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與精神的結合
人並非生來就具有智慧,並以此生活。身體的流程性僅僅由維持其自身所需要的功能性而被規定成一種生理係統。因而,作為對外在世界的反應,各個身體雖然可以認識到表達的一種表現力,但是卻不能進行精神上的交流。人們在麵臨表麵的精神自然化以及所謂的交流天性時,不能忽視人類所特有的精神交流這一差異,它包括對世間之物進行的反思式交流。人類的生活在身體與精神的結合中進行,這毫無疑問;隻不過,這一結合是個體發育意義上的(Ontogenetisch)發展帶來的結果,其中自然本性的基質中加入了思想,感情表現從精神上得到細致刻畫。在差異中的統一裏生成一種想使經曆此統一成為可能的持久需要。對此,兩性間的愛情尤為適用。在兩性共同體中,身體找到了將內心化的非交際性和人類生活中的交際性這二者進行彙集的地方。人類生存的孤獨被感知和注意到,但同時也被交際性地包括在內。
自我(Das Ich)
對愛情的需要還在於:人類生活在其結構上以自我為中心。此中心化並不首先是也不已經是有機體自我指涉流程帶來的結果,它更多地是由每個主體帶著對自身行為能力的培訓而與世界麵對麵時的處境來決定。主體總是作為世界的中心立於此地,並試圖使世界與自己保持一致。這也同樣適用於近代主體以世界為出發點對自身進行思考的時候。結構上的以自我為中心使得人們產生了將單一的自我與世界進行聯係的需要。這在過去的社會形態中尚未成為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在當代,在他人身上實現的自我與世界的交際關聯已經成為自我可以確證其生存方式的最後的堡壘。
其他的愛
如我們上麵所展示的,當人們從對愛的需要這一角度來考察時,與愛相比,甘拜下風的是人類生存的雙重狀態:即從生理組織上看人類依賴於社會文化的、精神的生存方式。後者的目的在於使對此生存方式的體驗成為可能。正因如此我們可以斷定:一直以來就存在著愛。人類在早期兒童階段就一直發展著自身對親密性的需要,到了青春期在與性的關聯中再對此需要進行重新組織。而且一直以來,人們都追求身體和精神的融合,並以此來建構二者的統一,利用塑造人類生活的機會。每個人也總是一個單個的自我,通過他人聯係世界。對人類為什麼會產生愛進行思考,人們會發現,兩性之愛與其他類型的愛之間有著緊密的親和性。比如母愛,對雙親、兄弟姐妹的愛,朋友之間的愛,這些都取決於人類的一種需要,即想要比其他人與某個人更為親密、想要對他人表示自己的信任、想要他人信任自己、想要在交際中熟悉生活處境等等。因而我們也可以在其他類型的愛中發現兩性之愛的某種功能性等價物。當然二者還是有區別。沒有任何一種其他類型的愛可以借助兩性之愛的方式將身體與精神融合在一起;但這也隻是人類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
他人
愛情需要一個他(她)者。即使當人們可能不會隻愛一個人的時候,也同樣如此。為什麼剛好是他(她)呢?這個問題在早期社會形態中與工業社會中有著不同的意義。過去的生活實踐更為固定,由階層與環境決定的族內通婚加強了各種期望的共同之處,並使生活處境結構化。這樣的條件下,對方在道德上的完美顯得最為重要。產生愛情的可能性存在於共同生活的實踐之中。因為農業社會中雙方不能自由選擇,富裕階層選擇對象時夾雜著財產利益,所以認為農業社會中不曾有過愛情,那就顛倒了事實。從浪漫派起,他(她)者就被賦予了另一種意義。其原因不在於浪漫派言說愛情的符碼;而在於,這個他(她)者確保了自我能夠以一種人們認為能夠生成意義的方式與世界聯係在一起。
固定關係和家庭組織
愛情需要固定關係,而且沒有時間期限。人們也知道,愛情可能並不會持續一生,結上兩三次婚也是正常的。盡管曾經愛過,像人們通常所說的那樣,“我愛你”,但隻在當時當地,也許今天就不再愛了。正因如此,從一開始起,人類兩性共同體就以家庭組織的形式固定下來以期長久,人們絕不是為了孩子的緣故才組織家庭。自中世紀以來,人們就在討論這樣的問題:婚姻中是否可能存在愛情,現在人們可以把這個問題放到一邊了。認為隻有婚前階段才有愛情的想法,其根由在於約會時的欣喜若狂:每個人都在對方身上體驗到一種迄今未曾經曆到的自身存在的可能。而隨著日常化階段的到來,欣喜若狂也會逐漸消失。人們想盡情享受自身可能性的要求,解釋了為什麼性很難被囊括到家庭組織的持久性當中。可能正如生物學家們確信的那樣,種族史中使盡可能多的女性受孕這一本能縈繞著男人們!而對人類生活方式更為重要的是,與他(她)者的相遇總是給我們提供了體驗自身存在的其他可能。性是體驗之體驗,所以風險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