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外地的一個好朋友給她和另一個女孩一起寄了一份據說還不錯的複習題,不過信封上隻寫了安慧的名字。安慧不願意和別人分享複習題,就自己去傳達室領了郵件,跟那個女孩謊稱郵件寄丟了,就這麼瞞了過去。
安慧為什麼會這樣做呢?應該說,這是一種狹隘心理在作怪。
狹隘心理在很多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除了安慧那樣的例子,再比如:遇到一點委屈就受不了,耿耿於懷;對點滴的得失斤斤計較;受不起一點批評,對自己的一點失誤就看得格外嚴重,總放在心裏,吃飯睡覺時還老想;見到別人比自己強就受不了,總想找出別人不如自己的地方;容不了與自己意見不一致的人……
產生狹隘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比較複雜,比如:家庭的影響、不良的競爭環境、優越的生活環境,等等而最主要的原因則是你剛進入青春期,人生經曆少,遇到問題後,容易比較片麵、極端地考慮問題,把問題考慮得過於複雜和困難,而對自己的能力估計不足。這樣就很容易出現對一點小事老放在心裏、焦慮不安的情況。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廣博,是因為它能夠寬容地吸納百川,我們要讓自己真正的成長,成就一番事業,也必須克服自己的狹隘心理,打開心胸。
怎樣才能克服自己的狹隘心理?
不要老是把眼光放在自己的小圈子裏,鼠目寸光的人永遠隻能看到眼前的一點利益,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吧。比如在小慧的例子裏,如果她能和朋友甚至周圍的同學一起分享、一起進步,大家素質的普遍提高也會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彼此之間可以有更多的積極影響。再說,如果大家知道了小慧狹隘、自私的行為,很可能也就不願意和她分享學習的經驗和資料了,甚至不願和她交往,這樣又何苦呢。
一個人要想真正地實現自己的價值,僅僅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裏是不行的,必須發掘自己的潛能,為他人、為社會作出一點貢獻。一個有全局意識和集體意識的人才會真正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尊重。
和大家建立健康的競爭關係,公平、公開地競爭;樹立一個比較遠大的理想,當你真正為自己的理想奮鬥時,就會讓眼光從一時的得失和點滴的利益中跳出來。
培養豐富的興趣愛好,多參加集體活動,多交朋友。這樣一方麵可以幫助你陶冶性情,在健康向上的氛圍裏培養健康的個性,消除心理壓力和消極心理;另一方麵也可以幫助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會互幫互助。
十二、放在大海裏的一滴水
倪芳是個各方麵條件都還不錯的孩子,可是在學校的人緣卻不怎麼好。
大家總覺得她有些自私,對別人的事情和集體的事情總是不關心。
倪芳是一個典型的有自我中心心理傾向的孩子。
通常自我中心的人,都願意讓大家滿足自己的願望,卻極少想到自己能給與別人什麼;希望得到集體的照顧,卻很少想到自己也是集體中的一分子,能夠為集體做些什麼;希望自己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卻不懂得自己也要同等地尊重別人。
每個人都應該有滿足自我需求的意識和心理,但是自我中心是一種不好的心理傾向,它很容易為我們帶來人際交往的障礙。總是以自己的興趣和需要為中心、總是隻關心自己的利益和得失的人是不會得到周圍人的認可的。倪芳的事例就正說明了這一點。
看看你有沒有下麵的這些情況,判斷一下你有沒有自我中心的傾向吧:
固執己見。總是習慣於把自己的意誌強加於別人,要把自己的意見作為群體的風向標;即使發現了自己的錯誤也很少及時地承認。
從自己的利益得失出發。很少關心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的利益,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明白“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道理。
自尊心過分強烈。不惜一切維護自己的自尊,如果有人超越自己,有人比自己優秀或優越,就會產生強烈的不平衡;而當看到別人的失敗時,往往幸災樂禍大於對別人的同情,很少伸出援助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