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容地舉薦他人當官
《菜根譚》中教人圓滑處世的智慧之一便是寬容他人,寬容別人方能與之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像班超、歐陽修一樣,寬容他人的過錯,就會贏得朋友,贏得別人的佩服與尊敬。寬容別人可以消除彼此之間的怨恨。原諒他人的錯誤可以創造一個寬鬆的工作環境。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隱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禍。”
寬容他人,需要自己有度量。何謂“度量”?度量,原本是指計量長短和容積的標準。人們後來拿它喻指人的器量胸襟。柳宗元在《柳常侍行狀》中寫道:“惟公質貌魁傑,度量宏大。”就是這個喻義了。
“將軍額上能跑馬,宰相肚裏能撐船。”藺相如位尊人上,廉頗不服,屢次挑釁,但他仍以國家利益為主,以社稷為重,處處忍讓,是度量大也。三國時期的蔣琬,身為尚書令,找一個部下談話,那人不理他,他不計較,還有下屬在背後說他的壞話,認為他辦事不行,不如前人。有人向他告發,他也毫不介意,還說他說得對,我確實不如前人。何以如此,氣量大也。
有的人卻氣量狹窄,錙銖必較,小肚雞腸,不能容事。西方近代天文學之父第穀就曾是一個度量狹小的人。他在學校讀書時,因為一個數學問題與一個同學發生爭執,他竟決定與人決鬥。決鬥中,第穀的鼻子被對方削掉,隻好在下半輩子戴著個假鼻子度日。
看來,氣量狹窄不僅於人於事有害,還對自己有害。《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氣死周瑜、罵死王郎,這兩個人怎麼這麼容易就死了?皆因為氣量狹窄。我國漢代的才子賈誼,他的《過秦論》、《論積貯疏》以及大賦名滿天下,流傳至今,可他卻在32歲那年,因遭權貴的誹謗、排擠,“自哭自泣,至於天絕。”為什麼會這樣呢?氣量小也。
一個人度量的大小,根本原因就在於是否誌存高遠。有遠大抱負的人,是不會計較眼前的得失、個人榮辱的,因胸懷大誌,才胸襟開闊。“西安事變”發生後,很多人都主張處死蔣介石,周恩來等人都曾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遭到蔣介石的懸賞通緝。此時,可以說殺蔣易如反掌。可國難當頭,為了國家與民族的利益,周恩來親赴西安勸說張學良、楊虎城釋放蔣介石,以促成共同抗日。
沒有救人民於水火、抵外侮於國門外的遠大目標,能做到這一點嗎?幹脆,殺了蔣介石解除了多少人的心頭大恨,但那卻是不明智之舉。
再如宋代的歐陽修,他在朝中擔任要職時,薦舉王安石、呂公著、司馬光三人可以當宰相,而這三人對歐陽修可以說都很不敬。歐陽修因為欣賞王安石的才華,曾贈詩王安石,希望他在政治、文學上能取得卓越超群的成就。而王安石卻沒把他放在眼裏,還回贈詩:“他日倘能窺孟子,此身要敢望韓公。”給歐陽修吃了一個閉門羹。呂公著是前朝宰相呂夷簡的兒子,他們父子二人都曾攻擊過歐陽修,歐陽修貶官滁州,就有他們父子從中推波助瀾。司馬光與歐陽修也不睦,還當麵頂撞,指責他。但是歐陽修覺得此三人有才學,有能力勝任宰相一職,認為他們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因此以如海之度量舉薦這三個人。
若沒有為社稷著想、以國事為重的觀念,怎能如此薦舉不避“仇”?而歐陽修也以其寬廣的胸懷為後人所稱道。
鼠肚雞腸、氣度狹小,因一件小事就耿耿於懷的人終究成不了大氣候,難成大業。縱有雄心壯誌,也是枉然。
寬恕傷害自己的人
寬恕傷害自己的人,是困難的,也是高貴的。
在美國愛荷華大學已故副校長曾工作的房子裏保存著一封信的複印件,這封信讓很多人讀後潸然淚下,這封信所傳遞出的愛心與寬容,體現出人性的高貴,散發著震撼人心的力量。
那位副校長名叫安·柯萊瑞,她是愛荷華大學最有權威的女性之一。很久以前,她的父親曾遠涉重洋,到中國傳教,她成了出生在中國上海的美國人,所以她對中國人有著特殊的感情。她終身未婚,對待中國留學生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無微不至地關照他們,愛護他們,每年的感恩節和聖誕節總是邀請中國學生到她家中做客。
不幸的事情發生在1991年11月1日,那是一起震驚世界的慘案。一位叫盧剛的中國留學生,在他剛獲得愛荷華大學太空物理博士學位的時候,開槍射殺了3位教授,一位和他同時獲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這所學校的副校長安·柯萊瑞也倒在了血泊中。
1991年11月4日,愛荷華大學的28000名師生全體停課一天,為安·柯萊瑞舉行了葬禮。安·柯萊瑞的好友德沃·保羅神甫在對她的一生進行回顧追思時說:“假若今天是被我們的憤怒和仇恨籠罩的日子,安·柯萊瑞將是第一個責備我們的人。”
安的慘死並沒有動搖親人們的信仰,並沒有讓他們以仇恨來取代愛。他們深知,仇恨的心理最後傷害的是自己,仇恨的心理也不符合安生前所堅持的理想。愛和寬恕才是對親人最好的紀念。這一天,安·柯萊瑞的3位兄弟舉行了記者招待會,他們以她的名義捐出一筆資金,宣布成立安·柯萊瑞博士國際學生心理學獎學基金,用以安慰和促進外國學生的心智建康,減少人類悲劇的發生。他們向殺害親人的凶手的家人伸出了溫暖的雙手,她的兄弟們還在無比悲痛之時,以極大的愛心宣讀了一封致盧剛家人的信。這就是那封在安。柯萊瑞曾工作的房子裏保存著複印件的信。
致盧剛的家人:
我們經曆了突發的劇痛,我們在姐姐一生中最光輝的時候失去了她。我們深以姐姐為榮,她有很大的影響力,受到每一個接觸她的人的尊敬和熱愛——她的家庭、鄰居,她遍及各國學術界的同事、學生和親屬。
我們一家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這裏,不但和姐姐眾多朋友一同承擔悲痛,也一起分享著姐姐在世時留下的美好回憶。
當我們在悲痛和回憶中相聚一起的時候,也想到了你們一家人,並為你們祈禱。因為這個周末你們肯定是十分悲痛和震驚的。
安最相信愛和寬恕。我們在你們悲痛時寫這封信,為的是要分擔你們的悲傷,也盼你們和我們一起祈禱彼此相愛。在這痛苦的時候,安是會希望我們大家的心都充滿同情、寬容和愛的。我們知道,在此時,比我們更悲痛的,隻有你們一家。請你們理解,我們願和你們共同承受這悲傷。這樣,我們就能從中一起得到安慰和支持。安也會這樣希望的。
誠摯的安·柯萊瑞博士的兄弟們
弗蘭克/麥克/保羅·柯萊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