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原型理論與語義分析(2 / 3)

在過去一段時間內,許多學者如Geeraerts、Lakoff、Iangackcr、Taylor等,從語言認知和心理語言學角度分析了多義現象問題,並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就。當前的多義現象研究表明,認知學科和心理學科呈交叉態勢。如張敏(1998:8)指出:“認知語言學家所關心的問題有很多都與其他認知科學家(如認知心理學家、認知人類學家及哲學家)是一致的。在研究中也經常采用其他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及其概念和方法。”從這種意義上講,如何對多義現象給出令人信服的理論和經驗解釋是語言學家和心理學家的共同研究目標。

一、多義現象的傳統研究方法

在西方,形式與意義的對應關係的研究源於古希臘哲學(Seuren,1998),英語的polyscmy出自希臘語的poly和sem就是印證。然而,希臘的語言哲學對形式和意義的關係研究過多地集中在它們之間的表達關係(即“唯名說”與“唯實說”)及詞源上。該模式幾乎一直影響到19世紀。進行逆轉多義現象研究的是法國語言學家M.Breal,他把多義現象看成是“一個語詞的各種意義的永遠共時模式(thcal wayssync hronic pattern),其自身又是語義變異的不斷變化的結果”(Ncrlich&Charkc,1997:378)0Brcal把多義性研究從曆時性分析轉移到共時性研究上020世紀的結構主義語言研究主要是沿用他的共時方法。但令人遺憾的是,Cuyckcns(2001)認為多義性研究未能在結構主義體係中占有一席之地,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在於多義性與結構主義理論有些格格不入。結構主義認為能指和所指決定了一個形式和一個意義的結合。按照該理論,多義現象應該是兩個相關意義與兩個不同形式配對。但事實上,多義詞是兩個不同的形式和意義之間的配對,這是不言而喻的道理。束定芳(2000)提出結構主義的詞彙語義學主要研究意義的分解和意義的結構關係,特別是意義的組合關係和聚合關係,如同義詞、反義詞、同音詞、語義場等,他在書中並未提及多義詞。由於受其理論的束縛,結構主義不能有效地闡釋多義現象。

盡管如此,一般研究者仍認為多義詞是由一個基本義演變而來的。對多義現象進行廣泛研究的當屬I,yons,他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三個多義詞判斷標準:

1.一個詞的多種意義相互關聯,因為它們之間有明顯的派生意義。

“派生”意味著它有一個基本義,而其他意義是通過語義規則由基本義演化或生成而來的。

2.一個詞的多種意義與某個源詞彙(origina lsource word)在詞源上一定是相關的。

3.一個詞的多種意義一定屬於相同的語法範疇。

Iyons的三個標準一度被認為是判斷多義詞的標準。但認知語言學家認為這三個標準也並非標準,因為它並不能區分多義詞與同音詞,如名詞bcar(熊)和動詞bcar(忍受),它們通常不被認為在詞源上是相關的。此外,一個詞的多種意義一定屬於相同的語法範疇也不準確,因為許多詞既可當名詞又可當動詞,如名詞hammcr和動詞tohammer。目前把這類詞看成是多義詞已廣為被人們所接受,由此可見傳統方法受到了挑戰。

二、多義現象的認知研究

在過去20多年裏,認知語言學在多義現象領域的研究卓有成效。多義詞研究的詞性主要包括名詞、動詞、介詞、副詞及形容詞,並且對同一詞有多種不同的認知解釋。單是對介詞over的空間認知解釋就有20人(2002年根據MaxPlanck心理語言學研究所的電腦查詢索引),這還不包括國內學仁的研究,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多義現象是語言認知研究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人們對多義性的認知解釋雖然不盡相同,但認知語言學對此現象提出了與Iyons不太相同的三種解決方法(Taylor,1995;Gibbs,2001):

1.多義詞的多種意義是通過一套認知原則(隱喻、轉喻、自喻等)互為聯係的,其意義是一種互為理據(motivatcd)的結果。

2.多義詞的詞義可以組織成一個原型(prototype)結構、家族相似(famil yresem blance)結構或詞彙網絡。

3.研究多義詞跟研究語言和非語言概念的範疇化一樣有許多共同特征。

上述方法與I.yons的多義詞界定標準有很大出入。在認知學者看來,多義性是一種與認知原則相關的範疇化現象。Lakoff和Johnson(1987)指出,範疇化理論的實質是一個“容器”隱喻,類似Reddly(1979)提出的“導管”(conduit)隱喻。也就是說,範疇像一個容器或導管。在認知學者看來,多義性是一個範疇。既然如此,它是如何範疇化的呢?Ravin和I.eacock(2000:13)指出:“人們將物體(即多義範疇各成員——作者注)範疇化不是基於必要和充分條件,而是基於該範疇的一個原型(prototy pical)成員與其他物體的相似性”。換句話說,一旦多義性的各詞義被認為是一個範疇,則其中詞的各種意義,即該範疇的各成員的互動就是基於~套認知原則,如隱喻、詞義擴大、縮小或褒貶等。其中,一個詞的某一個意義可能比其他意義更具有顯著度(salicncy)或突顯性。由於顯著度的作用,多義性的意義不是Iyons所說的派生而來的,而是相關意義的範疇通過上述認知原則的延伸用輻射網絡的形式來代表的,即Iakoff的“輻射範疇”(radialc ategory)或維特根斯坦(或Taylor)的“家族相似性範疇”。

Gccraerts(1995)等人調查了荷蘭語中表示服飾的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特別是它們的指稱變化,結果發現在這些詞的語義範疇中存在下列原型效應:

1.不能以一組充分必要條件來決定其意義,意義是由原型來決定的;

2.詞義範疇是以一個具有家族相似性的意義輻射結構;

3.詞義範疇的各個義項有不同程度的原型特征,原型義項具有最多的原型特征;

4.詞義範疇的邊界是不確定的,而且隨著範疇的擴展,其邊緣越來越模糊,並且出現與其他詞義範疇的交叉重疊。

從上述原型效應可以看出,語義範疇一詞多義現象是語義範疇原型結構的一種拓展:具有明顯區別特征的該範疇的不同子範疇(subcatcgory)就是該範疇所代表的詞的不同義項。

值得注意的是,多義範疇常常難以用某個共同的語義特征來歸納和概括(與傳統特征不同),其數個子範疇中雖然存在一個核心子範疇,但其他子範疇之間的相互聯係一般不是上下位關係,而是家族相似性關係。這樣,各子範疇就形成了一個意義鏈,鏈上相鄰的節點之間因語義擴展的關係(通過一套認知原則)而共有某些屬性,但不相鄰的節點卻不一定有共同的屬性。比如多義概念climb,Cuyckens(1995)指出它有三種不同的意義(sense):①=“上升”(asccnd)與“攀登¨(clamber),②=上升,③=攀登。如圖1所示:

模塊①涵蓋了定義climb的所有特征,而模塊②和③則沒有共享特征,但它們間接相連,這個語義三角實際上就形成了一個簡單的家族相似結構鏈。再看看“鳥”概念的家族相似結構:①=能飛,②=有羽毛,③=有一個倒S形,④=有翅膀,⑤=非家禽,⑥=產卵,⑦=其他。①~⑥為鳥的典型特征,如圖2所示:

從該圖式中我們可以看出,隻有知更鳥(robin)符合上述所有特征,而其他成員如鴕鳥(ostrich)、雞(chicken)、企鵝(penguin)、鷸鴕鳥(kiwi)都隻是部分符合那些特征。範疇成員之間不完全共有相同屬性,但它們之間的聯係非常緊密。這表明知更鳥是典型範疇成員,而其他成員具有不同程度的差異。與I,yons的同義詞三個標準相比較,家族相似結構比較有效地解釋了語言的多義現象。

在空間認知方麵,Taylor提出()VER在表示空間關係時至少有17種用法。這些不同用法組成四個核心意義束(cluster),每個束都有其原型結構並以家族相似結構相互聯係。它們分別是:A.射體(trajector)對地標(landmark)的“居上”關係;B.射體與界標之間的覆蓋關係;C.弧形的運動路徑;D.路徑的終點。它們儂次連接,從而形成該詞的複雜的語義範疇。此外,OVER還具有非空間意義。非空間意義是空間意義以家族相似原則的方式延伸的結果——隱喻。如Theclassisover(下課了)中的ovcr(結束)與核心意義集之一的“路徑一終點”相聯係;而Youhavenoauthorityoverme(你沒有權利對我發號施令)中的ovcr(支配勝監督)與“居上”關係有關。

總的來看,範疇化的原犁理論在識別和處理多義性方麵與傳統方法相比較,顯示出較明顯的優勢,至少認知主義者是這樣認為的。在他們看來,多義詞的多種意義不再被認為是由其基本義演變而來的,而是通過家族相似原則生成的,同時認知學者借用心理學的意象圖式結構來說明多義現象與範疇化的關係。

三、心理語言學實驗研究

在多義現象領域裏,心理語言學通常最關心的問題是話語使用者是怎樣獲取、使用及理解多義詞彙與短語的,就像辨別花園路徑(即歧義)現象一樣。家族相似原理是否反映了說話入在理解多義現象時所具備的那種心理表征(mcntalreprcscntation)呢?對此問題,認知學者意見不一,心理語言學家Gil)bs(1994、2001)認為多義現象的認知研究為心理學家的實驗驗證提供了支持。遺憾的是,20世紀90年代以前,大多數心理語言學研究忽視了認知語言學的發展。不過從90年代後,認知領域和心理學領域的學者開始合作,共同研究多義現象,如Sandra和Rice(1995、1997)o他們認為認知語言學的某些成果雖有說服力,但目前還不足以成為心理學理論。在他們看來,一些對多義現象的認知研究,與其說是語言學家對說話人的言語行為的反映,還不如說是反映了他們自己對語言意義的臆測,這似乎是說認知語言學的研究成果尚缺乏理論依據。

認知語言研究如何與多義性的心理語言研究保持一致呢?I,akoff(1990)指出,我們對多義性的經驗探索受兩個主要承諾指導:

1.尋求能支配人們怎樣體驗(cxperience)意義各方麵的總原則(概括的承諾);

2.說明意義體驗與人類的認知過程相一致,這表明心理語言學家的任務是要尋求多義詞的理解與人們日常概念知識及身體(embodied)經驗之間的可能聯係(認知的承諾)。

為了論證這種可能聯係,Gibbs等人對多義詞stand做了一番心理語言學研究。例如:

1.Pleas estandatat tention.(請立正/站立不動。)

2.Hcwouldn’tstand forsuch treatment.(他忍受不了這種待遇。)

3.Thcclocks tandsont hemantle.(鍾掛在壁架上。)

4.Thelaws tillstands.(法律仍然有效。)

5.Hcstan dssix-foothigh.(他身高6英尺。)

6.Thepar tstandsfort hewhole.(部分代表整體。)

7.Shehadaone-nightstan dwithastranger.(她與陌生人有過一夜情。)

上述例句是stand的主要意義,其中1、3.5表示stand的身體行為,而其他則為非身體行為並具有修辭意義。是什麼原則把stand的兩種行為意義連接起來的呢?認知學者的解釋是家族相似性。Gibbs認為,他的實驗表明多義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們在現實世界中反複出現的身體經驗促成的,按這種觀點,我們的知識不是靜態的、命題式的(propositional).它的基礎和結構是我們各種感知互動、身體活動及物體操縱的模式。這些模式是經驗格式塔——意象圖式(在身體經驗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結構,是對空間關係和空間運動的一種動態表征)。該結構主要表現在我們在空間中的身體運動、對物體的操縱及感知互動層麵上。實驗表明,stand的多種意義是由“站”的不同身體經驗產生的意象圖式造成的。“站”的經驗表明,對本族語的使用者來說,它的多種意義不是任意的,而是人們反複出現的身體經驗促成的。請看如下實驗:

實驗1:理解意象圖式如何促成stand的各種意義的第一步是決定哪一種圖式能最好地反映說話者對“站”不斷出現的身體經驗。在該實驗中,Gibbs等通過一套簡單的身體練習指導一組大學生有意識地思考他們“站”的身體經驗,如“站直”、“移動”、“彎腰”、“蹲伏”、“以腳尖站立”等。這些身體經驗有助於他們直觀理解其“站”的經驗如何與不同的意象圖式相關。之後,要求他們講述l.akoff(1987)提出的12種圖式——垂直(verticality)、平衡(balancc)、阻力(resistance)、‘‘能力”(cnablcment)、“中心一邊緣”(centre-periphery)、“聯結”(linkage)、“圍堵”(containment)、‘吸引”(attraction)、‘‘阻礙”(blockage)、“滿一空”(full-empty)、‘‘環”(cycle)及“路徑”(path)。最後由受試者評定每個圖式與他們自己站的身體經驗的相關程度。結果顯示,受試者對這12個圖式的看法不一。統計表明,與他”站的身體經驗最相關的5個圖式是“垂直”、‘‘平衡”、“阻力”、“聯結”及“中心一邊緣”,而最不相關的圖式是“環”與“路徑”。

實驗2:目的是調查說話入對stand的不同意義的相似性判斷,要求受試者把stand的35個不同意義按它們的意義相似性分成5組。作者原本希望受試者將有相似圖式的stand歸人同一組,但結果表明受試者沒有把表身體意義的stand和表非身體或比喻意義的stand分開,如將表身體意義的tostandatattention和表比喻意義的tostand the testoftimc歸入同一類。對此,作者指出可能的解釋是stand的不同用法彼此相關是因為它們共有相似的意象圖式信息(schcmaticin formation),即意象圖式結構。

實驗3:目的是檢驗在實驗1中與身體經驗最為相關的5種圖式和在實驗2中stand的各種意義之間的關係。要求受試者在stand的32種(在原有基礎上減去3種相似意義)意義中評定每種意義與那5個相關圖式之間的相關度。結果表明,在實驗2中被認為意義相似的stand的各種用法具有相同的意象圖式側麵(image-schematic profilc),如don’tstand forsuch treatment和tostand against grcatolds的意象圖式側麵(按重要等級順序)是“阻力一中心/邊緣一聯結一平衡一垂直”;而itstands toreason和asthem atterno wstands的順序為“聯結一平衡一中心/邊緣一阻力一垂直”。這說明多義性與意象圖式直接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