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英雄多劫難(3 / 3)

王亞樵的提議立即得到一幫弟兄的讚同。於是,眾人開始“采點”,初步選定盧家灣當街的幾家。

一日,王亞樵心痛地對日漸消瘦的妻子說:“淑英,這段時間你跟著我受苦,吃沒好吃的,住沒得好住的……你放心,這樣的日子不會長久了,我會想辦法讓你好的。”

王淑英意識到丈夫可能會去幹些什麼,又不好多問,但內心總是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到下午,這種預感果然應驗了。幾位經常跟隨丈夫的家鄉人告訴她:王亞樵今天率二十餘位兄弟搶錢莊,在事成後逃跑時,不幸被盧家灣捕房抓獲。

聞此消息,本來已經貧病交加的王淑英幾乎昏劂。

王亞樵在監獄關押一個多月後,熟悉了周圍環境,於是仗著跟趙武師學得的一套功夫,趁“放風”之機打倒看守,越獄逃走。

重新獲得自由的王亞樵深感不能再像從前那樣活下去了。自己曾是軍政府“副司令”、社會黨負責人,憑著這兩塊招牌在上海應該不愁混飯吃。初秋,王亞樵在滬結識了合肥同鄉李少川、關芸農。李是國會議員,又是李鴻章家族,在上海很有政治和經濟實力。李少川早聞王亞樵在安徽的名氣,稱他是一位好漢,並對他暫時的窘境給予慷慨資助。

從此,王亞樵夫妻告別了衣食無著的日子。

王亞樵來滬的目的除了避難,更主要的還是尋求一條切實可行的革命道路。李少川對他的抱負十分讚賞,不久便介紹他認識著名革命黨人陳銘樞、北大無政府主義倡導者景梅九教授。在與景梅九的交往過程中,王亞樵受影響甚深,經常參與無政府主義研究會,探討怎樣打倒社會上的一切強權。日後,王亞樵在反支政府統治時代致力於暗殺大軍閥大官僚,很大部分是受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

稍後,王亞樵又介紹好友唐幼文、鄭益庵、項與年等人加入無政府主義小組。

袁世凱篡奪了臨時大總統的位置,仗著強大的軍事實力,開始獨攬大權,極力排斥革命黨人。袁世凱的舉措,引起了全國上下的憤慨。南方革命黨人發起了討袁運動,即“第二次革命”。這次戰爭以袁世凱的大獲全勝而告終,袁隨後四處緝拿參戰的革命黨人。

一天,王亞樵的手下向王彙報,孫萬乘因二次革命失敗也亡命上海,建議殺孫報仇。

當年因沒收李鴻章財產事件,王亞樵險被孫殺害,按理說,與孫應算是不共戴天之人。憑當時王亞樵的勢力,欲殺一個落魄的孫萬乘可謂易如反掌。但深明大義的王亞樵卻不以為然。他開導部下說,當年孫萬乘欲害我等,乃出於誤會。縱觀孫的為人,他算得上是一位堅決的革命黨人,即是同誌,當以大局為重,共同對敵,不可因個恩仇而同室操戈,手足相殘。結果,王亞樵不但沒有報複,而且設宴為孫萬乘壓驚,並予以資助。王亞樵此舉在革命黨人中傳為佳話,大家紛紛稱讚他的大度和慷慨,說他是“豪膽俠士”、“慷慨君子”。

隨著王亞樵的名聲在上海日漸傳開,王亞樵結織了更多有名望的革命黨人,也更直接地

接觸和了解了當時的社會風氣。

1915年8月,在柏文蔚的引薦下,王亞樵到上海環龍路44號晉見孫中山。中山先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深入淺出的革命道理令王亞樵茅塞頓開,仿佛在黑暗中摸索多年後找到了光明。孫先生指出:不打倒軍閥掃除封建餘孽,統一中華抵禦外侮就無從談起。自此,王亞樵決定跟隨孫中山,致力於反軍閥活動。同月,王退出社會黨,加入中國革命黨。

是年冬,袁世凱稱帝,舉國震怒。王亞樵隨孫中山南下廣州,指揮“肇和”兵艦起義;旋返上海,組織“公平通訊社”,積極宣傳討袁護法。

袁世凱在舉國一片聲討聲中當了83天皇帝即暴卒。旋即,政權又落在以段祺瑞為首的北洋軍閥的手中,繼續鎮壓國民黨。針對段祺瑞倒行逆施的不義行為,王亞樵頗為義憤,上書孫中山,建議轟炸北京政府,殺死段祺瑞,奪取政權,重整民國,發展黨務。在上書的同時,王亞樵在上海呂班路文德裏監製炸彈,準備轟炸北京,因不慎爆炸,助手餘亞農麵部被炸傷。王亞樵為引孫中山重視,旋又上書,這次孫中山很快批複:“鋤殺非革命手段,隻有喚起民眾,發展國民武裝,才能徹底推翻北洋政府。”

王亞樵牢記孫中山的教誨,聯絡舊部,發展國民武裝。1917年7月,他率舊部胡抱一、餘亞農等人隨中山先生南下廣州護法;末幾,奉命回上海。在此期間,亞樵與原武昌起義中的“女子北伐光複軍”成員叢蘊鈺相識,因誌同道合,產生感情,雙雙墜入情網,並自由結合。叢成為王第二位妻子,後改名王亞瑛,稱原配王淑英為“姐姐”,三人和平共處。

投身革命的王亞樵不敢沉湎兒女情長,10月,又率舊部隨柏烈武二次南下廣州,參加北伐。抵穗那天,廣州東山廣場舉行了有數萬人參加的歡迎護法海軍大會,中山先生在會上作演講,闡明護法大義。時值大雨如注,中山先生風趣地說:“海軍是離不開水的,今天在歡迎護法海軍時,天即大雨,也表示了歡迎之意。”海軍士氣大振,一致表示擁護中山先生的主張,堅決護法到底,不獲全勝決不罷休。

在廣州期間,王亞樵認識了胡漢民、汪精衛。冬,他奉命回上海與韓恢發動工人、市民集會,支持孫中山就任大總統。

韓居是老同盟會會員,革命堅決,人品正直,王亞樵對他十分欽佩,兩人交往頗深。

由於革命隊伍不純,內部不團結,孫中山寄與厚望的護法運動失敗了。1918年5月,孫中山離開廣州回到上海,王亞樵聞訊後即與韓恢同往謁見,聆聽今後工作的安排。孫中山指示,今後仍以“喚起民眾,發展國武裝,反對軍閥割據”為宗旨。

革命處於低潮,國家雖有民國之後,而無民國之實。國中仍是軍閥割據,各自為王,國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特別是江西軍閥李純,窮兵黷武,無惡不作。韓恢、亞樵謁見中山先生之後,即號召所有有誌之士,共同反對李純,實行三民主義。消息一走漏,王亞樵即遭李純追捕。

1919年,韓恢、亞樵再次策劃反李。韓恢先去日本與孫中山見麵,再電王亞樵赴日。孫中山指示,對付軍閥必須用武力。

數日後,王亞樵回到上海,糾舊屬組成武裝,並計劃由蘇北、皖東進兵南京,直搗李純總部;10月,與韓恢、胡抱一等人赴蘇北招兵買馬,總部設在雞公山。不日,革命隊伍發展到千餘人,準備年底攻打李純。

11月,王亞樵的隊伍迅速擴大,便與韓、胡等人訓練軍馬、籌備錢糧。

一日,王亞樵正在總部開會,忽聞鈴響,先以為是士兵走火,不想槍聲很快接二連三響起。他心裏一驚,走出總部,隻見軍營一片混亂,山外喊聲震天。

王亞樵意識到事已泄露,慌忙組織隊伍迎敵,無奈敵眾我寡,且部下多數是新兵,一聞槍聲就心驚膽顫,很快潰不成軍。

俗話說兵敗如山倒。王亞樵意識到已無回天之力,保存骨幹才是唯一生路,於是決定棄營。然而為時已晚,成千上萬的敵兵不待他們突圍,已經如馬蜂般包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