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著名的作家、思想家、現實主義作家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強製的教育並不是成功的教學,能激發學生的欲望的才是成功的教育。”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學生年齡、性格、興趣等特點,在教學中適當地、有選擇性地運用各種道具,能將教材中枯燥的文字內容通過語言、圖像、肢體聲情並茂地與實物結合起來,自己能夠生動形象、逼真地表達出來,使課堂氛圍更具直觀性、感染力和挑戰性,使整個過程內容豐富多彩、聲情並茂、視聽結合,使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意識,使其能主動地去追求新鮮的知識。
道具對於低年級學生尤為重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適時地運用。小學生的思維因受時間條件、物質條件等方麵的限製的影響是以具體形象的思維形式為主的,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可能有現成的教學模具,我們則可以通過就地取材拿一些形象鮮明的實物進行靈活的運用,這樣就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記得更加深刻和牢固了。
道具具有生動、直觀、新穎的特征,還可以改變課堂教學的氛圍,能增加課堂教學容量,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語言運用能力,而且還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如果老師能夠靈活的運用教學道具而把知識要點和直觀教學結合起來的話,就能為學生創造一個愉快、輕鬆的學習環境,身處其境的學生有豐富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這樣就可以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過程轉變,以使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麵的發展,以利於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把多媒體運用在教學手段上,可以全麵優化教學原則、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教學管理。如今,在現階段的教育中多媒體教學的廣泛應用,教學改革是必然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麵性,現代多媒體教學已成為現代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的一種手段,我們由以前的“滿堂灌”轉變成現如今的“滿堂電”的教學形式,無論是以前不科學的“人灌”還是現如今的“電灌”“機灌”,都難以體現教學理念的合理性。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條基本原則。
(1)服務性原則。
目前,大多數學校還是以班級教學為主導地位,在課堂中以使用多媒體教學為主要目的,這些都是在為課堂教學服務。不管我們在課堂上使用哪種方式教學,都是以完成教學任務為大局。
(2)適度性原則。
現代多媒體在教學中有許多優勢,如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雖然有著許多積極作用,但在使用的過程中不能亂用,更不能濫用。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展示難點、重點時應利用多媒體計算機進行展示。如果在教學中一概使用多媒體,則多媒體計算機將會幹擾教學,還會限製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如果教師僅僅是一位計算機設備“操作員”的話,這樣就會影響學生個性發展,並會對學生個性發展起到有害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3)指導性原則。
為實現教學目標我們使用了現代多媒體教學,因此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時就應該進行科學性的指導,以防止學生興趣的轉移。教師要限製教學媒體所呈現的畫麵信息,如果過分地追求視覺形象的話,反而會使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從而導致教學效果的降低,使多媒體的優勢變為劣勢。
(4)克服使用中的隨意性原則。
現如今,教學改革中有一條要求就是充分利用現代多媒體,這也是提高教學效能的一種有效手段,但在教學的實際應用中,有很多教師不能持之以恒地進行使用,有的是高興了就經常使用,有的是長期不用,或是使用隻是為了應付觀摩課,這種使用方法是無法將現代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發揮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