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作業能按時上交,勞動值日也很積極,但是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請求,那就是:你的作業上的錯別字太多啦,像燒餅上的芝麻一樣,能不能爭取把芝麻從燒餅上拍下來呢?
(4)因勢利導法。在一些時候要充分把握學生的心理,盡量調動他們自己的內心動力來改變自己,根據他們現在的實際情況,因勢利導,巧妙地“誘敵深入”,再尋找一個突破口,給其精神上的力量,使之努力前進發展。
例一:
有人說你是一個內向的孩子,但是我知道你的內心卻是很希望和同學們交流的,我也相信你一定會做得很好的。這裏,老師有一個小的問題,那就是你的作業上的字寫得很擠,你不怕把它們熱出毛病來?
例二:
李××同學,你聰穎敏捷,學習刻苦勤奮,學習成績在全年級“一馬當先”,在我班的女同學中可謂是“萬綠叢中一點紅”,但“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希望你能主動帶動其他同學,一起進步。
例三:
你在老師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十分出色的學生,各方麵表現也很好,這是你努力的結果。如果說高一(3)班是一隊大雁,那麼你毫無疑問地擔當著頭雁的重任。老師能理解你偶爾的鬆懈和散漫,畢竟你還是個15歲的孩子,但是老師要提醒你,你身後還有30多隻“大雁”呀,你的一言一行,他們都看在眼裏。所以,你一定要改正呀!
(5)聲東擊西法。有些時候,相同意思的話用不同的語言來表達,效果迥異。有時言在此而意在彼,令人回味無窮。
陳××是一個學習非常優秀就是有點粗心的學生,一次由於大意考了99.5分,丟了0.5分。在試卷上班主任有意把99寫的特別大,5寫的小,並寫道:“多可惜,‘馬虎蟲’,差一點打破世界記錄!”他看後也忍不住笑了,而後在考試中多次滿分。
(6)另辟蹊徑法。很多人在與人說理時,往往在不經意間觸動了“自尊”,從而火上又澆油,寫評語也是如此。倘若我們能另辟蹊徑,改變方式,正話反說,其效果完全不一樣。
班上有一個上課愛說話,成績不是很好的學生。班主任反話正寫:“在男孩子中你是最活躍一分子,你是他們的‘頭兒’。你知道嗎?能讓別人服氣並不僅僅在這些方麵,我看到你這次成績考得不錯啊!”出乎意料的是,當這名學生看後,從眼睛裏流露出了愧疚。從此他勤奮學習,成績也一天天好起來了。
在寫幽默式批評中,老師要注意不能用“黑色幽默”或“冷幽默”的方式給學生做出評價,也要注意幽默的語言運用的適當,同時注意學生的心理接受能力,有目的,有方法,有技巧,有特點地運用,以免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及自尊心的傷害。
如何讓評價更有效
——不可忽視非言語評價的作用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低年級學生大多喜歡美術課,特別是培養動手能力的剪紙課。有一次剪紙課後,班主任走進了教室,教室裏聲音嘈雜、課桌淩亂,還有滿地的碎紙屑。看到這一切,班主任頓時怒氣上湧,對著一群興致勃勃的學生怒吼一聲:“看看地上,你們都做了些什麼?”整個班級馬上安靜了下來,本來還想著給老師看他們的作品的學生都嚇呆了,課堂內猶如一潭死水,不安和恐懼襲上了學生的心頭,一雙雙靈動的眼睛盛滿了驚恐,他們仿佛在等待著老師暴風驟雨般的批評。
在這一刹那,班主任也被自己的怒氣和學生的不知所措驚呆了,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此時竟是如此的遙遠。接下來怎麼辦呢?隻見班主任迅速調整了自己的情緒,嚴厲的神情漸漸地舒緩下來。她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對著學生搖了搖頭,並且為身邊的學生整理起課桌,然後彎下腰撿起了地上的碎紙屑。慢慢地,有的學生拿起了笤帚,有的輕輕地排好了課桌,有的收拾起桌上的剪紙工具。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進行著,一張張小臉也變得生動起來,師生間的距離由於一個小小的動作而縮短了,大家都在這無聲的言語中進行著交流。不多久,教室恢複了往日的整潔,大家開始為下一節課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