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成人與普通高等外語教育差別論(2 / 2)

成外教育的積極意義表現在以下幾方麵:

一、最大化地利用了普通高等外語院校的設施與資源經過多年的發展,普外教育已經具備完善的現代化教學設施與手段,學科分類齊全,教學實力雄厚,並且教育氛圍良好,文化底蘊濃厚,擁有大批外語知識和經驗豐富的教育學者與專家。成外教育是普外教育的一個下屬係部,通常稱為某某大學的繼續教育學院或成人教育學院。在大學的統一管理與調控下,成外教育與普外教育可以共享一些教學資源與設施,例如可以公用圖書館、電教設備、教學樓、操場等。避免了物質浪費,同時,使各種資源最大化地發揮應有的功能與作用,受益更多教育對象。富餘的普外教師可以到成外任教,既給成外的師資力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也可以發揮自己的餘熱。此外,近幾年,由於全國很多普通外語高等院校擴大招生規模,辦學經費緊張,相當一部分院校靠貸款維持日常開銷,在這種形式下,成外教育就顯得尤其重要。成外教育一方麵向社會培養輸入了所需人才,另一方麵通過適當收費,也在某種程度上解決了院校所麵臨的艱難處境,彌補了辦學與管理經費的不足。可以說,普外教育管轄下的成外教育是普通外語高等院校深化改革的舉措之一。通過成外教育,高等外語院校開始麵向社會辦學,由完全封閉的象牙塔走向開放,辦學的社會影響力顯著提高。高等外語院校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經濟效益也得到了相應的提高。成外教育使高等院校與社會接軌,與普外教育一起服務於社會,為我國經濟的繁榮與發展培養一批批品學兼優的外語人才。總的來說,成外教育的進一步發展離不開普通高等外語院校的大力支持與協助,普通高等外語院校有責任與義務扶持成外教育,使其發揮出自身的最大潛力。

二、高等外語教育體係更加完善

成外教育是普外教育的有效補充,兩者共同構成了高等外語教育體係,缺一不可。普外教育屬於精英教育,培養的教育對象基本處於同一起跑線,水平較齊整;成外教育是一種大眾化教育,麵向的教育對象外語水平參差不齊,接受教育的動機也各不相同。隨著高等教育體係改革的逐步完善,其結構也進一步得到優化。打破了原先已有的、僵硬的舊格局,開創了可喜的、依靠多種形式辦學的新局麵。在我國外語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進程中,成外教育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這種進程的體現之一就是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演變。高等外語教育大眾化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標誌著知識性社會的形成。成外教育是社會發展賦予高等外語教育的新的內容與模式,沒有成外教育,普外教育模式就單一。大量因高考失利而被拒在院校大門以外的教育對象,或想通過高層次進修提高自己外語能力的教育對象將失去接受教育的機會,我國國民的整體素質將受到影響,高等外語教育體係也顯得支離破碎,缺乏完整性。因此,普外教育與成外教育的均衡發展是高等外語教育體係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