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2004年甘肅國民經濟發展綜述及2005年展望(2)(2 / 3)

(五)工業品價格漲幅回落

隨著國家以嚴格控製部分行業投資過快增長為主的宏觀調控政策的陸續出台,5月份後工業品價格上升的勢頭有所減緩,但受強勁需求的拉動,工業品價格在7月份反彈上升,到10月份工業品價格指數達到117.86,11月份隨著宏觀調控政策力度的加大和宏觀調控政策影響的顯現,工業品價格指數回落到116.8。

總地來看,宏觀調控對甘肅省經濟的影響:一是從生產角度看,工業增長較為平穩,月增速都在10%以上;重工業增長速度長期快於輕工業的局麵得以扭轉,輕重工業增長趨於協調。二是從需求角度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各月增幅均保持在10%以上(其中5月份因上年同期“非典”影響基數較低,增速達21.9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雖然呈現整體趨緩的趨勢,但起伏不大。投資與消費的不協調問題正在逐步緩解,2003年投資增長13.76%,消費品零售總額則僅增長9.47%,增幅相差4.3個百分點;2004年兩者的差距縮小為2.5個百分點。

三、值得關注的I.n]題:經濟運行中存在兩個反差

(一)壟斷性行業增速提效,競爭性行業生產經營並不樂觀

從生產情況看,2004年,甘肅省重點支柱產業在市場需求技術擴大帶動下,呈現較快的發展勢頭。煤炭工業增長22.10%;電力工業增長17.34%;冶金工業增長26.60%;有色工業增長12.92%;石油開采也增長12.46%;石油化工加工業增長16.87%。以上六個支柱產業共計完成工業增加值370.58億元,比上年增長17.09%,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3.73%,成為甘肅工業發展的主要支撐力量。與此同時,機械、電子等競爭性行業生產經營狀況並不樂觀。

(二)生產價格與消費價格“一高一低”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低於全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高於全國。二者差距較大的主要原因是:能源原材料生產為主的省份本輪生產價格的上漲幅度較大,新疆、黑龍江、甘肅、山西、青海居全國前5位;糧食主產區的消費價格上漲幅度較大,河南、雲南、安徽、湖北、湖南省居全國前5位。河南省、安徽省糧食價格上漲幅度最高時達到45%以上,而我省最高時為22%。

四、存在的問題:短期困難與長期矛盾並存

(一)經濟總量偏低,增長緩慢

2004年工業發展一直處於較快增長的勢頭,無論從總量上、速度上,還是投資規模上看,我省依然在全國屬於後進地區,工業的整體發展水平還比較薄弱。主要原因是工業內部結構不合理,產業鏈短所致。2004年,我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僅高於西藏、青海、寧夏和貴州,居西部第8位。城鎮同定資產投資總額(不含農村和跨省項目)僅高於西藏、青海、寧夏,列西部第9位。

(二)城鎮居民收入水平低,與全國差距拉大

城鎮居民收入水平多年來一直在全國處於後位。2004年,我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全國的差距由上年的1814.98元擴大為2045.02元。目前,全國收入增速較快主要是由於東部沿海地區收入提高所致。

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居全國倒數第二,與全國差距拉大。2004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852元,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084.元,比上年拉大135元;比西部最高的內蒙低754元。

(三)工業企業生產流動資金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