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做學習中的心理調節高手(3)(2 / 3)

換個角度看問題,樂觀地看待自己。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很多人和事,隻要我們換個角度,就可以有很不同的看法。對待自己也是一樣的,總是從消極的一麵看自己,隻看到自己的不足,當然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但是多看看自己的長處,每個人都有比別人強的一麵,都有值得他人學習的優點。比如你在父母心中總是最好的,你也很善良等等。孔子講“三人行,必有我師”,就是對每個人的優點的充分肯定。自己多肯定自己,這是成功的前提。

多縱向比較,看到自己的進步。也許暫時在學習、人際交往等許多重要的方麵你都不如別的同學,然而,你總可以和自己的過去比吧。今天的你要是比昨天的你進步了,明天的你要是又能比今天的你進步一點,那總是很高興的事啊。時時都想著超越自己,力圖使自己不斷進步,終有那麼一天,你豁然發現,原來你真的已經比別人優秀了。

從學習和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認真對待每一件小事。學習和生活中的大的成功總是由小的成功積累得來的,大的進步也是從一個又一個小的進步中來。有時你之所以瞧不起自己,往往是由於我們好高騖遠的緣故。所謂“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從小事中肯定自己,從細節處樹立你的自信心。這樣,你終究會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成功。

十二、成績與公平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葉坤感到萬分沮喪,語文得分比他預計的要少許多,主要是作文上麵,60分的總分,他認為至少應該有45分吧,結果才得到了30多分。最讓他接受不了的是他的同桌,平時並沒見他有多好的口才,思維也算不上敏捷,但是每次考試的時候老師給他的作文分都是最高的。“還不是因為他的字比我寫得好?哼,這樣的考試我不在乎!”葉坤咒罵道。

相信許多同學都碰見過這種問題,即當成績不在期望之中的時候,總愛把問題歸咎於其他不公正的方麵,比如說,會認為考得好的人是由於得到了老師的偏愛;考試的時候有些人沒按考號坐;有人抄襲……其實,關於成績的公正性問題是一個具有普遍性的問題,誇張一點,可以說是一個世界性問題。由於有主觀判斷在裏麵,很難做到絕對公正,即便如同學們比較信任的一些國家級考試,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這一點相信所有的同學都能夠理解,可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同學等成績下來之後總會一再抱怨呢?存在不公平心理的人無一不存在嚴重的消極心理,他們很容易就將自己的失敗歸結於“命運”身上。這樣一來,就會認為即使自己不成功,也是因為命運在作梗,而不是自己沒有努力。長此以往,當你真的以為命運對你不公平時,便不會再努力了,因為你把命運的力量無限放大了,仿佛無論怎樣也擺脫不了命運對你的安排。此時,你的內心就會更加消極,逐漸對命運生出一絲畏懼感。常抱怨“不公平”,是人生沉淪的開始,因為,一個等待命運對他隨便處理的人,除了失敗還有什麼?

成績不理想時心態要理想:

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挫折,從打掉內心“不公平”的念頭開始。世界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存在不經努力就有的成功,也不存在努力了卻總得不到成功的結果。“努力不一定得到成功,但要想成功必須得努力。”

學會客觀分析自己的問題,不要總把視線集中在別人的問題上。

不要過於重視平時考試的結果,掌握知識才是我們最終的目的,笑到最後的人才是笑得最好的。

考試成績隻是一個相對客觀的尺碼,當客觀因素(比如生病、老師不小心判錯試卷等)的影響不是很明顯的時候,更多的要從自身找原因,更多的要看看自己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到底怎麼樣,而不是一味地抱怨不公平。

即使有不公平的情況出現(比如同學作弊),也要有一定的氣度,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在一般的考試中,你的目的是發現自己掌握知識的漏洞,更紮實地掌握知識,不要用別人的疏忽和錯誤來為自己開脫。

十三、當拖拉成為一種習慣

天堯又開始重新計劃他晚上的學習計劃了,其實這已經是他一天之中第三次對自己的時間安排作出調整了。昨天晚上他已經對今天作了安排:

上午:英語單詞十個單元,預習第八單元;

下午:政治、曆史、地理知識點鞏固;

晚上:期中考試試卷改錯

結果,上午起床太晚了,單詞看了四個單元便到了中午,離預計的相差太遠,更不用說預習了。下午的時候他首先把上午遺留下來的任務匆忙看完,政治剛看了一部分便又到了晚飯時間。“唉,好累啊,我是不是真不是讀書的料啊?”天堯揉著睡眼咕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