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必信,行必果”的由來
說了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幹什麼事,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這就是“言必信,行必果”。
如果一個人能在待人處世上做到這兩點,我們一定會讚美他、稱揚他。但是,當時孔子卻是把它們作為品質方麵的低要求提出來的。
孔子的學生子貢向孔子請教:“怎樣才可以稱得上是’士‘?”孔子回答:“在行為上沒有任何汙點或可恥的事,代表國家出使外國,不會損害國家的尊嚴,可以承認他是’士‘了。”這是從國事的角度提的。
子貢覺得這要求相當高,而且不是人人都有資格出使的,便再問:“請問,其次又該怎樣要求呢?”孔子說:“其次,應該被宗族稱為孝,被鄉裏譽為兄弟和睦團結。”這是從家庭倫理角度提的。
子貢再問:“有沒有更低的要求呢?”孔子說的就是“言必信,行必果”,不過他又補充說,這隻是他個人的品質,做到也不能算是君子。
可見,孔子對“士”的理解,不僅是指個人言行,還從齊家、治國方麵提出適當的要求。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的由來
這句名言是孔子的學生、七十二賢人中的子貢說的。子貢,複姓端木,名賜,字子貢,是孔子門下的高材生之一。
君子的缺點過失,是從不去隱諱的,就像天空中的太陽、月亮,在遇到日蝕、月蝕時,上麵的陰影是公開顯現的。他們的過失,人人都看得見。當他們改正時,也像日蝕月蝕過去了一樣,人人都仰起頭來望著他們。
從這段話裏,我們可以看到古代君子對待自己的過失,一是不躲躲閃閃,公開承認自己的錯失;二是在眾人麵前迅速地改正;三是讓眾人觀察檢查是否改得幹淨徹底。
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借鑒學習。
“君子之過,如日月之食”這句話,現在常被人引用,主要說明君子所犯的錯誤過失是一時的,不是見不得人的,是可以公之於眾,也是可以在大眾的監督下較快地改正的。
“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的由來
這一名言中有兩個假想的人物。一個是“知者”,即有智慧有能力的人;一個是“仁者”,即仁厚寬大、道德修養極高的人。
知者和仁者,由於氣質不同、抱負不同,他們的愛好、行為、結果也都不一樣。
孔子用對比的表達方法,概括地說明了他們的不同。
知者喜歡水,因為他聰敏有才,願意積極投入世界的變動中去建功立業,像流水一樣隨勢而變卻又滔滔前進永不止息。
仁者喜歡山,因為他仁厚凝重,願意樂觀地靜觀萬物自然地成長發育,像高山那樣安詳地孕育著各種生物的生長。
知者有進取心,有變革能力,所以他主張動。仁者沒有任何貪欲,一切聽其自然,所以他主張靜。
知者運用他的智慧、才能,在奮鬥中取得各種成績,他是很快樂的。仁者對人對事都抱寬容的態度,沒有什麼要煩神勞心的,他往往長壽。
孔子的分析,當然根據他那時的情況和認識,但對我們仍有借鑒作用。“知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樂,仁者壽”這些話也常有人引用。
“既來之,則安之”的由來
“既來之,則安之”在孔子口中是有特定含義的。他是指:鄰國、異族,如果不服領導,不要用武力去攻打,而應該在國內整頓政務,修明道德,使他們自願來歸順。既然把他們吸引來了,就應該讓他們安定、愉快地生活下去。
用整頓政務、修明道德、增強實力的方法使別國自願歸順,當然要比純粹的武力征服高明得多了。但是,封建統治者實際上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後來“既來之,則安之”這句話的含義就慢慢演變了。
後人用這句話時,往往解釋成“既然來了,就安下心來”的意思。
句義變化後,原來作為使動用法的“來”和“安”就成為一般的動詞了。原來是站在國君的立場上說的,後來的用法卻是就來的人而言。
“既來之,則安之”又可以用於事情。如“患了肺結核是不幸的事,但那並非絕症,’既來之,則安之‘,好好靜養吧!”注意,這裏的“來”是指病來,“安”是指病人安下心來。
“多行不義必自斃”的由來
這句名言是春秋時鄭國國君莊公說的。
莊公名寤生,有個弟弟名共叔段。他們的母親武薑從小討厭寤生、溺愛共叔段。到他們的父親去世,長子寤生繼承君位,稱莊公。
在母親的縱容下,共叔段千方百計想奪取國君的位置。莊公是個很深沉毒辣的人。他對兄弟的謀叛意圖看得很清楚,但他既不管教、也不製止,隻暗暗派人監視著共叔段和母親武薑,表麵上不露聲色。
莊公手下的親信祭仲也發覺了共叔段的作亂形跡,特地來報告莊公。莊公滿不在乎地說:“老太太喜歡他,我也沒辦法!”祭仲急了,說:“老太太還要讓共叔段做國君哩,現在不當機立斷,今後就難除了。”莊公還是冷靜他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你等著吧!
不久,共叔段果然發動了武裝叛亂,母親武薑做他的內應。但事先早被莊公派去的監視者偵察清楚,叛亂剛開始就受到鎮壓,共叔段徹底失敗逃到國外,武薑被軟禁在隧道裏,過了些時才被釋放。
“多行不義必自斃”作為一個判斷句常被後人引用,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