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科學評價有技巧(3)(2 / 3)

真的很慶幸,班主任能在那令人窒息的時刻,用無聲的言語教育學生,使學生從恐懼中重新回到一種理解、平等、互愛的師生關係中。那無聲的寬容就像陰霾冬天裏的一縷陽光,給學生帶來了安全感。在這互相信任、互相理解的師生關係中,學生獲得了積極體驗,也嚐到了師生間和諧關係的樂趣。可見,教師運用的非言語評價,對於融洽師生關係、放大教學效果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權威,因此常常對學生進行一味地灌輸和機械的訓練,而學生則惟師惟書是從,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一言堂”式教學模式會造成學生思維抑製,缺少交流。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在這樣缺乏安全感的課堂中,學生往往處於緊張或焦慮狀態,他們隻是生吞活剝地被動接受知識,難以將所學知識構建成為屬於自己的智能係統。如此壓抑的課堂氣氛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安全,而心理安全又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尤其是在倡導創新教育、著力於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今天,很難想像,在一個缺乏安全感的課堂中,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夠被激活,學生的創新能力能得到提高。

安全的課堂,是教學民主精神的體現。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領者,既要創造寬鬆、民主、平等、互動的外部學習環境,又要構建學生“喜歡學、願意學、能學好”的內在的心理安全環境。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善於思考,善於表達,能與他人進行和諧的合作和交流,在他們的眼中總是能夠有欣喜的新發現。雖然,從表麵上看起來,一堂課所呈現的信息量似乎不及傳統課堂的容量,有時甚至常常難以完成教師預定的教學目標,但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的創新能力、動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們能夠將所學到的知識內化為屬於自己的知識結構體係,其學習的效果當然是事半功倍。

那麼,教師如何營造安全的教學氛圍呢?正確的教學評價是重要的工具,教學評價的手段與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而非言語評價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謂非言語評價,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借助語言以外的諸如身體語言、麵部表情等對學生的學習狀況給予價值判斷的方法。美國心理學家艾帕爾·梅拉比在一係列的實驗基礎上,於1968年提出了這樣一個公式:交流的總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調+55%的麵部表情。可見,在信息的傳遞過程中,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言語交流隻占到表達我們思想的最少部分,而非言語表達則可以作為最有力的補充,起到表達思想、交流情感的作用。

美國威廉·萊波德博士也對兩批學生做了對比實驗。教師在給第一批學生上課時,麵帶笑容,不時給學生投以讚許的目光;給第二批學生上課時,表情嚴肅、冷峻。結果再上課,第一批學生95%踴躍發言,精神專注,積極思考;而第二批學生,隻有11%的學生能主動發言。可見,教師的真情傳送,對課堂氣氛乃至學生的思維,有著巨大的激勵作用。在課堂教學評價中,除了教師運用富有感情與表現力的話語對學生進行激發、誘導以外,教師的非言語評價也同樣能達到激勵引導的效果,並能為學生營造出一種真誠、寬鬆的心理環境,對學生的心理有著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