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讓你的交往更輕鬆(3)(1 / 2)

青少年生活的環境比較單純,人生經曆比較少,在心理上往往比較脆弱,受不了老師、家長等給的委屈。此外,青少年的思維往往比較簡單直接,容易產生情緒衝動,容易產生偏激的想法,所以,當受到老師的冤枉時,很可能會受不了,做出一些不合適的舉動。

如果被老師“冤枉”時試試以下建議:

學會冷靜下來,客觀分析。有很多時候,老師是因為當時的具體情況才缺乏對事情的了解。比如在小易的事例中,老師急著講完這節課的內容,同時覺得要對擾亂課堂的同學有個提醒,這才沒有問清事實就批評了舒易。這樣我們可以明白老師不是有意針對我們,不會在心理上造成不必要的壓力和負擔。

避免情緒化,不要感情用事。這一點和上麵的客觀分析是聯係在一起的。不要一時頭腦發熱就做出過激的言行。

多一點寬容。每個人都有對情況不了解的時候,都有失誤的時候,班裏的學生那麼多,老師每一個判斷都精準無誤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對老師也不要太苛刻。老師因為失誤使你受了委屈的時候,想想老師是不是故意的,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有不對的地方、有容易引起誤解的地方。多一些寬容,矛盾就更容易解決。

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和老師聊一聊,及時澄清真相。隻要你誠懇地說明原委,老師不會蠻不講理的。學會通過溝通來爭取老師的理解和支持吧,這比起摔門或是打罵等方式要好多了。

不要因為老師有一兩次冤枉了你就怨恨老師,甚至不去認真學老師帶教的那門課,這樣隻會給自己帶來煩惱,影響自己的學業和成長。有氣度和有智慧的人應該能把握住自己,繼續與老師的正常交往,繼續搞好自己的學習。

十一、媽媽偷看了我的日記

從上小學的時候起,瀟瀟就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開始記日記了。那時候她總會把日記拿給爸爸媽媽看,請他們品評一番。正因為這樣,瀟瀟寫得一手好文章,一直都是公認的“才女”,還有同學給她送了個雅號“瀟湘妃子”。

上了中學以後,瀟瀟更願意把日記當成自己的個人空間了。每天寫完作業,打開她素素淨淨的小日記本記下幾件小事、寫下幾段心情,是她最享受的時刻。瀟瀟把自己的心情更多地傾訴到了日記本上,不再像以前那樣愛和爸爸媽媽說話了。

一個星期天,瀟瀟參加完同學的生日聚會回來,發現自己夾在日記本裏的小書簽不在前一天放的位置了,而媽媽正在衛生間收拾從瀟瀟的小床上換下來的床單、枕巾,準備放進洗衣機清洗。瀟瀟生氣地跑過去問媽媽,是不是偷看了她的日記。媽媽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點頭……

委屈和怨氣一下子湧上心頭,瀟瀟難受極了,她覺得媽媽侵犯了她的個人空間,接下去的一周,瀟瀟都沒有跟媽媽說話。

對於你來說,爸爸媽媽偷看日記的方式是不妥當的,可是你也應該體諒他們的心情,想想他們為什麼會看我們的日記。

日記,記錄了你的心情,伴你成長。記日記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幫你留下回憶,還可以疏導你的心理壓力。可是有時候,日記可能會妨礙你和爸爸媽媽、和其他師長的交流。

進入青春期以後,你的心理中“封閉性”和“開放性”並存的特征更加明顯了。一方麵你希望能夠有自己的空間,讓自己的心情和想像盡情馳騁,不願意像以前那樣和爸爸媽媽無話不談;另一方麵,又希望爸爸媽媽能夠了解、理解你的心理,理解你的行為。這往往就會形成一種矛盾:你跟父母的交流越來越少,難以讓他們深入了解你;又希望他們了解你,給你支持。

進入青春期的你同時也進入了心理上的“斷乳期”,你向往獨立、向往自己的空間,可是你又還不具備完全獨立的心理、生理和經濟條件,你仍然需要家長和老師等長輩的指點和引導。如果你隻願意讓自己和日記“交流”,那就走向極端了。

下麵的建議會對你有所幫助:

記日記是一個好習慣,不妨保留,不要因為被爸爸媽媽看了,就不願意再記日記。

想一想是不是自己和爸爸媽媽的交流越來越少了、或者比以前少多了?是不是自己有什麼心事沒有跟爸爸媽媽說,讓他們擔心了?如果是這樣,多和爸爸媽媽說說話,多跟他們交流交流吧,讓他們了解你、信任你。

主動和爸爸媽媽聊一聊,告訴他們日記對於你的意義,告訴他們你希望有一個自己的空間。溝通才能達成理解,才能爭取爸爸媽媽的支持,這樣比“冷戰”要好多了。

最後這一點,希望能被爸爸媽媽們看到: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自己的空間,孩子們也不例外,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這種意識尤其強烈。孩子們的心靈是單純的,他們不容自己的私人空間被侵犯。家長們應該尊重孩子們的隱私權,給他們一個心靈的空間。如果想了解孩子的想法,最好是和孩子好好交流一下,您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