,天皇陛下選此時機進攻中國,實乃天意!大日本武士道精神會讓我們的勇士所向披靡!此次侄兒率領的‘神風劍道’突擊隊,定能征服那口所謂的彭公神刀!”
正三:“我們要打就打一場讓支那人看不懂的現代戰爭,也許……全世界也看不懂,徹底摧毀支那人的抵抗意誌!”
眾隊員:“為天皇效忠,消滅支那人!”
7.新編二十八師臨時指揮部(日、內)
沈家齊:“‘支那’,這是日本對中國的蔑稱,在他們眼裏,我們所有的中國人都是支那人。起初,我也弄不清楚‘支那’到底是什麼意思?隻知道‘支那’一詞多見於佛教用語,是由中國九世紀初傳入日本的。1913年7月日本政府明文規定:今後不論中國的國號如何變化,日本均以‘支那’稱呼中國。那年我在日本士官學校留學的時候,學籍表上標注的就是支那人沈家齊。每當我遇到日本人的時候,總會聽見他們說:‘看,支那人來了!’看他們當時的神情,我想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是一種看到了怪物、看到了異類、看到了某種不潔淨的東西、看到了一頭豬混到了人群裏,那種才會表現出的輕蔑和鄙夷!於是,我就去查字典,我不相信日本人的字典,我就查了一本荷蘭人出的1901年版本的《荷蘭大百科通用詞典》。我查到了:‘支那,中國的貶義稱呼,常用於日本語,意指愚蠢的、精神有問題的中國人。’這就是對支那的解釋!恥辱,恥辱呀!我泱泱大國,巍巍中華,竟成了諸般列強眼中的蠻荒未化之地!恥辱啊!我四萬萬同胞,竟成了任其宰割的魚肉!人,不可不知恥!恥,有個人之恥,國家之恥。德守不堅,學識愚昧,身體衰弱,遭人白眼,乃個人之恥。綱紀掃地,主權外移,疆土日蹙,奴顏婢膝,乃國家之恥!我四萬萬同胞,如果人人為人所恥,則國家必為人所恥!一個國家被人恥笑,那麼個人也將成為別人恥笑的把柄!支那之恥,無有個人與國家之分,此乃我中華全體之奇恥大辱!今日之日本,處心積慮,虎視眈眈,視我中華為其囊中之物,大有滅我中華之想,已遠非一日。如今,杭州灣惡戰近在眼前,欲將我中華民族置於死地!大家說這新仇舊恨該怎麼算?”
大頭:“怕他個卵呢,倭寇小日本算老幾呀?老子們要和這些狗日的拚到底!”
山虎:“對!拚到底!把他們趕回日本老家去,活捉他們的倭頭!”
彭成儒:“窩頭?”
山虎:“窩頭就是你們所謂的天皇,倭寇的頭兒,叫窩頭!”
傻彪:“對,窩頭都是雜糧做的,倭寇小日本就是小雜種!”
這時,參謀甲將一張標著紅藍進攻與防守的杭州灣軍事地圖徐徐展開……
沈家齊在圖紙上指點著:“嘉善工事乃國民政府耗費巨資、曆時數年,由德國軍事顧問設計後修造,有東方‘馬其諾’防線之美譽。”
其他指揮員也在一旁聽著。
彭成儒:“我在南京軍校學習時,陳教官曾給我們學員詳細介紹過這個國防工事群,它是以希特勒的前任命名,稱之為‘興登堡’ 防線,據提供的資料顯示:地麵碉堡群密布,鋼筋水泥厚度達一米多,堅不可摧!目前的問題是我們這個師,臨時組建,連起碼的操訓都來不及搞,更別說打陣地戰了。”
沈家齊:“與日寇決戰,就是訓練有素的中央軍又能如何?”
何必來:“照這麼說,這場仗也沒法打了?”
沈家齊:“狹路相逢,勇者勝;勇者相逢,智者勝。古往今來,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經典戰例不勝枚舉。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我們的對手日本是一個最善於保持和發展傳統的國家,他們已將原始的巫文化發展為國家神道文化,直至目前右翼勢力又將武士道精神推向極致,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以及日本傳統教育中強調‘集體思考’與教條主義,不鼓勵創新,催生了軍國主義團隊合作精神與殘暴的集體自殺式攻擊方式,這些都造就日本國民的思想極端壓抑,而缺乏個人突防與隨機應變能力。”
武山虎:“我研究了您給的那本日軍《士兵手冊》,他們太強調死記硬背、條條框框,缺乏機動靈活,比如拚刺刀時,一定要退掉槍膛內所有子彈……”
沈家齊:“當年的彭公與倭寇作戰,給我們樹立了典範。一是戰略上,以無懼無畏的精神鼓舞士氣,官兵歃血共同盟誓,以示報效祖國的忠誠,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保持著旺盛的鬥誌;二是戰術上,因地製宜,根據江浙地形多沼澤,道路崎嶇,兵力不易展開以及倭寇兵強馬壯等特點,創造了中國古代軍事史上的奇跡,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打法。據史書記載,當年湘軍土兵按每司設24旗,各有旗頭,臨戰時,排成鐵塔式序列,即以一人居前,其後以3
、5、7人橫列4、5排,其餘土兵則於陣後呐喊助威。前列傷亡,後排遞補,既要各旗獨立作戰,又可各旗互相配合協同。進則隊列整齊,退則井然有序,攻則無往不勝,守則堅不可摧。尤其是土兵的‘鉤鐮槍弩之技’,可以製服近戰中的倭寇,抗倭名將戚繼光的鴛鴦陣法就是在學習湘西土兵的作戰陣法基礎上演變而成的。”
【在以上人物的冗長對話之中,不間斷地插入與之相關的主客觀情緒鏡頭】
彭成儒:“對於日軍的戰略與戰術,陳教官與學員們曾有過一場辯論,現代化兩棲登陸作戰,其優勢在於其空中打擊和艦炮支援,能遠距離摧毀敵海防工事群,這些都是我們目前所處的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