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順利度過青春期(3)(1 / 3)

手淫是指通過自我撫弄或刺激性器官而產生性興奮或性高潮的一種行為,這種刺激可以通過手或是某種物體,來誘導發生。手淫在青春期男、女均可發生,以男性更多見。我國傳統觀念認為,手淫可以耗精傷髓、大傷元氣,不僅眼下是百病之源,以後還不能進行正常的性生活。在現實生活中,也確有一些青少年因手淫而導致精神委靡,學習成績下降的情況發生。其實,自我譴責、悔恨心理才是一切手淫危害的真正根源。如果自己已經有了這種習慣,一定要慎重處之,既不要背負太大的包袱,也不要輕視因此而帶來的問題。

這樣來看待手淫問題:

學習性知識,樹立正確的性觀念。任何一個身體發育正常的人都有性需求,這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心理,尤其是處於身體發育中的青少年,對性急於了解的心情更在情理之中。但是一定要注意獲得性滿足的渠道,最好的方式就是通過閱讀與性有關的正規書籍或雜誌。對於性心理相對稚嫩的青少年來說,了解得多了,自然就會發現,原來性不僅具有它固有的美好、神秘一麵,而且還具有脆弱的一麵。隻有在我們各方麵的條件都能夠承受的情況下,綻放出來的才是最美麗的花朵。

克服手淫絕對有害的消極心態。應該知道,手淫是一種自慰手段,是釋放性能量、緩和性心理緊張的一種措施。當然,手淫過度也是不利的,過度的手淫會使肉體的性感高潮在無須異性的正常誘惑下就得以滿足,這是一種異常的、變態的性滿足方式。所以不能籠統地談論手淫的危害,也不提倡手淫。但是,那些認為手淫是“危害健康的不良習慣”、“不道德行為”或“犯罪行為”的傳統觀念則一定要摒棄。

和父母、同伴營造出良好的關係。自慰的行為,會使孩子減少與同伴和父母的親近、聯係。同樣的,同伴及父母對他的感化力也相應降低。其實,手淫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心與愛護,父母的愛和關懷不僅能滿足孩子,而且能擴大他的需求——情愛和被人接納。了解愛的孩子,才能約束自己的行為,以換取親密的感情和眷愛。一旦孩子把重心從滿足自己轉移到對父母的感情和對其他事物的興趣上,則手淫就不再是滿足他的惟一事物了。到了這個地步時,克服自慰行為就不再是大問題,隻是等待解決的意外事件而已。

醫學專家吳階平曾經說過:“不以好奇去開始,不以發生而煩惱,已成習慣要有克服的決心,克服以後就不再擔心,這樣便不會有任何不良後果。”這句話可以幫我們正確地看待並解決手淫問題。

十一、你是“棉花人兒”嗎

利宏曾在一所私立小學念一年級,一直住校的他因為考試常常不及格而被迫轉了一次學。利宏的父母都是做生意的,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但經濟條件不錯。擔心兒子再這樣下去就毀了,父母找到了馮老師,希望她能幫助兒子培養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習成績。

有天晚上,在家庭老師家中,正寫作業的利宏看到自己鋼筆快要掉了,他手也不擋一下,就看著鋼筆從桌子上掉下去。

“為什麼不去擋一把呢?”家庭老師心痛地問。

“摔壞了再買新的。”利宏滿臉不屑。

現在的孩子幾乎都來自獨生子女家庭,我們在家庭中的地位幾乎是獨一無二的,父母親為我們提供了較好的生活、學習條件。青少年從小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常常早晨起來被不疊,晚上洗腳父母代勞。許多同學從幼兒園到小學都由父母接送,還有人成了家裏實際上的小“皇帝”。這樣的孩子從來沒有將來憑自己的勞動、奮鬥過幸福生活的觀念,躺在父母給自己創造的“阿拉伯飛毯”之上恣意享樂。有的孩子以父母有錢為榮,小小年紀便講闊氣、擺排場,模仿大人的樣子,拿著父母給的錢揮金如土……就這樣,在父母的過度保護下,青少年成了受不了風雨的“棉花人兒”,青少年在心理上缺乏真正要獨立的意識,缺乏心理上的準備。

在父母和祖輩的溺愛嬌寵中長大的青少年,一旦步入社會,開始自己人生的旅途,丟掉了父母的支撐,將如何生存?這些,大家都想過嗎?

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是出於他們對孩子無私的愛,然而,青少年不能就這樣永遠窩在“愛巢”裏,獨生子女更應該學會獨立,因為,當父母與祖輩都老了的時候,惟一能照顧他們的隻有我們;當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離我們而去的時候,自己甚至沒有一個兄弟姐妹來互相扶持……

所以,你應該在心理上早日樹立獨立意識,同時在行動上讓自己真正學會獨立。什麼才叫獨立?所謂獨立,並不是用對父母、老師的逆反或者模仿大人的抽煙喝酒等行為來體現的,它指的是對社會、人生等各種問題的獨到見解,指的是探索社會、設計人生的獨自能力,指的是克服困難,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生存、發展的自立精神……一句話,獨立性,是人生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