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改革以來,不少教師特別是低年級教師在評價中,常常采用學生比較喜歡的小紅花、五角星等標誌性物品對學生進行激勵,而且也很注重非言語評價激勵,如用微笑點頭表示讚同,搖頭擺手表示反對,瞪大眼睛表示驚奇等。在教學互動中,這種非言語評價使用最簡單、最頻繁、最有效,具有其他評價方式所不具有的優勢。
而非言語評價中的表情評價是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表現最直觀、最真實的評價,當然也是最受學生關注、最容易被學生體察到的。要取得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激勵效果,關鍵要教師在表情評價時,做到真情傳遞教師對學生的關愛、期望之情。隻有通過實實在在的愛的交流,喚起個體對未來、對生活的希望,才能讓學生的心靈獲得幸福、美好的體驗。這樣,當表情肯定時,能使學生受到鼓舞;當表情否定時,也能使學生愉快地接受,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給學生以多種多樣的非言語評價。
培根說過:“和藹可親的態度是永遠的介紹信。”因此,教師應該做微笑的天使,把微笑帶進課堂,為學生營造愉快輕鬆的學習氛圍。當你滿麵春風地走上講台時,你的情緒就會使學生產生如沐春風的愉悅;當學生被某一問題難住時,你的微笑可以讓他們放鬆,勇敢迎接挑戰;當學生成績進步時,你那包含肯定和讚賞的微笑,能使學生信心倍增,激發更強的求知欲;當學生考試失利時,你應該用微笑去安慰他;當學生膽怯不前時,你更應該用微笑鼓勵他。微笑體現著教師對學生的尊重與寬容,是對學生愛的情感流露,是滋潤學生心田的甘泉。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學生在其中越少感覺到教育者的意圖,效果越好。”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而眼神則是眼睛的語言。當我們用無聲的語言——眼神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更能細膩、清晰地表達情感。
課堂教學中,學生交頭接耳的現象經常發生,課堂的氣氛比較活躍時,難免會出現失控的現象。如果這時候,教師忍無可忍,對學生大聲嗬斥,會使學生的身心受到傷害;與之不同的是,如果教師用嚴厲的目光看著他們,當學生發現老師的神情異樣時,他們便會很懂事地停下來。這種委婉的批評既不會破壞課堂氣氛,又能很好地將課堂教學繼續下去。講課時,教師的眼睛要經常環視學生,使坐在角落的學生也能感受到老師正在注意他;請學生起來回答問題時,教師要親切地注視著這位學生,讓他覺得老師在鼓勵他。眼神暗示可以表達教師對學生的鼓勵、期待、讚許、關心……
總之,要使評價更有效,班主任就必須重視非言語評價的作用。
經典教育語錄
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富蘭克林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人力勝天工,隻在每事問。
——陶行知
教育貴於薰習,風氣賴於浸染。
——郭秉文
知識不是某種完備無缺、純淨無瑕、僵化不變的東西。它永遠在創新,永遠在前進。
——普良尼施尼柯夫
教人者,成人之長,去人之短也。唯盡知己之所短而後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長而後能收人之長。
——魏源
知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化一,毋寧展個性。
——蔡元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