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坐在牛皮太師椅上久久地凝視著袁昶的這封密信,胸中的怒火在一陣陣灼熱地燃燒。它炙烤著他的心,令他憤怒,令他委屈,也令他痛苦!
他沒有想到,這份參折竟然出自徐致祥的手!他們在翰苑共事多年,經常在一起談國家大事,談經史詩文。這個江南老才子盡管比張之洞大幾歲,卻對張之洞格外殷情稱讚,時常出格恭維他可比古之張良、謝安,有治國安邦大才,可惜屈於翰林院。不料就是這個人,今天居然說他隻可衡文,不可從政!
身為大理寺卿,怎麼可以不要任何實據,隻憑幾句傳聞之辭,便給別人定下這等嚴重的罪名!這不是深文周納嗎?這不是存心要把人往死裏整嗎?
外放這十一二年來,自己為山西、兩廣和湖廣做了許多好事,在越南戰爭上為國家贏得聲望。對於這些,徐致祥他可以閉眼不視,隻字不提,卻把一些謠傳當作寶貝,無端羅織罪名。徐致祥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呢?張之洞真恨不得將他揪到麵前來當麵質問,狠狠地扇他兩個耳光!
世上人本是良莠不齊,徐致祥要這樣無事生非,也拿他沒法。令張之洞最為委屈的是,朝廷怎麼竟然也會看重他這篇可恥的謗文!又是發上諭,要劉坤一密查,又是發抄件,讓兩江的官員們去閱看,這不明明認為徐致祥的參折有合理之處嗎?徐致祥荒謬不明事理,朝廷難道還不知我張之洞?皇上還不明白我對國家社稷的一片赤誠之心?這等破爛的折子,不擲回斥責、留中淹掉便夠意思了,居然要劉坤一來武昌密訪,皇上和朝廷對我張之洞怎麼如此不相信?
這樣想來想去,一陣揪心之痛令張之洞頭暈目眩,手心直冒虛汗,終於癱倒在太師椅上。一會兒,大根進來斟茶,見四叔雙目緊閉,臉色蒼白,嚇得叫道:“四叔,四叔!”喊了幾聲後,張之洞睜開了眼睛。
“四叔,您不舒服?”大根捧起張之洞的左手,在他虎口處略微用勁壓了一下。“好過點嗎?”
張之洞輕輕地點點頭,有氣無力地說:“你背我回後院去躺躺!”
見大根背著丈夫來到後院,佩玉大吃一驚,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快步走過來,連聲問:“怎麼啦,怎麼啦?”
大根答:“四叔有點不舒服。”
佩玉摸了摸張之洞的額頭:“哪裏不舒服?”
“胸口悶。”張之洞輕聲答,臉色已比剛才好些了。佩玉鋪好被子,又和大根一道將張之洞的外衣褲脫去,讓他好好地躺著。“要不要請醫生來瞧瞧?”佩玉問。
“不用。”張之洞輕輕地搖搖頭。又對大根說:“你不要對別人說我病了,免得大家都來探視,耽誤了辦公。有事找我的,叫他明天再來。你出去吧,我一個人安靜躺躺。”
大根出去了。佩玉則守候在床邊,看著張之洞微微地閉上了眼睛。她心裏想:早上吃飯時還好好的,到押簽房辦公還不到一個時辰,怎麼會突然病得這麼厲害?她深情地盯著睡中的丈夫,猛然覺得來武昌這兩三年,他比過去更顯蒼老了。還隻有五十五六歲的人,須發差不多全白了,麵孔瘦削,襯托出那顆比常人略大的鼻子更顯碩大。她知道,這都是因為辦鐵廠的緣故。丈夫為鐵廠耗費的心血太多了。來到武昌之後,洋務成了他的最大的事情。佩玉記得有天晚上,丈夫因戶部同意撥下二百萬兩銀子而特別興奮。他對她談起自己的洋務理想:先辦鐵廠,把鐵廠辦成全世界第一流的廠子,讓洋人看了驚歎。然後再辦槍炮廠,辦紡紗廠,辦織布局。還要辦發電廠,讓老百姓的家裏都點上像總署衙門一樣的電燈!提起電燈,佩玉就會想起兒子滿月的那一夜,兩廣總督衙門裏突然亮起了百十個電燈泡,像天上的星星落到人間似的,房間裏每個角落都亮堂堂的,一顆針掉到地上都找得到。要是讓每戶老百姓家裏也有一顆這樣的夜明珠,該多好嗬!她握著丈夫的手說:“您做的是大好事。真的到了那一天,百姓要怎樣感激您哩!”佩玉看到,一向很少笑的丈夫臉上綻開了孩子似的燦爛笑容。
一眨眼工夫,佩玉過門來便是八個春秋了,準兒已經十六歲,大姑娘了。在她的悉心指導下,準兒的琴早已彈得很出色了。她常常誇準兒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她強得多。準兒卻說,隻有形似而神不似,韻味還沒有把握住,再說,鳳凰還沒下來聽我的琴哩,還差得遠。準兒一直把鳳凰聽琴當作自己的最高目標,這使張之洞和佩玉聽了又好笑又欣慰。張之洞對女兒說,要想鳳凰從天上下來聽你的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鳳凰極少,彈琴的人極多,它隻能去聽彈得最好的人的琴,繼續努力下去,活到老,彈到老,到了成老太婆時,鳳凰就會飛來聽你的琴了。說得大家都笑起來。佩玉自生了仁侃後,又生了個兒子仁實。張之洞忙,家裏的事全然沒有精力顧及,佩玉除開料理丈夫的飲食起居外,還要關注著讀書的二公子仁梃和待字閨中的準兒,以及自己生的兩個稚子,一天到晚也夠累了。
前些日子,張之洞對佩玉說,桑治平的夫人柴氏這兩年臥病在床,擔心自己哪天會先走一步,牽掛著女兒的婚事。佩玉說,桑家的燕兒是個好孩子,也有十七八歲了,有好婆家的話是該找一個的。張之洞說,我心裏倒有一個,你看合適不合適?佩玉問是誰。張之洞說,你看仁梃怎麼樣?佩玉撫掌笑道,平日裏沒想到,你這一說,倒真是挺合適的一對。由學生轉為女婿,桑先生第一個高興。張之洞也笑道,這是你說的,還不知燕兒母女怎麼想的。佩玉說,我打保票,燕兒母女一定喜歡。張之洞說,準兒也有十六七歲了,也到該出閣的年齡了,你為她想過這事嗎?佩玉說,我在心裏早看好了一個人。張之洞問,誰呀?佩玉說,洋務科的陳念礽。我看是個可成大器的男子漢,你看怎麼樣?張之洞喜道,你的眼光真不錯,論人品才幹,念礽自是幕友中最出色的人才,隻是年齡要比準兒大十來歲。佩玉說,隻要準兒自己願意,大一點沒有關係。佩玉準備找一個機會,好好跟準兒談談,不想丈夫突然病了,看來這事得往後推推。
下午,佩玉還是將常來督署看病的漢口名醫孫大夫請過江,給張之洞瞧瞧。孫大夫過細診了半天脈,沒發現什麼大毛病,便開了三劑舒心順氣的藥,先吃吃看。連服兩劑藥,又沉睡三四個時辰的好覺,第二天早晨,張之洞感覺好多了。他要大根請桑治平、楊銳、梁鼎芬三個人到督署後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