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做自己的主人(1)(1 / 3)

我們完全能夠主動地控製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可以用理智來駕馭情緒,使自己的情緒逐漸成熟起來,讓情緒為我所用,做情緒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

一、愛發脾氣的小火山

牛犇是班裏出了名的“小火山”,他的脾氣就像他的名字一樣,牛氣衝天。

牛犇不發脾氣的時候挺好的,還挺幽默。可是他遇到點事就愛發脾氣,而且發起來就吹胡子瞪眼的,挺當回事兒,同學們都有些怕他。

前幾天,小明把牛犇的數學成績登錯了,86分登成了56分,結果不明就裏的老師在批評不及格的同學時提到了牛犇,可把牛犇給氣壞了。小明連連認錯,還是沒有免了牛犇的一頓脾氣,可把小明嚇壞了。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之所以愛發脾氣,有先天和後天兩個方麵的原因。

就先天條件而言,人體內微量化學物質定甲腎上腺素含量較高的人,脾氣就急躁、容易發火;而血清素含量較高的人,脾氣會比較溫順、隨和。

就後天條件而言,主要和人的成長環境有關。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很容易脾氣暴躁;如果父母缺乏耐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采用發脾氣、甚至打罵的方法,也很容易讓孩子覺得為什麼大人能發脾氣,我就不能?從而形成好發脾氣的習慣;如果孩子總是處在緊張的環境下,心理壓力無處宣泄,也很可能會選擇發脾氣的方式來解決壓力問題;此外,父母過分地溺愛也很容易培養出孩子驕縱任性的性格,好發脾氣。

好發脾氣不是一個好習慣,一方麵對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好,容易患胃、心髒、血管等方麵的疾病;另一方麵,也很容易使你失去好人緣,成為孤家寡人。所以,對於青少年自己來說,應該積極采取措施改正這個壞毛病。

你可以這樣來控製自己的脾氣:

先從認識上想想,你老發脾氣對別人是不太尊重的,不尊重別人,自己也得不到別人的尊重。同時,發脾氣的時候也會激起別人的不良情緒,碰到一個也很“厲害”的人說不定還會讓事件“升級”,造成更大的不快和惡劣影響,這樣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很可能會取得相反的效果呢。

如果你是因為壓力太大而通過發脾氣來發泄自己的“火氣”,試著用其他的途徑把自己的能量發泄出去,比如:做做運動,去野外好好玩一趟。

氣量不要太小哦,一時的誤會不要太放在心上,大多數誤會都會解決的,即使是一時吃了點小虧也沒有什麼的。

不要被脾氣衝了頭腦就什麼也不記得啦,不要動不動就責怪別人,也許自己也有好多毛病呢?就是對方有了過錯,也先設身處地想一想是什麼原因,如果換成自己會不會也犯同樣的錯誤,一般人才不會故意傷害別人呢。寬容一些,大家會相處得更融洽。

加強自製力也是你應該考慮的,不要怒氣一上來就任自己的脾氣迸發出來。當你想發脾氣的時候,可以讓自己離開那個地方,去其他地方散散心;或者去集中精力做一點其他事情;或者找其他人談談心;或者在心裏暗示自己:“不要生氣,不要生氣”;或者在心裏默默數數,數到50下、100下,再看看你還想發脾氣嗎?……

二、莽撞的小張飛

文文雖然有個文氣的名字,人可不文氣,做起事情來風風火火,有時候還很有些莽莽撞撞的。

就因為這樣,文文的媽媽說起了個這麼“文”的名字也鎮不住他的莽撞勁兒,索性叫他“小張飛”。

說實話,媽媽一直就怕文文出什麼差錯,可是越擔心還真的越容易出事了——這不,前不久文文在姥姥家玩兒,踢了會兒球回來,渴得不行。進屋看見桌上有個瓶子,抱起來咕咚咕咚就喝,沒想到是姥姥剛給姥爺打回來的高度數白酒。文文喝下幾口才回過神來,這時候已經有小半瓶白酒進了他的肚子啦。就這樣文文喝了生平第一次白酒,做了一次紅臉包公,還呼呼睡了整整一天一夜才醒過神來。可把姥姥和媽媽嚇壞啦。

這個小張飛倒是滿可愛的,不過好在他隻是喝了白酒,如果誤喝了其他什麼傷害身體的東西可就糟糕了。

心理學上把人的氣質類型分為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鬱質。文文的莽撞正符合了其中膽汁質的某些特點:像“夏天裏的一團火”,遇事常欠思量,魯莽冒失。

你是不是也會像文文一樣有些莽撞呢?

青少年的人生經曆和經驗比較少,思想單純,做事情往往直來直去,很容易有莽撞的情況出現,像上麵文文的這個好玩的小事例,還沒有造成什麼不好影響。有些孩子因為莽撞冒失曾經帶給他們會後悔很久甚至是一生的意外後果:有兩個孩子想起生物課上老師說過臀大肌和三角肌上血管和神經較少,開玩笑拿起一根繡花針要試試,有個同學想勸阻他們,冒冒失失去搶那根針,結果嚇得其中一個手一哆嗦,針紮進了另一個孩子的臀大肌。醫生經過檢查,發現針傷到了坐骨神經,給那位被紮的同學留下了一生的傷痛。

看來,做事莽撞可能給生活帶來很多的不便。那麼,“小張飛”應該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