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突發自然災害的應對(1)(2 / 3)

(6)不擅自使用煤油爐、酒精爐、液化氣熱水器及灶具等器具。

(7)離開宿舍教室等場所應及時切斷電源。

一旦發生火災,應掌握正確的滅火方法和逃生方法。

1.及時滅火

(1)隔離法。將易燃物與氧氣及火源隔離。關閉煤氣,及時運走燃料罐、高壓瓶等易燃易爆物品,用滅火器、淋濕的棉被、沙土蓋住火苗。

(2)窒息法。阻止空氣進入燃燒區,使火源得不到氧氣而熄滅。可用泡沫滅火器、淋濕的棉被(或厚毯子)、沙土蓋住火源;當身上著火時,可在地上打滾,或用濕衣服拍打身上火苗等。

(3)冷卻法。往火上或向火源周圍的可燃物上噴射大量的水,使其溫度降至燃點以下不易燃燒,避免火情擴大。

(4)抑製法。利用化學方法抑製燃燒過程使火熄滅。如噴澆大量滅火幹粉、化學滅火劑等。

2.使用滅火器的基本方法

滅火器是撲滅火災的直接有效的工具。平時應熟悉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一旦發生火災,滅火器的作用至關重要。

(1)泡沫滅火器。使用時顛倒筒身,把噴嘴對準火源(可燃液體或固體,尤其油類),但忌水的化工產品不適用。撲救電器火災,必須先切斷電源以防觸電。

(2)幹粉滅火器。使用時先取下噴槍,打開粉管,再抬起氣杆,把槍口對準火源根部,扣動開關將幹粉噴出,由近至遠撲滅火災。主要用於可燃性液體和帶電設備火災。

(3)二氧化碳滅火器。先將滅火器的鉛封去掉,手提提把,翹起噴筒,逆時針方向轉動手輪,開啟滅火器,高壓氣體自動噴出。適用於各種易燃液體和貴重儀器設備或帶電的著火設備。

(4)1211滅火器。其效果為二氧化碳滅火器的5倍,具有不導電、無腐蝕、滅火後不留痕跡的特點。適用於撲救油類、帶電設備和精密儀器、文物等重要場所及物資的火災。使用方法簡便,拔出保險銷,壓下手把,滅火劑即從噴嘴噴出,對準火焰根部效果更佳。

3.火裏逃生

(1)正確報火警,牢記“119”

一旦失火,必須立即報警。牢記火警電話“119”。接通電話,說清楚:什麼地點,什麼單位,什麼東西著火,火勢大小以及著火的範圍,正確回答對方的提問。隨後把自己的姓名和電話號碼告訴對方,以便聯係。

或者扯開嗓門大喊:起火了,快來救火呀!在沒有電話和消防隊員的農村和邊遠地區,可采用打鑼、吹哨等辦法向四周報警,動員鄉鄰一齊來滅火。

(2)火災中如何減輕濃煙的危害而逃生

從煙火中出逃,要用毛巾或布(打濕)緊按在嘴和鼻子上,俯身彎腰行走。如為濃煙,要匍匐行走,因為濃煙常在離地麵30多厘米處四散。

火災時身上著火應:

①設法脫去著火的衣服帽子。②如果來不及脫衣服,可以就地打滾,以達到滾滅身上之火的目的。③在場的其他人可用濕毯子等物將著火的人包起來,或向著火的人身上澆水或將燒著的衣服撕下。④切不可用滅火器對準著火人身上噴射,因為滅火器的藥劑會引起傷口感染。⑤如果身上火勢較大,來不及脫衣又無人幫助滅火的時候,則可以盡快跳入附近的水池或小河中,把身上的火熄滅。⑥如果人體已被燒傷,且燒傷麵積很大,則不宜跳水,以防加重感染。⑦人身上著火,絕對不能帶火奔跑、呼叫和用手撲打。奔跑等於加速空氣流通,火會越燒越烈。而且奔跑時將火帶到別處,有可能引起新的火災。

(3)居住樓房被火包圍後如何逃生

①不要跳樓。

樓房上層起火,下層的人可迅速逃生。

樓底層起火,居住上層的人,應觀察分析火情,回憶樓門及樓梯的走向,不可盲目亂跑,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用水打濕衣服,彎腰或屈身,沿樓梯迅速下樓離開火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