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自己,才會愛別人。在此,我們可用以下方法幫助自己愛自己。
(1)寫下10個優點,寫完之後默念3遍,然後閉上眼睛在心中再默默地念3遍。
(2)睜開眼睛,伸出雙手請別人壓一壓。
(3)寫下10個缺點,寫完之後默念3遍,然後閉上眼睛在心中再默默地念3遍。
(4)睜開眼睛,伸出雙手請別人壓一壓,體會一下看看是什麼感覺。
相信你實驗的結果是在默念優點之後,伸出的雙手很難被壓下來,為什麼?因為它變得較有力,這個小小試驗就是讓你具體地體驗一下負麵的、消極的及正麵的、肯定的思想對一個人整體(生理、心理及精神的整合)的影響。
有一個美國醫生皮爾叟就曾做過一個研究:200名參加宴會的賓客品嚐了同樣的食物之後,其中一半的人食物中毒,但另一半人卻安然無恙。他覺得好奇,想了解其中的奧妙,結果發現那些未中毒的人生活態度較積極,自我價值極高,對事情較看得開,處事較有彈性,用一句精神心理學的話來說,就是他們的心靈的力量,也就是心能較大,較強,換句話說心能越大,人越健康,因為免疫係統較強些。其實關於心能的大小強弱對人的各方麵都有影響,醫生、心理學家等人早已提出各種理論與實驗結果,隻是我們不知道罷了。
其實,心靈的力量是很容易培養的,因為人的心靈是很單純的,惟一的要求是要相信你自己,肯定你自己,相信你自己是個好人,勤奮、努力、認真、節儉,肯定自己的大方、仁慈、善良……但是,要人相信自己的最大困難,就是人永遠與別人比較:我不夠好,因為別人比我更好;我不夠仁慈,因為張三比我更仁慈;我不夠漂亮,因為……人們總是有理由否定自己。人是很有意思的動物,許多人很難愛自己卻要求得到別人的愛;看到自己的盡是缺點。但當別人指出它們時卻不高興;看不到自己的優點,但當別人指出它們時卻不能相信與接受,你說,人是不是很奇怪?其實,在我開始學習了解人性之後,我發現人的問題不少,其中有幾個是根本,他們就是與別人比較,缺乏自信,愛自我責備,針對這幾點,可用以下方法來改善。
第一,跳出“與別人比較”的模式,而成為與“自己比較”的獨立的自我。做到這點很不容易,因為我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與社會影響多半是與別人比較,我們已經養成了習慣,但習慣是可以改變的,凡事開頭難嘛!最好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做,彼此鼓勵,彼此切磋與支持。
第二,寫下你所有的優點。在許多場合下,我要求參與者寫下優點時,他們覺得很困難,但要他們寫缺點時,卻又快又好,所以請大家花一點時間想想自己的優點,若想不出來,就問朋友或家人,有時候反而是別人知道我們的優點比我們自己知道得多。
第三,每天早上、中午及晚上念自己的優點3遍,剛開始可能覺得不自然甚至有些虛假,有了這種感受而仍然去做,在做了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優點增加了,就加上吧!越多越好。
第四,每天記下自己所做的事,在好事、好的表現如“努力”、“認真”、“勤勞”等上麵打一個記號,在需要改進的事及欠缺的方麵如“驕傲”、“懶惰”等上麵打一個記號,在晚上做一個總記錄,做完記錄之後,好好地欣賞與肯定自己所做的好事;對需要改進的事則告訴自己說:今天我有些自私,明天我會改進,做得更好些。要謝謝今天所發生的一切人、事、物,感謝它們使你有學習、改進和成長的機會。
第五,用幽默的態度“嘲笑”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而不要嚴肅地責怪自己:你看,你又犯了這毛病,怎樣搞的,你怎麼這麼笨,老是學不會,難怪別人都不喜歡你!——轉換成:哈!哈!哈!你看你,又自我中心了!我是很努力了,但下次要更小心點,更努力點,哈!哈!哈!
第六,學習多欣賞別人的優點,包容別人的缺點。
學會熱愛自己了嗎?如果是,那麼接下來你還學習怎樣去熱愛他人。
人人都渴望被尊重
有位富翁十分有錢,但卻受不到旁人的尊重,他為此苦惱不已,每日尋思如何才能得到眾人的敬仰。
某天在街上散步時,他看到街邊一個衣衫濫褸的乞丐,心想機會來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丟下一枚亮晶晶的金幣。
誰知乞丐頭也不抬地仍是忙著捉虱子,富翁不由生氣:“你眼睛瞎了?沒看到我給你的是金幣嗎?”
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給不給是你的事,不高興可以拿回去。”
富翁大怒,意氣用事起來,又丟了10個金幣在乞丐的碗中,心想他這次一定會趴著向自己道謝。卻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
富翁幾乎要跳了起來:“我給你10個金幣,你看清楚,我是有錢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個謝你都不會。”
乞丐懶洋洋地回答:“有錢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則是我的事,這是強求不來的。”
富翁急了:“那麼,我將我的財產的一半送給你,能請你尊重我嗎?”
乞丐笑道:“我有了你一半的財產,咱倆就同樣有錢了。我為什麼要尊重你?”
富翁更急了:“我將全部財產都給你,怎麼樣?”
乞丐大笑:“你將財產都給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憑什麼來尊重你。”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生的追求在心理上是分為五個層次的,最低的層次是生理上的需求,如溫飽之類;再則是對安全的需求,如堅固的住所;第三是愛人與被愛的需求;第四是受到尊重的需求;最高的層次則是自我的實現。故事中的富翁有錢後,獲得別人的肯定與尊重,正符合馬斯洛學說所述人渴求受人尊重的天性。而乞丐的頑固,則更是清楚地點明了金錢與尊重在許多時候是難以劃上等號的。
一次,有位女士問她朋友道:“嗨!近來如何?”朋友回答:“好極了,你呢?”她說:“還好啦!”停頓了一會兒,她突然冒出一句:“說真的,大家都別扯謊了,到底你過得好不好?”
為什麼她會這麼說?難道朋友的答案有什麼破綻嗎?不然她怎會看出對方在撒謊?
因為,她是真的在聽她的朋友說話。
我們常問:“你到底‘聽進’了我說的話沒有?”就是在告訴對方:“不要隻單純地聽我說話,而是要體會到我內心的意思。”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意見能受到重視,也希望別人能體會我們的心境,要是沒能達到這些效果,我想是沒有人願意浪費唇舌的,尤其在麵對自己最在乎的人時,更是如此。
因此,要想能與人建立真摯的關係,就必須學會如何聆聽對方。
這聆聽不僅是聞其言,還要觀其行,察其色。許多人並不善於言詞,也有些人不願把話說得太白,寧願有所保留。因此僅從言語上,你是無法窺其真意的。這時候,就必須注意對方的神情、語氣,配合其說話內容:才能真正領會到他的意思。因為,言語容易掩飾,但舉止神情難於隱藏。
這位朋友之所以能看得出來我在說謊,想必是因為我說話的語氣並不是特別愉悅吧!所謂相由心生,要是我日子過得很快活,語調必然高昂興奮;反之,要是“好極了”這三個字是勉強出口的,那麼,不論我再怎麼裝,一定也不夠喜悅才是。
真正的聆聽,是你對關心的人所付出的最大榮寵。仿佛在說,“你是個滿特別的人,我也很關心你,所以我願意毫不分心地聽你說。”
今天,就請給某些人一點麵子吧!以你的眼睛,以你的耳朵去聆聽他們的心聲,這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
隻聽不說,當個純粹的聽話高手也不錯唷!
擁有一顆體諒他人的心
多少年以前,有一位名詩人自問:“世界上有哪一個人的作為,能滿足世人的所有需要和欲望?”他想了一整夜,後來他自己回答;“沒有一個人做得到。”
盡管是最接近、最親愛的人也不能做得同我們所要求的全部符合。即使是關係最密切、最溫存的人,也不能像我們所想的那樣做得十全十美,使我們全都滿意。如果你能認清這一事實,這便是人生智慧的一部分。忽略了這一點,或者是看不清這一點,我們就會不滿足於現狀,因而希望獲得更多,也要求更多了。這樣一來,人生就顯得很悲慘了。
沒有哪一位妻子會徹底了解自己的丈夫;相反地,也沒有哪一位丈夫會徹底了解自己的妻子。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隱私,有死角,不容許他人闖入,因為我們不能公開給別人看,所以便把這些事封存了起來。
在英國女作家喬治·愛略特的小說中,有一位太太臨終的時候非常不快樂,倒不是因為自己要離開這個世界而感到不快樂,而是因為想到自己的丈夫以後將永遠也找不到開那座藍櫃的鑰匙了,其實男人總是找不到要用的東西的。
還有一位心腸極好的大布道家菲利浦·勃洛克斯。當提到他時,有一位朋友說,大家同勃洛克斯隻能保持這麼遠的距離,再往前一步,那扇門就關起來了,甚至你可以聽到關門時所發出的響聲。他在裏麵不會開門,朋友在外麵也進不去。不過這種情形倒不隻他一個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如此。正如美國女詩人愛密萊·狄瑾遜所說的,我們需要一點“絕對機密”,她就是一個如此縹緲、如此怪誕、離群索居的人物。她藏著什麼秘密我們都不知道。
常常有人對我們說:“求取智慧是當務之急。”可見智慧比金銀財寶還珍貴。
旁人誤會你的意思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相反地,旁人了解你,則是一件令人歡喜的事。英國作家切斯特頓批評德國人說:
你心裏沒有一麵小鏡子,所以看不見旁人的觀點。
這句話也適用於旁人身上。
我們需要體諒身經百戰歸來的壯士。在槍林彈雨中突圍歸來的人們,不是肉體上受過創傷,就是在精神上受過創傷,或者是兩方麵都受過創傷。這些身經百戰的英雄們,如果他們要講話,就讓他們講;假使他們保持沉默,那麼我們也尊重他們,就讓他們沉默。受過戰爭恐怖的人,一下子不容易找到生活的重心。總之,不要把他們看作問題人物。他們不是要人家憐惜,最需要的是體諒。
我曾在一座灰色大監獄中幫助工作了兩年,我在那裏獲得不少經驗。監獄當局允許我看犯人的犯案記錄。讀了這些記錄,真使我為之心碎!
假使你了解這些犯人是在什麼環境下長大的,什麼事對他們的影響最大,他們錯過了怎麼樣的機會,那麼即使你不敢十分肯定至少也可以了解他們今日有如此下場的一部分原因。
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
要認識你自己!
這是最有意思的忠言,可是又有哪一位會照著去做呢?
有一顆體諒他人的心,就仿佛獲得了一把鑰匙,能開啟本來關閉著的大門。人類既機靈又畏羞,如果你抱持一種不怎麼體貼的態度,對方就會覺察出來,馬上像蚌殼一樣,立刻關起門來,躲避我們了。
所以我們時常要求得到更多的光,更多的愛心,更多的體諒。有了這些,那麼憐憫、歡笑和喜樂也隨之而來,使我們可以度過正常的生活。那時候,因為我們有足夠的愛心,所以人家也不會躲開我們。到那時,我們看到別人所表示的善意時,一定會非常驚奇。
要充分聽取別人的意見
在社交上,有些人不喜歡聽取別人的意見,心目中隻有自己。而且還自以為比別人高明,事事要占上風,好出風頭。對於這類人,即使是你有很大的本事,見識比別人高明,也絕對不能使用這種態度。由於你這樣的做法,根本沒有給別人留下一點餘地,而采用趾高氣揚而又橫蠻的方法,使別人感到窘迫,無路可走,便明智地不想同你一般見識。如果有這種壞習慣的人,所有的朋友和同事,肯定沒有一個人向你提供意見和看法,更不敢向你進一步提出忠告。這類人。人們往往不想接近他,並且有時會產生看而生厭的情緒。這類人應當有自知之明,逐漸改變其不良習慣。
你應當明白,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談論的話題十有八九不是學術性上的問題,或國與國之間的外交上的原則性問題,是非標準性的,這樣,你的意見和看法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合理的。而別人的意見和看法也不一定是錯誤的,無價值的。有這種毛病的人,即使是你比別人聰明,想從自己的思想中提出更高超的見解,也不能用這種方法來對待人,何況,平時的交往所說的事情大多是平凡的,不必費心費時作更高的研究和爭辯。我們日常所交談的目的,消遣多於研究,大可不必認真,大家說說笑笑便行。希望你不要自作聰明,對別人不要隨便說教。即使是你的說教有一定的見解。別人也會很不樂意接受。要說教應當婉轉,采用征詢的口語說出你的看法、見解,別人才比較容易接受。所以,你不要隨便擺出架勢來教導別人。
在社交上,你的朋友同事幫助你出點子、獻策略,你若不能立刻讚成,起碼你也要表示可以考慮考慮,這種場麵下,是不可馬上提出反駁。要是你的朋友和你聊天兒,你更應當注意,不可太執拗,這樣很容易把一切有趣的事情變成乏味的了。要是真的對方犯了錯,又一時不肯接受指正、批評或勸告,應往後退一步,不要急於提出來,把時間延長一些,隔幾天之後或更長時間再說。否則,若雙方都很固執己見,不僅沒有取得成效,還會造成僵局,傷害雙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