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解開心中的心理症結(4)(2 / 2)

在生活中,你要從點滴中積累自己的自信,正確對待自己,切不可有怯懦心態。

重新獲得自信的方法:

正確對待挫折提高自信。產生挫折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除了一些非人為原因,還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自己給自己製定了許多過高、不切實際的期望造成的。有了願望卻總是無法實現,有了目標卻總是達不到,就會一次次地打擊信心。現在學習競爭日益激烈,人的進步總是一點一滴慢慢積累得來的,千萬不要幻想有一天,通過一次考試就進入年級前幾名。事實上,隻要降低期望,把目標定得觸手可及,多幾次成功,就能夠將心態糾正過來。

充分實踐以提高自信。自信需要不斷地實踐,並從實踐中獲得積極的反饋。心裏沒底,當然難以積聚信心,因此,在做某件事之前進行充分的實踐非常必要,包括情況的了解、知識的積累、必要的計劃以及物質和關係準備。

將眼光放長遠以增強信心。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如果對於眼前的失敗整天一籌莫展、長籲短歎的話,那麼迎接你的不是老天的憐憫,而是又一次失敗,所以,收拾一下鬱悶的心情,將自己投身到新一輪的耕作中去吧,沒有什麼比迎接新的挑戰更令人精神振奮的了。

不懷疑自己的能力以提高自信。每一個成功者的心中,都潛藏著一股巨大的能量,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它能夠使你排除困難,增強成功的力量,從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和智慧。而自卑則像一個幽靈一樣,時時遊蕩在你的心底,會使你對自己認識不足,期望太低,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抑製了你的正常發揮。試看,有哪一個成功者不是充滿自信呢?又有哪一個成功者是自卑的呢?沒有,一個也沒有。

記住這樣一句話:“哪怕現在不行,也相信通過努力在將來行,這就是信心。”

十三、可怕的噩夢

林當最近幾天老是心情不好,快考試了,可是幾乎每天晚上他都做一個同樣的噩夢,他覺得這夢一定是什麼不祥的先兆:他夢見自己站在高高的懸崖上,周圍吹著冷冷的風,一片淒涼,他還隱約看見樹林裏有狐狸、豹子在遊蕩。他就站在那裏,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心咚咚直跳。他想喊,可是嗓子顯然被什麼東西堵住了,突然間,一條毒蛇遊到了他麵前,吐著芯子,正在危急關頭,他飛下了懸崖,“啊——”林當驚醒了,全身早已浸出了一身冷汗。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其道理可以說是人人皆知。夢給予我們某種幻想,有時給我們神秘的感覺,使人迷惑不解。夢是什麼?這是一個簡單而又複雜的問題。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睡眠可以分為“慢波睡眠”,亦稱“非快速眼動睡眠”;異相睡眠,亦稱“快速眼動睡眠”兩個時相,而人的夢境,尤其是覺醒後還能回憶起來的夢境是出現在異相睡眠即快速眼動睡眠的時相。夢可以使人恢複心理平衡。現代心理學認為,人在身心方麵遇到某種障礙,或在現實中遇到某些挫折,致使某些需要未能滿足,某些目標不能實現,常常在夢中獲得,因此使壓抑的能量得到釋放,從而緩解心理的緊張和衝突,使心理恢複平衡。

以下方法可以驅除噩夢對你的不良影響:

不要迷信夢。在農村似乎經常能聽到好多有關於解夢的諺語,他們非常在意夢,有時一個夢猶如心中有塊石頭壓著,因為關係到他們的切身利益,所以想盡辦法去揭開那謎團。的確,夢,說起來很簡單,但是人們想起來卻很複雜,往往和生活中許多事聯係起來。作為年輕一代,我們的思想經曆過新世紀的洗禮,我們更加崇尚的是科學,而不是所謂“夢的召喚”。

減少心理因素的影響。從我國古代思想家和醫學家的言論來看,感知、記憶、思慮、情感、性格都會影響夢的產生及夢的內容。東漢時期的王符就認為:“人有所思,即夢其到;有憂,即夢其事。”如果太擔心某一個事情,就會在心裏留下記憶,從而在夢中得到喚醒。這本是很正常的生理反映,根本不預示著將來真會發生什麼。

減少生理因素的影響。我國古代思想家、醫學家普遍認為,生理疾病是人做夢的一個原因,王符的“陰病夢寒,陽病夢熱,內病夢亂,外病夢發”說的便是這個道理,而且疾病致夢在現代科學中是有充分的科學根據的。因此,在調整心態的同時,注意保養好身體,平時注意營養的均衡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