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與學生相處有藝術(2)(1 / 2)

他也爆發了,他說:“如果是其他同學你就不會這樣……”。一種不被理解的情緒使我更加激動,我的語言更加激烈與嚴厲。他被激怒了!

他說:“哼,真看你是個女老師,不然……”他緊握著他的拳頭。我被他的表情驚呆了。這時我才知道我有些激動。

於是,我把語氣放得平穩些,誠懇地承認自己有些太激動,他也平靜了下來。然後我講了這件事對他的危害,以及老師之所以發火的原因。我說:“老師總是希望你能有更大的進步,老師對你抱有很大的希望,但你卻讓老師有些失望。”他說:“老師,我也想學,但我好久沒有這樣認真學習,學了一段時間後,感到有些壓力,不知不覺想放鬆下,所以才……”

這件事給了我新的思考,麵對現在的中學生如何教育,如何更加理解他們,才能走進他們的心靈——真誠地幫助他們,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針對不同的個體,用不同的方法,隻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會有收獲。

事後,我找機會和他一起心平氣和地坐下來,促膝長談了一次,我把老師對他的期望,老師看他的一點點的改變的喜樂之情告訴他,以及中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應該如何加強自身修養,應如何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小事做起,他心悅地接受了。通過這件事,我也更加理解他,明白他,對他的引導和教育更加得心應手。我們師生這場“誤會”,如春天的冰雪在我們相互理解和信任中融化了,我感到做教師的自豪與喜樂。

通過這件事,他真的變了,和其他同學一樣健康地成長著,在期中考試中成績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故事中的“他”經常頂撞老師。這種情況在班級管理中並不少見,有這類問題的學生常常無緣無故地頂撞老師,出言不遜,遇事不輕易認錯,難以溝通。這類學生雖然隻是少數,但如果不注意引導,他們對老師的敵視和頂撞會越來越嚴重,進而影響師生關係和班級正常秩序,給班級管理工作帶來阻礙和困難。同時,也會使這類學生在行為規範和人格修養方麵出現障礙,影響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這類問題學生的共同特點是出言不遜,話語出格。教師做這類學生的教育工作,首先要避免急躁,當學生在自己麵前出言不遜,甚至故意頂撞時,教師最重要的是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其次,這類學生的教育工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這些行為習慣上存在“問題”的學生,往往不同於其他一般的孩子。正因為不同凡響,所以他們的個性往往很張揚,自尊心也更強。對待這樣的孩子,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等待,要多親近他們,多鼓勵他們。相反,如果老師總是抱著一種“學生就得聽老師的”,或是抱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態去做工作,很可能是適得其反。

這類學生為了得到老師的關注,可以作出許多不合常理的舉動,但他們的心理由於長期得不到老師的正確對待而變得更加脆弱。教師在教育他們時,必須保持冷靜的態度,在保護他們自尊的前提下,回避他們的頂撞,通過分享他們的優勢來進行誠懇的溝通,這種轉化效果才是水到渠成的。

總之,學會“冷處理”,是處理學生頂撞老師這類問題的首要之選。

遇見“好”學生對自己態度冷淡怎麼辦

——有些事,還是別斤斤計較的好

我們先看一個案例:

去辦公室的路上,碰見了我以前當班主任時教過的兩個學生。左邊一個學生是當時班裏的優生,我很喜歡他,與他感情很好,右邊一個學生是當時班裏的差生,每次我們麵對麵都是我在教育他。現在他們倆同時向我走來,我向他們展開習慣性的微笑。差生看見我毫不猶豫地舉起手向我行禮,微笑著對我說:“老師早!”優生卻是有點尷尬的一頓,然後橫了差生一眼,最後麵無表情、目不斜視地和差生一起與我擦肩而過。我停下腳步,轉身看著他倆離去的背影。優生在對差生說什麼,差生似乎有點不服拔高聲音說了句:“我怎麼知道啦?”我轉過身繼續向辦公室走去,臉上有點笑不出來了,心裏很不是個滋味。

那個場麵實在與我預設的那個場麵差太多了。我預設中的場麵應該是優生與差生同時向我走來,優生想到了昔日我們之間的感情,有禮貌地對我微笑並向我行禮打招呼,差生因為昔日被我批評得太多,應該對我不予理會或敷衍了事地行一下禮。所以雖然我的微笑是麵對他們倆的,但我的目光是傾向於優生的,隻是我沒想到我遇到的竟是這樣一種場麵。那一瞬間的優生與差生顛覆了我一直以來對優生和差生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