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順利度過青春期(3)(3 / 3)

樹立正確的成功觀。武俠小說裏渲染的是機會成功主義,你可以在很多武俠小說上看到這樣的情節:一個身背殺父之仇的小子憑著蠻勁去報仇,結果被仇人追殺。而後掉入懸崖,昏迷不醒。醒後在岩洞內獲千古傳世秘笈一本,遂刻苦修煉,終報大仇。這樣的情節會讓人歪曲成功的真意,而變得惰於奮鬥,對於年輕人而言,更是危害無窮。必須明白成功不是將來才有的,而是從決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續累積而成。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武俠小說將人生過於理想化了,裏麵的主人公總會有用不完的黃金白銀,周圍總會有無數美人陪伴,他們的武功能上天入地,能呼風喚雨……活在現實中的人們看武俠小說,很容易引起心理上的挫折感,久而久之,必然會走向極端。武俠小說讓人過早地“成熟”了,過早的成熟讓人失去了純潔,失去了一部分寶貴的人性。這些人也許有號召力,有親和力,但他們永遠與人格魅力無緣了。

十四、我的眼裏隻有你——“追星”

班裏的同學大多都有一個自己崇拜或喜歡的明星,楊陽也不例外。如果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她對自己喜歡的明星格外熱愛和崇拜:

大明星出了新專輯自然是不能不買的;

每個星期還要剩下父母給的零花錢去買偶像的大幅海報或小貼畫;

不允許別人說她偶像的不好,否則準跟你急;

要是碰上演唱會更是拚命也要買到票去看:有一次,偶像來內地開演唱會,偏偏隻到上海這一站,楊陽硬是賴著讓爸爸帶她去了上海看那場演唱會……

從心理學上看,青春期的孩子出現追星現象是有一定原因的。

首先,青春期的你自我意識進一步覺醒,開始希望擺脫成人權威的影子,找到自我,實現自我。但是這時的你在身體、心理、經濟基礎、社會經驗等方麵都還沒有達到相應的成熟程度,所以,你注定要處在一個想要找到獨立自我又難以實現的境地。這時候的你在心理上需要一個理想化的化身,來寄托你的“自我”形象,於是各種明星以他們的特質迎合了你的需求,在你的心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其次,青春期的你開始產生了朦朧的性意識,開始向往了解異性,與異性交往。所以在這時,明星們以他們美麗的外形、出眾的氣質、或某一方麵的能力贏得了你的欣賞,成為你心中理想的化身。另一方麵,現實中青春期的我們不可能與某一個異性真正地進行親密的交往,於是,明星們——尤其是異性的明星們成為了你心中的“王子”和“公主”,成為你心中美好的異性形象的寄托,你在追逐的過程中不必擔心別人的流言蜚語和詫異的目光。

此外,“追星族”們很容易因為年齡相仿、誌趣相投等原因組成團體,你在這樣的團體中很容易找到每個人都需要的團體關係,找到彼此的共同話題和精神上的共鳴,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從某種角度說,追星是青春期的孩子的一種需要,它的出現是正常的。不過,要是追星喪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或者給身邊的人帶來麻煩就不好了。

弄清你為什麼迷戀追星,對他們有個正確態度:

全麵地認識你喜愛的明星吧。通常明星們展示給我們的,是他們最璀璨亮麗的一麵,而任何人都有缺陷或不夠出眾的一麵,這就需要我們擦亮自己的眼睛,在欣賞他們閃光點的同時,認識到他們的缺點,避免盲目的、膚淺的狂熱崇拜。尤其是有些明星往往隻是憑著外型或者幾首主打歌成名,在道德素質等方麵存在一定的缺陷,這就更不值得我們去瘋狂崇拜他們整個人了。

千萬不要追星喪誌。追星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以此為理由讓自己放縱地去追星,為了聽“星”們的歌、買“星”們的畫報、看“星”們的演唱會等等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學會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吧。

不要因為喜歡某個明星就去刻意模仿,反而失去了真正的自己。也許你認為“追星”是一種個性,可真正的個性是保持你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盲目地模仿。

有很多明星確實有許多平常人不具備的特質成就,把他們作為自己的榜樣或奮鬥目標,讓自己不斷努力吧。多了解一下明星們的成功之路和奮鬥過程,從他們那裏汲取自己奮鬥的力量。

明星不隻是歌星、影星、體育明星,把你的視野拓寬一些,你會發現生活中有更多其他行業的“明星”甚至是偉人值得你去敬仰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