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品牌與策略(19)(2 / 3)

(本文發表於《電視研究》2009年第6期)

《中國記憶》三思

自2006以來,每年五六月間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都以“中國記憶”為題推出大型直播節目。今年5月18日和6月13日期間,央視科教頻道再次以空前的規模,強力推出大型直播節目《中國記憶——國際博物館日》、《2009中國記憶——文化遺產博覽月》,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反響。《中國記憶》大型直播節目的推出有著怎樣的意義,有著怎樣的特點,其未來發展又有怎樣的空間,本文將就此做一分析。

一、《中國記憶》推出的意義

《中國記憶》推出四年來,不斷探索新的內容與形式。在當前中國電視麵臨種種壓力的情形下,做出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在筆者看來,《中國記憶》大型直播節目的推出至少有以下突出的意義。

1.社會意義。近幾年來,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文化遺產保護問題得到了政府和知識界的高度重視。文化遺產本身具有的文化價值、曆史價值,尤其是可用以開發的產業價值、經濟價值以及旅遊觀光價值等更是得到各級政府和市場的格外青睞。一方麵,我們看到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提升,彰顯了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國尊重文化遺產的形象;另一方麵,我們也看到打著文化遺產保護的旗號把文化遺產當做搖錢樹過度開發的現象也相當普遍。《中國記憶》這一大型直播節目的推出,對於科學、正確文化遺產觀念的普及,對於文化遺產知識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尤其是對各級政府和全社會如何認識和對待文化遺產具有相當的社會意義。

2.文化意義。文化遺產本身蘊涵著豐厚的文化含量,不僅是民族文化傳承延續的標誌,也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標誌。我們必須正視一個事實,在百年中國的發展進程中,由於民族解放和民主革命的需要,我們對傳統文化更多地秉持了一種批判的態度,不管是以反傳統的名義還是以革命的名義,乃至以建設和發展的名義,文化遺產都客觀上麵臨著被忽略、冷落乃至掃除的境遇。這給我們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延續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乃至破壞。《中國記憶》大型直播節目的推出,呼喚文化遺產的保護,推動文化生態的良性健康發展,從這一視角上看,該節目是極具建設性的,是功德無量的。

3.媒介意義。近年來,中國電視在快速市場化、產業化的進程中,也出現了很多為行業和社會所詬病的問題,如過度重視收視率,過度追求娛樂化,節目內容的文化含量不足,大量快餐式的內容充斥熒屏,等等。《中國記憶》大型直播節目的推出,以高度的文化責任、豐富的文化內涵和較高的文化含量,受到觀眾的熱情歡迎,也為中國電視熒屏增加了一道厚重而亮麗的風景,為電視如何實現既叫座又叫好提供了新的經驗。

二、《中國記憶》的節目特點

《中國記憶》大型直播節目盡管推出的時間不長,但是已經在電視節目生產和傳播等方麵做出了積極而有效的探索,體現出鮮明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麵:

1.專題節目的時效性。電視專題類節目一般製作周期較長,而時效性相對較弱。經過策劃、製作的若幹環節,播出時很難與觀眾的當下關注相契合。如何克服專題節目時效性不強這一劣勢,《中國記憶》大膽嚐試以直播的方式予以呈現,從而大大提高了專題節目的時效性。

筆者認為,電視媒體與其他各種媒體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直播。廣播盡管在傳播的即時性等方麵可以與電視同步,但是它畢竟是單一性的,沒有影像,沒有很強的現場感,因此影響力遠遠不夠;網絡盡管在傳播速度和互動性方麵有很大潛力,但其非線性狀態使其缺乏一種凝聚,不能跟特定時間、地點吻合。所以,電視直播是電視媒體的殺手鐧,是與其他各種媒體競爭的不可替代的優勢所在。但是過去我們傳統的專題類節目並沒有這個意識,或者我們缺乏這樣的能力。新聞節目、特別節目直播大家都很習以為常,但是文化類的專題節目去做直播,這還是一種新的探索。《中國記憶》應該說開了文化專題節目直播的先河,且越來越成熟,尤其是今年的直播更是突破了單點直播的限製,在全國各地設立了十幾個直播點,充分發揮了電視的媒體優勢,把專題節目靜態的內容激活,以鮮活的時效性彰顯了電視媒體的優勢。

2.紀錄品質的文化性。90年代以來,主流紀錄片流行的創作手段和方式是紀實。這種潮流對中國紀錄片的整體,乃至對整個中國電視的語言方式、思想方式、觀念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其貢獻是毫無疑問的,尤其是對發揮電視媒體“三貼近”的重要功能,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