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培養良好的個性(3)(3 / 3)

有一句佛語說: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幹涸?——把它放到大海裏去。如果你要和身邊的人融洽相處,如果你希望自己不斷進步,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幫助,就千萬要避開“自我中心”這個陷阱,做一滴放到大海裏的水。

試著做大海裏的一滴水吧:

修身養性是第一步。認識到自我中心的危害了嗎?學會控製自己的私欲和言行吧,讓自己變得寬容一些,大度一些,在考慮自己興趣和利益的時候,盡量不要傷害到別人和集體的利益。

讓自己在思想上變通一下吧。每個人都會有願望和要求,都會有欲望和利益,如果每個人都隻集中注意於自我,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事實上,每個人的個人的意願和利益完全得到實現也是不可能的。總之,社會和集體的和諧是需要大家的互相配合、需要大家彼此照顧的。就像有一個小故事裏說的:地獄和天堂裏的人吃飯時都要在手上綁一個巨大的勺子。地獄裏的人總是搶食吃,結果擠來擠去大家都把對方勺子裏的東西碰掉了,誰都吃不好,大家都麵黃肌瘦的;而天堂裏的人都互相合作,排著隊配合著用長長的勺子把飯送到對方的口中,結果大家都身體健康,麵色紅潤。

看到這裏,你明白為什麼要做一滴大海裏的水了吧。

從自我的圈子裏走出來吧,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和認可,首先要學會尊重和認可別人,學會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考慮。試著從別人的角度想一想問題,照顧一下他人和集體的利益,你會嚐到付出的快樂,也收獲別人的認可。

十三、受不了委屈的“小刺蝟”

海洋是個有些倔強的孩子,從小是爺爺奶奶把她帶大,對她很是遷就和溺愛。十歲時,海洋才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和他們一起生活。

在學校裏,同學們都說,你和誰有誤會都可以,千萬別和海洋。她要是發現自己受了委屈,會記著很久的。

就連老師都說,批評海洋這孩子的時候要先想想,不留神批評錯了,她跟老師都會鬧。

海洋在家和爸爸媽媽也常有磕磕絆絆。前幾天,海洋在家上網的時間有些長,總不按時睡覺,媽媽說了她幾次都沒聽,爸爸忍不住拍了海洋一個巴掌。第二天海洋留了張紙條就離家出走了,急壞了爸爸媽媽。

為什麼海洋會是一個受不了委屈的“小刺蝟”呢?

海洋的“小刺蝟”脾氣可能跟她成長的一帆風順、身邊人的一味順從等原因有關,但追根溯源,可以發現,這與她小時候的經曆有關,這是海洋的事例給青少年的最大啟示。海洋十歲以前一直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一直在“隔代教育”中長大。老年人通常格外疼愛自己的孫輩,容易對他們陷入沒有原則的遷就和溺愛之中。同時,帶孫輩的老人們有時也會有一些顧忌,怕出了差錯,不好麵對兒女們。這樣的情況使得老人們很容易事事依著孩子,孩子們有些不合理的願望也得到了滿足。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很容易變得任性、從自我中心。海洋受不了一點委屈的脾氣也就是這樣被慣出來的。

以下的建議可以拔掉你身上的刺兒?

如果父母有時間和精力,最好是大部分時間由自己來帶孩子,可以避免隔代教育帶來的一係列問題。不過如果老人很有教育經驗則要另當別論啦。

如果由老人來承擔長期的教育孩子的責任,一定要請老人盡力避免對孩子過分遷就和溺愛的情況發生。

對於“小刺蝟”脾氣的孩子,老師、家長還有同學一味的順從對她的成長是無益的,最好能使他明白自己的脾氣會對身邊的人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和不便,會對他今後的成長、生活帶來什麼樣的麻煩,這樣以便於促使他慢慢改掉這種壞脾氣。

如果你是受不了一點委屈的“小刺蝟”,下次遇到自己受不了的事情時,先停一下,想想到底是不是自己的過錯?如果是,勇敢地承認並改正吧,知錯就改不是什麼丟臉的事情,是好事情呢;如果確實不是你的過錯,放一放你的不平和怨氣,試試看用更和緩、更寬容的方式來解決,你會發現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