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還要為自己的能力劃一條界線,不要以為自己是超人,什麼事都能幹,天大的困難也不在話下。為逞一時之能,做事不分大小,都想自己一個人完成。這樣,由於力所不及就會在屢屢碰壁之下喪失信心。你應該為自己的能力劃一條界線,估計一下自己到底有多大的能量,能完成哪些事情,然後再去盡力而為。這樣,做事的成功率就大得多了。每當我們勝利地完成了一項工作時,不管這項工作重要不重要,不管別人對自己的成功怎麼看,隻要自己覺得它是出類拔萃的,就應該承認自己的能力,應該為自己的能力而自豪,並為此贈給自己一份美好的禮物,這樣就會增進自己前進的動力。這樣,哪怕是小的成功經驗的積累,也會逐步激發出我們的自信心,挖掘出自己生命深處的潛能,進而可以逐漸勝任高質量的、有創造性的工作了。

所以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自我承認、自我尊重都能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把弱點轉化為優點

幾乎人人都會表現自己的優點,而且優點即使不去特意表現也會被人看到。

但是,如何利用弱點乃至缺陷來表現自己,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卻是一項高難度的事情。多在這方麵花些心思,你才會更容易脫穎而出。

摩西·門德爾鬆是德國知名作越家的祖父。他的外貌極其平凡,除了身材矮小之外,還是個古怪可笑的駝子。

有一天,他到漢堡去拜訪一個商人。這個商人有個心愛的女兒名叫弗蒂,摩西無可救藥地愛上了她。但因為他的畸形外貌,弗蒂拒絕了他的追求。

到了必須離開的時候,摩西鼓足勇氣,上樓到弗蒂的房間,把握最後和她說話的機會。她有著天使般的臉孔,但讓他十分沮喪的是,弗蒂始終拒絕正眼看他。

經過多次嚐試性的溝通,摩西有點害羞地問:“你相信姻緣天定這種說法嗎?”

“相信。”她眼睛盯著地板冷冷地答了一句,然後反問他:“你相信嗎?”

他回答:“我聽說,每個男孩出生之前,上帝便會告訴他,將來要娶的是哪一個女孩。我出生的時候,未來的新娘便已許配給我了;上帝還告訴我,我的新娘是個駝子。我當即向上帝懇求:上帝啊!一個駝背的女人將是個悲劇,求你把駝背賜給我,再將美貌留給我的新娘吧!”

這時候,弗蒂看著摩西的眼睛,被內心深處的某些記憶攪亂了。她把手伸給他,後來她成了他最摯愛的妻子。

在現實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有的人還有比較明顯的重大缺陷。對於自身的缺點,掩飾其實並不是一個好辦法。最好的做法是,不妨大方地承認它,並將它轉化為自己的優點。

實際上,善於把弱點轉化為自己的優勢表現出來,這才是最高明的表現技巧。

抓住關鍵時刻表現自己

當我們表現自己時,未必需要追求量的多少,最根本的在於其實際效果。在關鍵時刻,如能適時做出最佳表現,那就勝過平時的千百次表現。

曾國藩在與太平天國作戰時,有一天用罷晚餐後,與他的幾位幕僚閑聊,縱論起當世的英雄豪傑。

他深有感觸地說:“彭玉麟和李鴻章乃蓋世之將才,吾不能及。吾尚且自許者,隻緣生平疲於親身做事而不好逢迎耳。”

一位幕僚忙說:“此言差矣。您與彭、李二大人各有所長,各領風騷也。”

另一位幕僚額首抱拳道:“彭公威猛,故人不敢欺。”

又一位幕僚則撚須低眉說:“李公精敏,自然人不能欺。”

說到此處,其他幕僚頓時語塞,紛紛不知下文如何應對。發過言的幕僚同樣麵麵相覷。

曾國藩閉目沉吟:“但請諸位知無不言。”

眾人一時陷入尷尬。正在冷場時,忽然,在一旁管理文墨、負責曰常抄寫的一名後生,小步趨近曾國藩,躬身細語:“想我曾帥仁德,人不忍欺。”

此語一出,舉座之人無不齊聲鼓掌。曾國藩麵頰泛紅,連稱:“言過其實,言過其實矣!”殊不知,曾國藩向來以“仁德”二字自詡,此言正中他的下懷。

事後,曾國藩仍對那個說話的後生念念不忘,問其手下:“此為何人?”

手下人回答:“此人祖籍揚州,秀才出身,行事一向謹慎、多思、少言。”

曾國藩禁不住喟歎:“此人有大才,不該埋沒。”

不久,曾國藩升任兩江總督,便委派那個後生任職權傾一方的揚州鹽運使,令他衣錦還鄉。這個人,就是後來“兩年四級跳”的兩湖總督陸徵明。

陸徽明隻因一句妙語便得升遷的“發跡史”,是以供世人為之深思並引為借鑒。

隻有打動人心的話,才能夠達到表現自我的目的。正如新西蘭女作家曼斯菲爾德所說:“一個會講話的人,不是記得別人說過話的人,而是能說些讓人記得的話。”

實際上,話不在多,而在是否能夠真正打動別人。當然,不僅說話如此,做事情也同樣如此。

在大眾中贏得聲譽

一個有雄心的人,必須使自己在大眾中享有盛譽。否則的話,他就不能使自己獲得更大的成就,也無法使自己的成就散發光芒。而要想贏得聲譽,同樣也離不開形形色色、多種多樣的自我表現手法。

在組織中以及社會上樹立完美的個人形象,是非常聰明的行為。但在現實世界裏,卻沒有人能在一夜之間徹底改變自己的形象。

一般地,當人們朝著成功的高峰攀登時,每一次隻能登上一個階梯,如果在登上每一個較低階梯之後就將它扔掉——就是他的外在成就沒有被記載,而是被遺忘了——那麼這部階梯就會變得越來越不牢靠。

一個成功者所抱持的目標之一,應該是使自己的成就得到公認。如果他是明智的,他就應該堅持不懈地致力於向任何值得聯係的個人或組織擴大這種公認的範圍。這樣,他將因此而獲益匪淺。而這也就意味著,這個人必須是善於建立個人與公眾聯係的行家。

從廣義上說,建立與公眾之間的聯係,對於那些希望獲得並需要獲得聲譽和公認的個人,無疑具有很大的意義。而所謂公眾,應該包括那些由於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他必須對他們施加影響的人,如他的雇主、他的同事、他的同行、他可能贏得的主顧和他的鄰居等。

首先,我們必須考慮:要得到公認,應該做些什麼。

大多數成功者都認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應該為自己創造機會。美妙的事情並不是碰巧發生的,而是人們使它發生的。用一句與建立個人公眾聯係有關的話來說,這就意味著:隻有當你決心要做這一工作時,你才會采取有利於自己得到公認的行動。就像那些值得我們花時間和精力去達到的目標一樣,這也需要有決心,有創造性。

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與這些因素有關:一個人在公司裏的處境、他的經曆、他的經驗、他與上級和下屬的關係;同時,他的公司的政策、采取的行動和目標、他的公司的競爭地位與財政狀況等,也都會對他取得成就的可能性產生影響。

但是,盡管有這麼多限製性的因素,個人成功的機會仍是很多的。下麵是一些可以創造性開拓的領域:

1.為組織提供合理化的建議。

任何組織,都必須以富有創造性的思想,作為自身發展和繁榮的主要食糧。它們在生產新的產品,提高生產率,節省勞動力和節約成本,采取新的分配方法,更好的管理辦法,豐富資料貯存、檢索和分析係統等等方麵,都需要好的建議。

如果一個人能提出這些建議,他所作的貢獻就會得到公認。

在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完美無缺的組織。幾乎任何人在他的組織的工作中都能發現問題,同時找到改進一項技術或一項工作的適當的方法。從認識這一點到完成這一點,即把一項合理化建議變為現實,兩者之間的距離近在咫尺。誰想出了這樣的建議,誰就會獲得與此相稱的公認。

2.為自己贏得獎勵。

一個有雄心的人應該認識到這樣一點,即他所需要的不隻是金錢。引人注目、勝過別人、與對手競爭並力爭取勝,是一切有雄心的成功者本能的強烈欲望。這就是競爭性的比賽如此受歡迎的一個原因,甚至對觀眾來說都是這樣。

獲得獎勵,這自然是一種公認的形式。因此,任何一個人,隻要能夠正確理解這種公認對他的事業的價值,他就應該盡力贏得更多的競賽。而且,隻要他努力,他就很可能獲得成功。

對這個問題的研究表明:一個專心考慮比賽的人,通常能夠享有很大程度的一次又一次獲勝的機會。正如我們所看到的,他們連戰連捷,一方麵是由於他們自己的奮鬥,而另一方麵則是因為其他一部分人不參與比賽的結果。

3.經常做自願的參加者。

曾經在軍隊中服役過的人,都聽到過這個忠告:不要白白地自願參加。但如果你仔細想一下,你就會發現,凡不顧這一忠告的自願參加者,通常都最終成了領袖或英雄。

在其他組織中也同樣如此。那些遇事從來不自願參加的人,一般都始終是個平庸的無足輕重的人。而自願去完成困難的任務或不受歡迎的任務的人,例如撰寫報告,在公司組織郊遊時留在辦公室裏值班等,最終總是成了得到公認的人。

如果運用審慎得當,自願參加可以作為一個人為自己創造機會的一種奇異的媒介物。他可以自願參與更多的工作,或擔負更多的責任。他可以想象分派給自己的任務,他需要它,但在沒有完成之前,他還缺乏必要的聲譽,還不是公認的能完成這項任務的人。

在大多數組織裏,大部分工作人員隻喜歡做自己熟悉的工作,而有雄心的人則應該是例外,這對他們朝著成功的頂峰攀登,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所以,那些自願參加者一步一步進入組織的最高管理部門是完全可能的。但是他們必須做得得體,並謹慎地尋求取得成就的方法。

4.在組織外做更多的工作,贏得有勁於自己事業的名望。

你可以參加演講者俱樂部,在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著書立說,參加為自學成才而設立的函授課程,參加夜校課程的學習,參加研究會,接受團體組織中被推舉的職務,自願參加慈善、宗教、民事等方麵的服務工作,等等。

此外,閱讀每天的報紙,從它刊載的有關領導人的活動中,還可發現某些可做之事。

5.通過媒體,以擴大影響,取得聲譽,無疑是重要的。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說並無深奧和神秘之處,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從創造新聞開始。人們在尋求個人聲望的過程中,如果沒有什麼新聞可提供時,往往會走上歧路。其結果不但不能贏得任何東西,反而會使新聞工作者對他們失去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