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煩惱有很多都集中在學習問題上,隨著學習成績的好壞起伏,我們的情緒、心境也隨之而轉移、變化,因此,我們要有效地提高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
一、當心“考試綜合症”
歐萍是一個初三的女生,家境不錯,爸爸媽媽都很疼愛她,對她學習的期望值也非常高。
因此歐萍自己對學習抓得很緊,對考試也很重視。
盡管在平時的學習中歐萍都很優秀,但是每次一到考試前,她就很緊張、睡不著覺,複習時也很難集中注意力,甚至出現心悸、胸悶頭暈,有時還伴有腹瀉、痛經,造成應試恐懼。
有時在考試時,歐萍會心跳加快,記憶再現困難,看到題目時腦中一片空白,無法抑製自己的緊張情緒。特別是突然遇到難題時,她更加不知所措。
在這樣的情況下,歐萍的考試成績可想而知。不僅父母焦急,歐萍自己也很擔憂。
青少年學生的煩惱有很多都集中在學習問題上。隨著學習成績的好壞起伏,你的情緒、心境也隨之而轉移、變化。因此,你心理保健的重點之一應該放在有效地提高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上。
考試作為檢驗你學習水平的手段,在你十多年的學習中,一直處於比較重要的地位,特別是一些關鍵性的考試,甚至決定著你的前途,這就遠遠超越了簡單的考評的意義。因此,在考試時有一些心理壓力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出現歐萍那樣的“考試綜合症”,就很可能是因為壓力太大,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又不夠強而出現心理問題了。克服考試時出現的心跳加快、緊張等心理壓力,本身也是你素質和能力的一種體現,你應該怎麼克服心理壓力,提高自己在應試方麵的心理素質呢?
要學會這樣來理智地對待考試:
俗話說,“解鈴還須係鈴人”,考試的問題關鍵還是要通過考試來解決。可以經常把自己置身於考試的情境中,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能力。你可以自己給自己模擬考試,比如規定自己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一定的題,最好和考試的時間及題型題量要求一致。這樣長期堅持下來,一旦真正地走上考場,從做第一題開始,你就能夠很快進入狀態,很好地適應這種考試的情境。即使遇到棘手的問題,由於你在平時模擬考試是也會遇到,有了一定的應對的心得,也會很好地調節自己的心理,做到不緊張,從容應對。
在考試過程中,最容易出現心理波動的時候就是剛開始考試時和考試遇到困難時。因此,你應該重視這兩種情境中的心理調節。除了上一條講到的多設置相似情境,你還可以在遇到這種情況時自己給自己一些有利的心理暗示。如:“就是做幾道題嘛,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學習已經努力了,我已經學到了知識,考試的結果並不能決定什麼。”“這道題我不會做別人也一樣不會做。”“天下題那麼多,我總有不會的,關鍵是把我會的都做好。”……
學會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老想著要考試。在考前複習中,要是覺得心神不寧,你可以做點其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體育鍛煉等,關鍵是要適合自己的方式,使大腦得到放鬆。不要怕浪費時間,實際上複習不在狀態,複習了也沒有效果,反而會使自己很疲勞。臨考試的時候要是緊張,也可以短暫地望望窗外,伸伸懶腰,想想媽媽做的好吃的。當然,要很快地回來。
相信自己,考試綜合症就一定能夠克服!
二、如果你不想參加考試……
華玲已經是高三的學生了。在整個高中階段,她的成績都很好,特別是高三上學期,她甚至考了年級第三名。
可是,高三下學期以來,隨著高考的臨近,華玲的成績越來越差,接連幾次月考都沒有發揮好,居然落到了五十名以後。
原本以為還有不少潛力可挖,沒想到卻不升反降了。看著原來與自己實力相當的幾個同學都取得了不小的進步,華玲真的是心急如焚。
華玲不斷地給自己加大複習量,每天晚上不到兩點就睡不著,可就是覺得沒有效率,再怎麼努力也看不到成效。
漸漸華玲甚至有了放棄參加高考的念頭。她也知道這樣不行,可這個念頭就像春天的雜草一樣,拔了又長,怎麼都除不幹淨。
在你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有許多的問題看似簡單,以為可以憑借你自己的力量調節過來,實際上,現象的背後往往有更深層的原因,而這些原因,是你並沒有認識到的。在心理老師的引導下,華玲找到了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
華玲的媽媽是同一個中學的教師,對她的學習要求很嚴格。每次考試結束,總是提前要來她的試卷,了解她的成績,這使她有一種洗完澡還沒有穿衣服就有人闖進來的感覺。與其說她是懼怕考試,不如說是懼怕媽媽查考卷。不願參加高考,實際上也是由於這種心理在作怪。
當你遇到一些問題,長期自我調適仍沒有效果時,可以去尋求一下心理指導老師的幫助,找出影響自己的深層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