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訪談錄(8)(2 / 3)

尚立富:您能否具體談談處在“被管理和被使用”思維中的農村教師所麵臨的沉重壓力。

李瑾瑜:農村教師所麵臨的沉重壓力,已經在實際中通過多種方式表現出來了,最明顯和普遍的就是推門聽課”“末位淘汰”後果自負”。

當我們的照相機對著她的時候,她沒有抬頭,依然專心地讀書,外界的一切對她沒有絲毫影響。她因營養不良,頭上就已經有白頭發了。

我們經常能看到校長搞突然襲擊,去“推門聽課”。曾有點極端的例子,有一位農村教師,校長沒有打任何招呼就推門進去聽她的課。因為校長突然進來,導致了她心理緊張,好不容易堅持到了下課,但從此隻要第二天有課,前一天晚上她就一定睡不著覺。這樣折騰了半年,她沒有辦法堅持教學,隻好去醫院精神科住院。

這裏還是暴露出這樣的管理思維:我不斷地給你壓力,看你還敢不好好做!我們卻從不去反思:校長不斷推門聽課,可教師的教學工作得到了多大的改善?

其實“推門聽課”僅僅是校長通過這樣一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對教師的教學構成一種外在的壓力而已,根本不能夠促進教師的教學,因為校長沒有想辦法幫助教師去改善教學的內在過程,尤其是沒有想辦法去改善教師教學的思維和能力。

我們必須要很認真地思考:教師的工作到底是怎樣的工作?教師工作是最複雜最精致的事業,為什麼我們卻用最簡單最粗暴的方式去管理?

尚立富:您要說的第二個方麵是“末位淘汰”,它對農村教師有多大作用?

李瑾瑜:“末位淘汰”隻能使教師陷入恐懼的工作狀態,導致大量“反教育現象”的產生。再說,一個地區的教師資源就那麼多,“末位淘汰製”不過就是讓教師在縣城的學校郊區的學校、山區的學校之間兜圈子,從這裏到那裏轉來轉去而已。從理論上講,“末位淘汰”的管理製度,好像是對教師起到了督促的作用,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起到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作用,反而限製了教師的發展。

尚立富:那麼,“後果自負”的害處是什麼?

李瑾瑜:在教育行政官員的訓話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一句話:“好好教,不好好教後果自負!”這使農村教師在專業發展中顯得非常孤立、孤獨和無助,他沒有辦法獲得來自領導和同事的支持。實事上,學校是既成就學生又成就教師的地方,學校有責任和義務幫助教師實現良好的專業成長,但教師的一切都是在被規定、要求之中。教師做好了是校長領導有方,如有差錯都是教師的問題,這種狀況實在太無理了。

狀態!教師專業發展“步履瞞跚”

尚立富!“管理和使用”教師的思維方式,會讓農村教師陷入怎樣的狀態?

李瑾瑜!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出現了這樣幾種農村教師!一種是無助的教師,想做事而無助一種是無奈的教師,想做的事沒有辦法去做,受到的是限製,感到無奈;還有一種是無望的教師,他們感到當教師根本就沒有希望,尤其是支撐著西部農村基礎教育的代課教師,他們看不到自己的希望在哪裏。由於這些情況,還導致一些無為的教師,無所作為。最後教師們陷入於一種非常可怕的孤獨孤立、無助的困境,這也是他們專業發展中的真正困境。由於農村教師出了問題,農村教育不能變得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