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堅持夢想直至成功(2)(2 / 3)

而自古能成事者,無一不是能麵對誘惑而不為所動。因為不專注於事件本身,結果便不能臻於完美;不能把精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這個人就不可能獲得成功。

而麵對誘惑,我們需要專注,因為隻有專注才是最有效的抵禦方法。在形形色色、紛繁複雜的誘惑麵前,我們必須保持足夠的定力,辨明是非,認清一旦誘惑俘虜我們之後將會帶來的凶險後果。麵對誘惑,我們不能像小兔子那樣一心多用,因為分心必將導致失敗,惟有專注才可能獲得成功,甚至化腐朽為神奇、創造奇跡。

班主任們,記住這句話吧:每一個成就一番事業的人,一生往往隻是幹好了一件事。畫家幹好了畫畫,作家幹好了寫作,鋼琴家幹好了演奏,美食家幹好了品嚐,評論家幹好了評論,教育家幹好了教育。

絕不輕言放棄

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還是著名的文學家和演講家。晚年時,一所著名的大學請他作畢業典禮的演講。這次演講大約進行了20分鍾,在這20分鍾裏,丘吉爾隻是不斷地重複著兩句話:“絕不放棄,絕不認輸,絕不,絕不,絕不!”這是在他生命中發表的最後一次演講。

讀這個故事,我仿佛聽到來自半個多世紀前那持久而熱烈的掌聲,掌聲中我仿佛看到人們思索的眼神、頓悟的表情。丘吉爾的演講短暫而永恒。很多時候,不是走向成功的路異常泥濘、艱辛,而是我們自以為走不過去了,以為前麵那個困難大得難以想像——不錯,前進路上的很多困難正是從我們心裏生出來的,這把心裏的鎖把我們鎖得透不過氣來,把我們鎖得身心疲憊——其實,那個困難可能隻是個氣球,看起來很大,隻要你走過去,它就被你呼嘯而來的風吹跑了。心理學家做過實驗,讓人把自己最煩惱的幾件事寫下來,過了一段時間再看這幾件煩惱事,發現很多煩惱並沒有發生,還有一些煩惱其實根本就不是煩惱。困難和煩惱的性質,大抵相同。

人生在追求夢想的路上,起初會熱情洋溢,但最難的是中間那段奮鬥,那段需要“絕不、絕不、絕不放棄”的堅忍歲月,這段日子確實會有很多困難,確實會發生很多意外,但是所有困難加起來,都不如我們能夠想出來的克服困難的辦法多,最可怕的困難和障礙不在外界,而在我們心裏。

許多人都聽說過這個故事:

動物園有一隻象在很小的時候就到了這個動物園。飼養員用一根鐵鏈將它鎖在一塊石頭上,小象不想要這個障礙,它要自由,它掙紮,但是它還小,它還沒有這麼大的力氣,掙紮了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最後,它妥協了,放棄了。漸漸地,它長大了,成了一頭大象,它有足夠的氣力掀翻這塊石頭了,但它已沒有了掙脫的欲望。那塊石頭對大象不再有任何威脅,威脅來自大象的內心深處,那是心裏的障礙,心中的鎖。

班主任們,請不要放棄,至少不要在五年內放棄。朝著奮鬥的目標,堅持五年,你一定會做出屬於自己的一片教育的天空。你要知道,美國總統的一屆任期隻有四年,中國國家總理的一任也隻有五年。一個老想管全世界的美國,總統想做出點讓公民認可的事業來,也隻有四年的時間;一個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國,給總理展示才華的期限也隻有五年。我們教一門功課,帶一個班級,認真地堅持做上五年,研究上五年,一定能夠出成績。

這五年裏,你也可以選擇某個內容作為教育教學上的一個點進行突破性研究,作為班主任,你也可以研究班隊活動,或是班集體建設,或是晨會課,或是和後進學生的談話,等等;如果你兼任著語文老師,你可以研究閱讀教學,或是研究作文教學,或是研究課外閱讀,或是研究寫字教學,或是研究識字教學,或是研究提前讀寫,等等。先把這一個點做好,做出自己的特色來,再遷移或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