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由來
這是孔子論述學習上“學”和“思”兩者關係的名言。實踐證明,這句話是科學的,是含有辯證觀點的。
這裏所說的“學”,是指認知能力,也就是認識、了解前人已總結的經驗和知識;所說的“思”,是指思維能力,也就是自己的思考、琢磨、追索。
這二者誰比較重要呢?孔子認為二者是互相依存,相輔相成,哪方麵都不可缺少。因為,如果隻是埋著頭囫圇吞棗地學,不作思考、分析和消化,那麼,所學到的隻是一片模糊的印象,一些似是而非的皮毛;如果隻是關起門來思考,不尋師問友,不接受前人積累的經驗,那麼,將會被數不盡的問題所困惑而感到精神疲殆。
所以,我們必須學而又思、思而又學,認知和思維同時發展。
有人為了警戒自己,把這一名言寫在書桌邊作為座右銘。
有人用來勸勉朋友、同學。如果在書信、文字中引用,要看看對方是屬於“學而不思”還是“思而不學”一類,然後有側重地作一些闡述。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由來
這是孔子的學生曾子說的一段話。曾子名參字子輿,孔門七十二賢人之一,不聰敏但十分好學。
曾子說每天從三個方麵來省察、檢查自己:替人謀劃做事有不盡心盡力的嗎?和朋友交往有不誠失信的嗎?老師教給我的東西,有不複習的嗎?
由此可見曾子敦勵學養的認真、切實、有恒。
“三省”的內容,各有不同的涵義。因此,人們往往按需要分別選用。引用時,一般又刪去“乎”字,把疑問句改為陳述的語氣。
如:“為人謀而不忠,就永遠得不到群眾的信任。”“你答應了他又忽然反悔,這豈不是與朋友交而不信?”“每天放學後你總是玩遊戲機,從不見你翻書本看課文,這正是古人說的‘傳不習’!”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的由來
魯國六地有個人,名叫仲由,字子路。這人性格粗野、直爽,威武有力,不肯低頭服輸。
當時曲阜有個大學者,姓孔名丘,學識淵博,通曉天地人事,有不少人拜他為師。
子路聽說後很不服氣,便戴了用雄雞羽毛裝飾的帽子,穿著用獸皮製成的衣服--這是當時勇士的服色,來到孔子門上求見。門上人告訴他孔子外出訪友不在家,子路以為這是故意拒絕他,便憑著勇力,把門上人打翻在地。孔門學生出來相勸,子路出言不遜,辱罵他們,並揚言要和孔子較量比試,看誰的本事大。
孔子回家後一打聽,知道子路是個粗人,勇敢好鬥,但並不欺壓弱者,他有個最好的品性是孝敬母親。母親年老愛吃粳米,子路家裏窮,便徒步到二百裏外去背米來供養母親,幾年來習以為常。孔子於是派人去請子路來家,很有禮貌地接待他,讚揚他孝母的美德,同時又以仁義禮法來啟發他。經過一番交談,子路不肯離開了,跪倒在地上要求孔子收他為學生。從此,子路便成為孔門的忠實信徒。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就是孔子教育子路時說的。意思是:知道的事就說是知道,不要裝作不知;不知道的事就承認不知,不要裝作知道。這才是真知。
後人引用這一名句時,一般把最後的“是知也”省略掉。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的由來
孔子“仁”的學說,一個重要的方麵是與人為善。這一名言說的就是孔子對“善”與“不善”的態度。
看到了好的人,會去接近他、向他學習;看到了好的事,會爭著去做、去參加,那是一個正常人的正常表現。孔子進一步要求的是“如不及”,就像稍一遲疑會來不及去做一樣,要毫不猶豫、義無反顧地去做。
看到了惡人、壞事,正直、善良的人都會唾棄、鄙視、反對,孔子的進一步要求是“如探湯”,像以身體的某一部分去接觸熱得發燙的水一樣,立刻離開、離得遠遠的,不再去碰它、接觸它。
“如探湯”的比喻十分形象,因之,“見不善如探湯”這句話也深深地印在後人腦子裏,而且還化出了“難如探湯”、“避之如探湯”等說法來。
全句引用的例子也是有的,如:“青年人初入社會,要看清社會的複雜性,要區分善惡,要有‘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的精神準備。”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由來
“士”是個人稱名詞,在古代可用來稱好多種人物。一是封建統治階級中一個較低的階層;二是指勇烈有才能的人;三是指讀書還沒有得功名的人;四是兵士。曾子這句名言中所說的士,沒有明確表示指哪種人,從曾子的地位和句意來看,是指第三種:讀書還沒有從政的人。
“不可以不”是雙重否定的結構,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但比肯走的語氣更強。“不可以不”就是“可以”,但更為有力。
作為“士”,一定要有宏大的心胸、堅強的毅力。因為,肩負的責任很重而需要奮鬥前進的道路還很長--這是指建成儒家向往的以“仁”為核心的社會。
成語“任重道遠”就是從這句名言中概括出來的,現在常引用。可以實指,如:“你帶著那麼多機器遠去新疆,可真是‘任重道遠,啊!”也可以虛指,如:“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任重道遠’,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能建成。”
說了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幹什麼事,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這就是“言必信,行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