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能夠在一切事情與他相背時微笑的人,表明他是勝利的候選者:因為這種樣子,普通人是不能夠做到的。
1.學會在逆境中微笑
當生命做流行歌曲般地流行,
那不難使人們覺得歡欣。
但真有價值的人,
卻是那能在逆境中依然微笑的人。
詿我們記住這首詩吧!一個能夠在一切事情十分不順利時微笑的人,要比一個一麵臨艱難困苦勇氣就要崩潰的人要多占許多勝利的先機。
有許多人往往在他們能力範圍以內也不能實現目的、取得成功,就因為他們是那些敗壞事業的感情的俘虜。
憂鬱、陰沉、頹廢的人,在社會上不受人重視。沒有人願意同他待在一起;每個人見了他,都隻是看看他,然後很快就離開了他。
我們不喜歡那些憂鬱、陰沉的人,正像我們不喜歡不調和的印象畫一樣。我們會本能地趨向於那些和藹可親、趣味盎然的人。我們要使人家喜歡我們,首先要使自己變得和藹可親和樂於助人。
人不應該把自己降為感情的奴隸。不應把全盤的生命計劃、重要的生命問題,都去同感情商量。無論你周遭的事情是怎樣的不順利,你都應笑對逆境,努力去支配你的環境,把你自己從不幸中振作起來。你應背向黑暗,麵對光明。這樣陰影自會留在你的後麵!
不少人都是自作孽,因為他們時時以頹喪的心情,不好的情感來破壞、阻礙自己的生命遊戲。一切事情的成功,全靠我們自己的勇氣,全靠我們對自己有信心,全靠我們自己抱著樂觀的態度。然而一般人卻不明白這一點,當事情不順利時,當他們遇到不幸的日子或痛苦的經曆時,他們往往會聽任頹廢、懷疑、恐懼、失望等思想主宰自己,破壞多年經營的事業計劃於刹那之間!這真像向上爬的井蛙,辛辛苦苦地向上爬,但是一失足就前功盡棄了。
一切學問中的學問,就是怎樣去肅清我們心中的敵人——平安、快樂和成功的敵人。時時學習著去集中我們的心誌於美而不於醜,於真而不於偽,於和諧而不於混亂,於生而不於死,於健康而不於疾患——這是人生中必修的一門功課。這不是容易的一件事,但總是可能的,你隻要能養成一些正確的思想方法就夠了。
假如你能夠絕對拒絕那些奪去你快樂的情感魔鬼;假如你能敞開自己的心扉,但絕不讓黑暗闖入;假如你能明麼它們就不會再光顧你了。努力養成一種愉快的修養!假如你本來沒有這種修養,隻要你能努力,不久就會具有這種美德的。
有一個神經科專家告訴人家,他發明了一個治療憂鬱病的新方法。他勸告他的病人,在任何環境下都要笑。強迫自己,無論心中喜歡不喜歡,都要笑。“笑吧!”他對病人說,“連續著笑吧!不要停止你們的笑!最低限度,試著把你們的嘴角上翹。這樣不停地笑時,看你感覺怎樣!”他就是用這種方法治愈他的病人的。
把憂鬱在數分鍾之內驅逐出心境,這對於一個精神良好的人是完全可能的。但多數人的缺點就在不肯展開心扉,讓愉快、希望、樂觀的陽光照進,相反卻緊閉心扉想以內在的能力驅除黑暗。他們不知道一縷陽光的射入會立刻消除黑暗,驅出那些隻能在黑暗中生存的心魔!
在你感覺到憂鬱、失望時,當你努力改變環境時,無論遭遇怎樣,不要反複想到你的不幸,不要多想目前使你痛苦的事情。要想那些最愉快最欣喜的事情,要以最寬厚親切的心情對待人,要說那些最和藹最有趣的話,要以最大的努力來感受快樂,要喜歡你周遭的人!這樣,你很快就會經曆一個神奇的精神變化,遮蔽你心田的黑影將會逃走,而快樂的陽光將照耀你的全部生命!
應該養成一個不容許任何可能引起不快的想法或暗示侵入你心中的習慣。因為那些想法與暗示,會給你帶來不良的影響。
試著走進最有趣的社交圈中,尋求一些可以使你發笑、使你高興的無邪的娛樂。這是一種精神的更新。這種精神的更新,有時能在同家中的孩子玩耍時找到,有時能在戲院中找到,有時能在有趣的對話中找到,有時能在埋頭看一本有趣或激勵的書本中找到,有時能在睡眠中找到。
總之,尋求改善我們精神狀態的最適當的種種方法會使你發現,憂悶的毒害可以被抵消,頹廢的空氣可以被改變。這種神奇簡直可以使你驚異,而你也會感覺到像換了一個新人一樣。
2.學會在逆境中崛起
樂觀是一種在逆境中崛起的動力。有人曾問一位著名的藝術家,師從他習畫的那個青年愛徒將來會不會成為一個大畫家?他回答說:“不,永遠不!他每年都有不菲的進款。”這位藝術家知道,人的才藝隻能從艱苦奮鬥中鍛煉出來,而在優越的環境中,這種精神很難發達。
翻開曆史就可以知道,大多數成功的人,早年往往是貧苦的孩子。
“不幸而生為富家之子的人,他們的不幸,是因為他們從開始就是背負著包袱而賽跑的。”卡耐基說,大多數的富家之子,總是不能抵抗財富所加於他們的試探,因之而陷入於不幸的生命中。這一等人不是那些窮苦的孩子的敵手;對於這些小老板,你們‘窮苦的孩子’無須害怕。但你們應當注意那些比你們還苦得多,甚至他們的父母不能給予他們以任何學校教育的孩子,一旦他們在事業上挑戰你們,就有可能最終超越你們。應該注意著那些走出小學就得投身工作,而所做的又隻是拖擦地板之類的工作的孩子,一鳴驚人而得到最後勝利的,往往都是這類人:
為了脫離貧困的境地而奮鬥,這種努力,最能造就人才。假使世人都是一生之中不為需要而強迫著去做工,人類文明恐怕直到現在仍處在很幼稚的階段。
成功的人,大多是從困乏與需要的學校中訓練出來的。大商人、大學校長、教授、發明家、科學家、實業家、政治家,大多是為需要之鞭棍所驅策而向前,為想要改善自己的地位的願望而導弓f向上。
能力是抗拒困難的結果,偉人都是從同困難的角鬥中產生出來的。不願同艱難挫折拚搏而要想鍛煉出能耐來,是不可能的。
一個感覺到自我生活良好的幸運青年,將會對他自己這樣說:“我擁有的金錢已夠我這一世的受用了,我又何必要清早起來勤勞工作呢?”於是一個魏身他又呼呼地睡著了。而就在這個時候,另一個青年,一個除了他自己,在茫茫的世界中無可依賴的青年,會因需要的驅策而被迫離開床鋪,從事勞動。他明白,除了奮鬥以外,他別無出路,他不能依賴任何人,沒有人能幫助他。他知道這是他的生死存亡的問題。
因此,一個生長於奢侈之中的青年,時常依附於他人麗無須用自己的努力掙飯吃的青年,自小被溺愛慣的青年,是罕見具有大本領的。富家子弟與他人相比,往往會像林中的一棵弱樹苗同一棵每一寸樹幹的長大都要飽受暴風驟雨吹打的高大的鬆樹相比一樣。
但是,貧困絕不是成功的必要條件,貧困的起點雖是好的,但也是僅此而己,此外貧困便無意思。這正如健身房中的運動器械一樣,它可以發達人,鍛煉人;但他隻是在這種意義上,它是好的,因為貧困本身就是一種欠缺,每一個人從貧困中掙脫出來,如是一件好事,而且這種從貧困中掙脫出來——假使能誠實地良好地做到——是可以鍛煉與造就偉人的。
如何創造每天都是新的開始
有一天,英國勞合·喬治首相與朋友相偕散步、聊天,每走一道門,他都小心翼翼地把門關好。
那位朋友就說:“你用不著關這些門呀!”喬治首相莊嚴地說:“應該的,我這輩子都在關閉我身後的門戶。這是必須的,你曉得。當關門的時候,所有‘過去’的事也都被關在後麵了。然後,你就能重新開始,向前邁進。”
是的,人生就是要向前邁進。
人,誰無過去?今天的真理,往往就是昨天錯誤的反照;沒有昨天錯誤的經驗,有時還無法切實地感悟到今天的真理哩!此之謂“覺今是而昨非”。
有些夫妻可能搬出20年前發生的事來吵;有的父母也是如此,老提孩子過去的錯,好像人生一旦犯了錯,就一輩子洗不清似的。這樣的關係,常使夫妻或親子間,有了困難或問題時不敢說出來,因為怕對方劈頭就罵,數說一大堆舊賬。
我們必須以不帶譴責的眼光來看待現在,它能使我們每一個人從過去的錯誤中完全解脫出來。英國女作家潘馨。斯屈朗說:“把你一世的罪念和愁處,都埋藏在‘過去’的墓園中吧!”
一點也不錯。唯有愚蠢的人,才把過去的劣跡翻掘出來;有智慧的人,則是讓綠色的青草在“過去”墳墓上生長,讓新生的希望開花。
你犯錯了;但誰又沒過錯呢?我非常喜歡派特生(GrovePatrerson)一篇名為《橋下的流水》的文章:
有一個小男孩……斜靠在一座橋的欄杆上,望著橋下的流水,一會兒有一塊大樹幹流過,一會兒則是一小根樹枝、木片流過;有時是一片樹葉流過。不論是什麼東西浮在水上,水麵總是依舊平順。
這水或許已經從這橋下流過數百年、數千年,甚至數百萬年了,有時水流湍急,有時流速轉慢,但是河水依然連綿不絕,日複一日地流過橋下。
那一日注視著橋下的流水,讓這個男孩得到一個重大的啟示。突然之間,他領悟到在我們人生中所經曆的每一件事,都會像橋下的流水一樣,緩緩流逝,不留一點痕跡。
昨天在昨夜已然結束,每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學習遺忘的技巧,把每件事都變成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尋常事。重新開始吧!想一想,這種事每天都在發生。最初也很難受——是的,非常難受。但隻要靜心等待,你一定能安然度過,因為,它們隻不過是“橋下的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