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曰:“欲將取之,必先予之。”按時下通行的說法,以我們的所能來滿足他人的欲求,他人得至《滿足了,才會與我們有所接觸,同時,對我們有所奉獻,也就能滿足我們的欲求。滿足他人,也能滿足自己,這就是人與人交往的成功法則。
有一個人在沙漠裏行走了兩天。途中遇到暴風沙。一陣狂沙吹過之後,他已認不得正確的方向。正當快撐不住時,突然,他發現了一幢廢棄的小屋。他拖著疲憊的身子走進了屋內。這是一間不通風的小屋子,裏麵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幾近絕望地走到屋角,卻意外地發現了一座壓水井。
他興奮地上前汲水,卻任憑他怎麼壓水,也壓不出半滴來。他頹然坐地,卻看見壓水井旁,有一個用軟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子上貼了一張泛黃的紙條。
紙條上寫著:你必須用水灌入井中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離開前,請再將水裝滿!
他拔開瓶蓋,發現瓶子裏,果然裝滿了水!
他的內心,此時開始矛盾著——
如果自私點,隻要將瓶子裏的水喝掉,他就不會渴死,就能活著走出這間屋子!
如果照紙條做,把瓶子裏僅有的一點水倒入井內,萬一水一去不回,他就會渴死在這地方了——到底要不要冒險?
最後,他決定把瓶子裏惟一的水,全部灌入看起來破舊不堪的井裏,然後他顫抖著去壓水,隻輕輕地壓了幾下,水真的大量湧了出來!
他喝足水後,又把瓶子裝滿水,用軟木塞封好,然後在原來那張紙條後麵,又加上他自己的話;相信我,真的有用。
把種子種下,澆水、施肥、除草,然後才能收獲果實。如果沒有這些付出,種子就不會萌芽,更不可能結果。一分汗水一分收成,付出才有回報。
一個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來自家庭,來自母親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美國一位著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50位成功人士,他們都在各自的行業中獲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又選出50位有犯罪記錄的人,分別給他們去信,請他們談談母親對他們的影響。有兩封回信給他的印象最深。一封來自白宮一位著名人士,一封來自監獄中一位服刑的犯人。他們談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時候母親給他們分蘋果。
那位監獄的犯人在信中這樣寫道: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各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一個又紅又大,十分喜歡,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想要最大最紅的一個,這時弟弟搶先說出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
“於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
“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並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以後,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為了得到想要得到的東西,我不擇手段。直到現在,我被送進監獄。”
那位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是這樣寫的:“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的,大小各不同。我和弟弟們都爭著要大的,媽媽把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舉在手中,對我們說:這個蘋果最大最紅最好吃,誰都想要得到它。很好,現在,讓我們來做個比賽,我把門前的草坪分成三塊,你們三人一人一塊,負責修剪好,誰幹得最快最好,誰就有權得到它!”
“我們三人比賽除草,結果,我贏得了那個最大的蘋果。”
“我非常感謝母親,她讓我明白一個最簡單也最重要的道理:想要得到最好的,就必須努力爭第一。她一直都是這樣教育我們,也是這樣做的。在我們家裏,你想要什麼好東西都要通過比賽來贏得,這很公平,你想要什麼,想要多少,就必須為此付出多少努力和代價!”
人生是一段旅途,可能每個機遇的站台都擠滿了人,當你踏上生命的列車,首要的就是找到立足之地。短途的旅客站在門口,安於現狀的旅客擠在車廂中揮汗如雨,怕一移動連落腳之處都失去了,隻有極少數人能找到座位,因為他們勇於付出,不辭辛苦。
不要過分計較意外的得失
巴特勒說過:“除了人類之外,所有的動物都知道一生中最重要的事在於享受生命。”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錢,是掙不完的,隻要夠用就行了。
那些拜金主義者隻知道錢,玩命地斤斤計較於意外的得失。對意外得到的,他們憂心忡忡,怕有一天會突然失去。一旦失去了便擺脫不了憂鬱和煩悶。他們巴不得自己天天被天上掉下來的金錢淹沒才過癮呢!
若不留些時間和空間來享受真正的快樂生活,那麼自己的生活也將失去意義。
有一個名叫韋格的奧地利女孩,天生麗質,聰慧可人。她在一所大學專修油畫,她的男友正為她籌備個人畫展。當經濟出現危機時,男友鼓勵她參加世界小姐選美,因為初賽的獎金高達5000美元。她去了,而且一路選到了拉斯維加斯——她成了1987年度的世界小姐。
韋格以前最大的願望是開畫展,可現在她已經不需要畫展了。韋格以前希望擁有自己的家庭,想和男友浪漫纏綿,可她成為世界小姐,成天被那些闊佬闊少們包圍著,順理成章地接受他們對她的大獻殷勤,她再也不缺少浪漫了。身為世界小姐,一下子站在了榮耀和財富的頂端,以前的一切似乎都不重要了。
韋格心安理得地享受著由於世界小姐的光環所帶來的名目繁多的、意外的“財富”。
當事業如日中天之時,她患上了一種名叫克裏曼特的綜合症。
這種病症的最大危險在於,雙眼視力逐漸衰退,直至失明。韋格幾乎是絕望地陷入黑暗之中了。
她的情緒一下子從高峰跌到了穀底,她甚至詛咒上帝,不應該把她的那些“意外收獲”在“一瞬間”統統搶走,她覺得是上帝在妒忌她的天生麗質。她的怨氣沒辦法平息。
就在這時候,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
韋格病重的消息傳出不久,一位名叫帕迪的南非小男孩給她寄來了一包土,說他們那裏的人用此治病。韋格不相信那包土,懷著姑且一試的想法用了,奇跡卻發生了,她康複了。
又是一次意外,令她欣喜若狂,她所有的財富再次回到了她的身邊,她發誓要抓住“意外的財富”,決不撒手。
韋格後來嫁給一個美國富翁。
她先後嫁了6次,可是沒有一個男人令她傾心。終於在一個深夜,她發覺她看起來擁有了一切,其實還是一無所有,她這輩子白活了,她選擇了自殺……
對於這個故事,100人可能會有100種說法,可我要告訴你的是;
你可以用自己不喜歡的方式賺到財富,也可以用自己不相信的藥治好病,但你無法從自己不愛的人身上獲得幸福。
在我們所追求的所有東西中,幸福是最容易得到的,也是最難得到的。你看這位世界小姐,她得到了許多出乎意料的幸運,卻沒得到她所追求的幸福。
人們不應當對意外的得失斤斤計較,應該把心思放在尋找真正的幸福上。
一個老農民中了彩票,一夜之間暴富,立刻買了一輛豪華汽車。
他每天都會開車去附近又熱又髒的小鎮一趟,他希望看見每一個人,也希望別人都看見他。他喜歡炫耀,總是“開著”車左彎右繞地穿過小鎮,去和每一個人說話。但他總是饅吞吞的,比自行車還慢。原因很簡單,這輛大而美麗的汽車是由兩匹馬拉著的。
其實,並非汽車引擎有毛病,隻是老農民不知插進鑰匙去發動它。
從此以後,他的朋友越來越少,連他的親戚都不搭理他了,見了麵頂多巴結他兩句,虛情假意地奉承他。老農民的虛榮心得到一時滿足,但不久,他倒覺得生活越來越沒趣,最終他又回到田裏種地幹活,這樣至少過得充實。
意外中大獎,本是一件好事,卻向庸俗的方向發展,顯得很無聊,無怪乎有人感歎:“我窮得隻剩下錢了。”
美好的生活需要一個過程,而你所要注重的就是去經營這個過程,對那些意外的得失也不必太在意。對意外得到的,無需為此發狂;對意外失去的也無需過分悲傷,順其自然地接受就是了。
失去了不必懊悔
不管“失去”也好,“被遺棄”也罷,反正已經失去了,再懊悔也無濟於事。
如果你認為它是失去的東西,那麼你的意誌與感受便會不斷地停留在失去的事物上。換句話,失去的屬於尚未擁有的東西,所以內心一定會萬分惋惜,甚至還會想不開。相反,如果你把它想象成被遺棄的東西,那就表示這是一種廢物,這種情況下,你將會以輕鬆的心情來處理,並且對它不再眷戀。
我們的人生都已經曆或即將經曆初戀和青春等,失去的東西不計其數,然而隻要我們把那些東西當做被遺棄的廢物時,沮喪的感覺就會減輕許多。
在穀底的時候,隻要你抬腳走,就會走向高處,這就是否極泰來。可如果你躺下不動了,這就是墳墓。
時運不濟作為人生旅途中的一段灰暗路程,人人都可能遇到,隻不過有些人遭遇的時間短一些,有些人遭遇的時間長一些。然而,一輩子都時運不濟的人很少。我曾有一位時運不濟的鄰居,他是一位大學生,按說作為一個獲得了高等教育的人不應該時運不濟,然而,時運不濟的事還是全讓他碰上了。
高中畢業那年,國家正好在大學試行收費製,四年下來,比早考上一年的人整整多花了八千元。四年後,畢業了,誰知國家在分配上又實行雙向選擇,最後雖找到了工作,可是僅工作了一年半,又趕上機關大裁員,他又下崗了。
不知是接連不斷的時運不濟磨硬了腳板,還是一路灰暗的行程擦亮了眼睛,從那以後他從我們那個單元樓裏消失了。直到前不久,見他開了一輛農用卡車回來,才知道他去了濱海的一個農場,這個農場是他父親過去插隊的地方。他在那兒買了一百二十畝地,利用他學的專業專門種植荷蘭的一種鬱金香,據他父親說這種產品已在華東幾個城市裏供不應求。第一年的純收入超過了三萬元。
麵對挫折每個人都可以有兩種選擇,一種是怨天尤人,另一種就是活得更起勁。隻要審時度勢,自強不息,總有一條很寬廣的路是單為你鋪的。
堅決與過去分手
文學家們有一個共識:當人類自野蠻踏過了文明的門檻時,就有了“相思”,有了回歸大自然永恒的“鄉愁”衝動。在這份永恒的衝動中,尋找快樂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快樂是什麼?快樂是血、淚、汗浸泡的人生土壤裏怒放的生命之花。正如惠特曼所說:“隻有受過寒凍的人才感覺得到陽光的溫暖,也惟有在人生戰場上受過挫敗、痛苦的人才知道生命的珍貴,才可以感受到生活之中的真正快樂。”
托爾斯泰在他的散文名篇《我的懺悔》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男人被一隻老虎追趕而掉下懸崖,慶幸的是在跌落過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長在懸崖邊的小灌木。此時,他發現,頭頂上,那隻老虎正虎視眈眈,低頭一看,懸崖底下還有一隻老虎,更糟的是,兩隻老鼠正忙著啃咬懸著他生命的小灌木的根須。絕望中,他突然發現附近生長著一簇野草莓,伸手可及。於是,這人拽下草莓,塞進嘴裏,自語道:“多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