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文化教育(2)(2 / 2)

這種方法很快就傳開了,李浦曼的專利得到了確認,不久,美國一家著名的鉛筆公司用55萬美元的巨款買下了這個專利。李浦曼也作為一個發明者被人們傳頌。

“毛筆”的由來

兩千多年前,紙和筆尚未完全形成時,人們用竹簽蘸了墨將字寫在絹布上,稱寫字的竹簽為“聿”。“聿”有硬度,墨水蘸多了,直往下滴,而常把絹布弄髒,蘸少了寫幾個字就得停下再蘸。

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恬是個文武雙會的將才,他帶兵馬在中山地區與楚國交戰,雙方打得非常激烈,戰爭拖了很長時間。為了讓秦王及時了解戰場的情報,他定期寫戰況報告秦王。蒙恬用“聿”寫戰況報告,常常打斷思路,就萌生改造“聿”的念頭。由於頻繁寫文章,他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了。

在戰爭間隙的一天,蒙恬到野外打了許多野兔回到軍營,其中一隻野兔尾巴拖在地上,血水順著尾巴在地上畫出了彎彎曲曲的痕跡,很像寫出一行字。蒙恬見了,心中一動,如果有兔尾巴代替“聿”寫字,豈不是更好嗎?

蒙恬立刻剪下一條兔尾巴,插上一支竹管,試用來寫字。可是,兔尾巴的毛有油脂,不吸墨水,在絹布上寫出來的字斷斷續續,不像樣子。一生氣,蒙恬將它扔到了營前一個石坑裏。

接著,蒙恬一連幾天埋頭於軍務,疲憊了,走出營房,放鬆一下大腦。

在此之間,發現扔掉的“兔毛聿”仍在石坑邊,就順便撈起來,看到兔毛濕漉漉,也變白了。他心一生竅,跑回營房將它往墨汁裏一蘸,兔尾巴的毛竟能吸起墨水,寫起字來較為流暢,字體顯得圓潤。

於是,蒙恬用兔尾巴插上竹管的“聿”,頭頂加上“竹”字,便為“筆”(“筆”是“筆”的繁體字)。又在“筆”的前頭添了“毛”字,便成了“毛筆”。從此,它就成了兩千年來我們最重要的書寫工具,一直流傳下來。

字典的由來

我國最早的一部工具書“字典”當推東漢許慎輯的《說文解字》,隻是那時不稱它為字典而已。以“字典”二字為名,則是在1710年(康熙四十九年),當時張玉書等30人,花了6年時間,編了一本解釋單字,注明讀音、字義和用法的工具書。這本書被當時的康熙皇帝看到,他高興他說:“此書善美兼具,可以奉為典常”,固此,將書命名為“字典”,並加了“康熙”二字,叫《康熙字典》。自此以後,凡是解釋單字的工具書,都稱為“字典”。這是我國“字典”二字的由來。

成語的由來

成語是人們長期以來口頭習慣使用的固定詞組。它結構簡練,富有表現力,人們在說話、寫文章時,都喜歡運用它。

成語在我國由來已久,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廣泛運用成語。如“守株待兔”出自《韓非子·五蠹》,“完璧歸趙”出自《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成語的來源是多方麵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方麵:

第一類是從古代的寓言中來的。如“愚公移山”、“刻舟求劍”等成語都是從古代寓言中來的。我國先秦寓言是較豐富的,從這個時期的寓言提煉的成語就比較多。

第二類是從曆史故事中來的。例如“退避三舍”、“四麵楚歌”等,每一句成語都有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曆史典故。

第三類是從古典作品中的某些詞句演變來的。例如“一刻千金”這句成語,就出自宋代詞人蘇軾的《春夜》詩:“春宵一刻直(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集思廣益”最早出自諸葛亮《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椽屬》:“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以後,王夫之在《宋論·英宗》裏寫下“集思廣益,而功不必自己立”的名句。

第四類是從民間口語中來的,如“信口開河”、“南腔北調”等等。

成語經過長期提煉後,已經形成了兩個基本特征:一是意義的整體性;二是結構的固定性。即一個成語就是一個完整的意義單位,因此,在使用時不能隨意更換或者插入別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