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學會獨立自主呢?
應該從小就注意培養自己的自立精神,同時,意識到挫折是客觀存在的,人生並非處處美好、舒適,從而在心理上作好準備。如讀書、社會生活、與人交往等活動中可能出現挫折,在學習和生活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可行的目標,在獨自克服困難的同時使自己的意誌得到磨煉。
另外,要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觀。挫折可成為弱者巨大的精神壓力,也可成為強者勇往直前的動力。要意識到堅強的性格需要個人有意識地磨煉,決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歌德曾說過:倘不是就眼淚吃過麵包的人是不懂人生之味的。所以,要樹立堅定的目標,培養樂觀精神,這樣一來就能從逆境中奮起。
要主動意識到父母的溺愛對自己的成長不利,用適當的方式拒絕他們的溺愛和過度保護。這樣父母看到了你的成長,也會為你感到高興的。
向那些有獨立自主精神的同學學習,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樹立自己的理想並付諸行動,不畏挫折地為之奮鬥。一個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並能夠奮起的人,沒有人會說他是“棉花人”。
十二、我愛奇裝異服
要問班裏的同學之中誰最“引人注目”,非小寒莫屬,他是班上最標新立異的一個人,衣服專挑怪模怪樣的,顏色要是五顏六色的。同時還不滿足於此,他還經常搞些“創造發明”,一套嶄新的牛仔服在他手中會被改得千瘡百孔,然後打上許多補丁,再在地上磨一磨,蹭得很有“廢墟感”了才會穿在身上。他經常嘲笑那些穿著正經的同學,說他們一點時代感都沒有,是“木頭腦袋,迂腐得像孔乙己……”,他儼然是班裏的時尚權威,是最有發言權的人。
青少年正處於自我認同期,他們急切地期待著自己也被周圍的人所認同。但枯燥的學習生活造成了他個性的不被顯現,因而也就很容易在其他的方麵,比如服飾、消費上顯現自己,認為越怪越好,出手越大方越好……這些都是內心的空虛在作怪,有必要審視一下自己是否有過這種或與之類似的行為。
怎樣對待這種行為?
增強自信。歸根到底,過於追求奇特的服飾是由於對自身形象的不自信所造成的,想借助服飾來彌補形象上的不足,但是事情會向你想像中發展嗎?也許會有人因為你的“個性”而欣賞你,但如果你覺得奇異、怪誕的服飾穿在身上就是個性,那就錯了。怪異的服飾會給人一種矯揉造作甚至惡心的感覺。所以不要舍本而逐末,增強自信才是本。
不要疏遠同學。你怪異的打扮會在無形之中疏遠你與同學之間的距離,他們可不想與你站在一起而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那樣他們會覺得很不自在。看看你周圍的人吧,不要太“卓爾不群”。當然,如何穿著完全是個人的自由,你有穿任何款式服飾的權利,但也要考慮一下這樣做的後果,如果說到最後沒有一個人願意與你交朋友,你還願意那樣固執己見嗎?
加強美學修養。人體美包括外在美和心靈美,但關鍵是後者。一個人光有漂亮的外表也是不美的,隻有一顆美的心靈加一個美的外表才是真正的美,正如荀子在《非相》篇中寫道:“形象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象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對中學生來說,外在美就是體質健全,五官端正,衣著得體適合,要求穿適合中學生的服飾,留適合中學生的發型。
和諧才是美。記住一個道理:是否引人注目,關鍵不在於你的服飾是否怪異,而在於整體感覺是否和諧、恰當。
十三、迷戀武俠
自從在爸爸同事家裏的書桌上發現了一本武俠小說之後,古遷變得“聽話”起來,每天天剛蒙蒙亮便爬起來,在台燈下麵看小說;到了上課的時候就把小說放在桌肚裏偷偷看;吃飯的時候也是一邊吃一邊看。不到一個月,他便已經看完三部小說了,有些精彩的段落他甚至還能夠背誦下來。
喜歡看武俠小說的人都知道,小說裏複雜的情節、精彩的打鬥、奇異的際遇、豐富的情感,能打動每一個人,最重要的是,書中的懸念會吸引你一步步看下去,逼迫你不停地看下去,否則連吃飯都沒有滋味。因此,有人稱之為“精神鴉片”。武俠小說不是不能看,而是應該有限度地看,畢竟,武俠不是現實,他構築的隻是一個童話世界。超越了一定的界限,隻會耗掉你的時間,浪費你的精力,如果因此而影響了你的學習,則是得不償失的。
正確看待武俠小說:
加強團隊意識。武俠小說強調的是個人英雄主義,而不是團隊意識。武俠小說裏有的是一個人橫掃千軍萬馬的雄壯場麵。迷戀於武俠的人特別崇尚個人主義,封閉自己,妄自尊大,不與外界合作。即使建立起了團隊,也不可能長久維持。因為裏麵必定有一個”幫主“,其他的人也是論資排輩,互相聽不進去勸告。團隊成員之間不僅沒有事業上的合作,也沒有現實利益的關聯,內部也沒有明確的運作規則,所以很難持久。現實中的你不能沉溺於一個人的世界中,要知道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