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事情很多老師都遇到過:離開老師以後,好學生反而對老師冷淡,差生對老師卻充滿熱情。
其實,學生的表現出乎教師意料,正是教師提高自身專業水平的契機。學生的表現若總在教師的意料之中,總能讓老師滿意,這雖然很爽快,卻並不能給教師帶來自我超越的感覺,不能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因為,沒有挑戰就沒有超越。
如一位地質學家,本來預測某處必有石油,鑿井一看,沒有。於是可能他所有的知識、理論、經驗都被動搖了,而這種動搖正是新的理論假說的催生劑。倘若一切如願,他的理論就隻能停留在原來水平,不過得到一點眼前的實惠而已。但他是科學家,科學家在實踐中碰釘子的時候,習慣於懷疑和改進自己的理論,這是他們的思維方式。而教師在實踐中碰了釘子,一部分多數人卻不習慣反思自我,而隻會埋怨孩子和家長。
這就是這些教師的專業素質長期得不到提高的原因——他們缺乏科學家的科學態度和反思精神。
上麵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師具有反思精神。他遇到好學生出乎意料的表現,不是埋怨學生“沒良心”、“白眼狼”,而是分析自己的失誤,從而提高自身的水平。優秀教師就是這樣煉成的。
那麼,好學生為什麼反而對老師態度冷淡?
1.可能是我們的期望值太高了
要是一個中等生或後進生畢業後見老師不理,可能我們就不至震驚了吧?因為老師對他們的期望值本來就不高。好學生是老師的心尖子,老師就以為自己在學生心中位置也如何如何重要。但這可能隻是一廂情願。
2.有些好學生是善於表演的
也就是說,當教師是他的“頂頭上司”的時候,所看到的他的表現,不一定出自他的真心。他可能很瞧不起教師,但是還在教師麵前做崇敬狀;他可能很煩教師,還在教師麵前做親熱狀。
3.好學生常常把成績歸功於自己
好學生取得的成績,有些主要歸功於自己。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思考問題是比較容易走極端的。一旦過分誇大了自己的功勞(這與他們經常受表揚和吹捧有關),就可能抹殺老師的貢獻。或者有的教師總是在學生麵前強調“沒有我,你哪有今天……”,類似的話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他也會抹殺教師的貢獻。
可見,我們平日不可把好學生捧得太高,也不必在他們麵前擺教師的功勞苦勞。做我們該幫的事情,以平常心對待之最好,一碗水端平。
總而言之,不管遇到多麼不可思議的事情,都請記住:作為教師,我們的最大任務是教好學生,至於學生是否記住我們的恩情,記住我們的關愛,那是不重要的。
因為,有些事還是不必計較的好。
學生給你難堪怎麼辦
——麵對難堪,別太在意
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個性也在不斷張揚,給班主任難堪的事還真不少。這裏所說的難堪事,指的是學生不給老師麵子,在公眾場合與老師發生摩擦,讓老師下不了台。如給老師取綽號,說不尊重老師的話,甚至與老師頂撞等等。為此,老師應該掌握巧妙處理這類事情的方法,做到既教育學生,又能使學生更加尊重自己。
首先,要正確認識學生。
今天的學生與以前不一樣,他們不再“處處聽話、事事順從”。他們膽大,敢說敢為;他們率直,想說就說。他們會把家裏的事說給你聽,他們敢於當麵向你提出意見。老師應該了解學生的這些特征。對於他們天真純樸的話語,我們做老師的應該像朋友一樣,以平等的身份傾聽。對於學生不正確的言行,如給老師取綽號,不應簡單訓斥,而應深入淺出地給他們講道理。可以告訴他們:文雅的綽號是對人的一種讚揚、鼓勵,像《水滸傳》中給好漢們起的雅號就形象地點明了人物的特征。另外,像“小小作家”、“小畫家”、“神算子”等,是激勵人的雅號,人們是喜歡的。但那些不禮貌的綽號是對人的一種傷害,人們是不喜歡的,人與人之間應相互尊重,不能給對方取侮辱性的綽號。對於個性特別強的學生,應另找機會個別處理。
其次,要冷靜對待難堪的事。
當令人難堪的事情不可避免地發生時,老師的態度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