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你的獨立向往與父母的“愛”形成了一對矛盾。
其實,最親密的人不是不理解我們,隻是你對我們愛得深沉。也許隻有當你身為父母的時候,才能夠體會你的複雜心情。
麵對這樣的情況,你該怎麼辦呢?
我們應該站在父母的角度這樣來想:
看看下麵這些情況在你身上是不是都存在:
自己從來不洗衣服,包括內衣、襪子;
自己的房間大多數時間都是爸爸媽媽整理的;
每個月的零花錢通常在一個月沒過完就花完,沒有了伸手向爸媽要;
每年爸爸媽媽都要為你操辦生日,而你還不記得他們的生日;
……
這一類情況如果在你身上存在,而你還在大呼想要獨立,就說明你還沒有真正明白“獨立”的含義。如果你向往獨立,那就先從自己給自己洗衣服、自己給自己收拾房間,從學會理解和關心父母做起吧。逐漸學會自食其力,學會給與身邊的人愛而不是一味地收取愛,才是真正“獨立”的開始。
不要總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考慮問題,想想父母為什麼會對我們有那些要求,想想他們對我們的愛,還有他們經曆的特殊的曆史年代。可以跟他們聊一聊,聽他們講講他們的想法,講講他們過去的故事,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可以對他們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
牆推倒了就是橋。不要總是抱怨,甚至不理會父母,溝通是解決父輩和下一輩關係的最好方法。把你的想法說給父母聽,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再好好聽取父母觀點的合理之處吧,這樣比你用逆反來“抗爭”要好得多。
多給父母一些關心和支持吧,即使你還不能在經濟上做到,也可以在精神上給他們慰藉。這樣父母會真正感覺到,自己的孩子是長大了,也會更加放心地讓你有更多自己支配的空間。
五、大家都不喜歡我
“我想我是一隻走失的大雁
那些雁群已經飛得離我越來越遠
沒有人會喜歡我
沒有人會想起我的存在
我總是一個人在玩兒
玩一些無聊的遊戲每天吃麥當勞和方便麵有時候看著窗外發呆
我想說話可是沒有人聽
所以我有時候失語有時候又喃喃自語
我知道這裏沒有人跟我說話所以天天戴著個大大耳機聽別人唱歌
像魂一樣在人群裏鑽著像油一樣在水麵上漂著
這樣的生活讓我很悲哀讓我對自己很失望
真的很失望
有時候我會對著樹上的鳥大叫一聲然後看它們唧唧喳喳驚恐地飛走
有時候我會踩著鐵軌搖搖擺擺地走
有時候我會騎自行車去爬山摔得七葷八素
有時候我會到gym去折騰那些器械我很想把它們統統搞壞拉斷扭彎
可是每次都是它們把我折磨得精疲力竭
當然我也會跑到湖邊坐在那裏瞎想
不過很少因為這時候我常常會傷心……”
寫下這些,夏暉真的好想流淚,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我,為什麼別人的青春都洋溢著歡笑與歌聲,而我的青春隻有陰霾?為什麼?!
真的是大家都不喜歡你嗎?為什麼大家不願意和你交往呢?會不會是我們自己不夠合群呢?
在交往中,你要注意“開合”,也就是指交際時言行情感的開放和閉合。不合群的人,大多是因為他們交際時該開放的時間和地方不開放,如不參與、不介入、不表達等,使人難於接近;該閉合的時間和地方不閉合,如不看對象、場合而言行隨意、放肆,令人感到不近人情;或開放、閉合過度等所致。那麼合群的開合應依據什麼呢?
就一般的情況而言,交際的開合應以適應環境、遵循規律、合情順理為原則。開放要考慮周詳,應考慮開放內容、方式、程度,開放的對象、環境及結果等,要說於該說,行於當行,言行適度、得體。注意為他人的開放留足餘地。閉合要求處事縝密,要考慮到閉合的方方麵麵,要使言行止於必止,止之適宜。為了共同的利益,為了團結、合作、和睦相處而有效地自我約束,或約束他人。
以下是讓人喜歡你的方法:
根據交際的實際,修正言行開合的失誤。不妨請師長來加以監督、提醒、幫助,避開言行開合不當的“雷區”,在交際中學會閉合尖刻,開放包容;閉合炫耀,開放謙恭;閉合惡言,開放善語;閉合粗俗,開放文雅;閉合怪異,開放隨和;閉合被動,開放主動;閉合放縱,開放克製;閉合冷漠,開放熱情等等。使自己在不背離原則的基礎上,步入合群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