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 章 李記(2 / 2)

何言去王府求助,見到英王後,將自己的發現和推理告知。英王也覺得十有八九就是此人,既是蘇鼎舊部,肯定與鍾老爺子熟識,如此便說得通了。

英王派人去兵部查詢舊時檔案,第二天便有消息傳來。看完抄錄的紙條,連忙召見何言。何言進來後,英王把紙條遞給他。片刻,何言道:“李安國當年與蘇鼎一樣以乞丐身份入伍,又常年追隨蘇鼎左右。業城之戰負傷後便退出軍伍留在業城,而此去業城千裏有餘,算算鍾老頭往來的時間,應該就是那裏無疑了。”何言摩拳擦掌的道:“殿下,雖此去路途遙遠,屬下必定將那小子安然帶回。”

“沒有實證之前,一切都是我們的猜測。此去不可太過跋扈,畢竟不在上京,諸事多有不便。我以飛鴿傳書通知當地府衙,讓他們先暗中查探,等你到後再全力配合行動。現任城防將領,是父王門生,我請父王修書一封,必要時可請他協助,務必將漏網之魚緝拿歸案。”說罷英王往府後小院走去。

看到英王已有萬全準備,何言心花怒放,高聲道:“是,殿下,屬下這就去準備。”

“父親,蘇鼎老兒臨死前來個偷梁換柱,以為能瞞過所有人,沒想到天網恢恢,讓我們查到。孩兒差人前去,必將此子帶回,以正國法。”

聽見英王查到蘇鼎尚有孫兒在世,如今已被查明,想到能將蘇家徹底趕盡殺絕很是開懷,欣然取來紙筆,允諾英王所求之事。

……

業城李家宅院內,蘇桓和李炙正在跟老先生念書。先生教的蘇桓早就會了,不過李炙還不會,於是隻好一遍一遍跟著讀。這幾天蘇桓眼皮老跳,總是不時地揉眼睛,心裏時不時為自己也為鍾老爺子禱告。讀了一會兒實在無趣,便開起小差來,這時背著老先生的門口探出一個頭來,青青姑娘抱著小花偷偷的朝他們二人勾手,李炙擺擺手,指指老先生,老先生看看二人的樣子,又扭頭瞧見青青,無奈朝青青說道:“青青姑娘,又調皮了。”搖搖頭,“罷了,今天就到這裏吧!”“先生再見!”二人說完一溜煙跑了出去。

三人正在商量去哪裏玩,李鐵匠一跛一跛的走來,對蘇桓招招手,“爻兒過來。”李鐵匠把蘇桓拉到僻靜處,對蘇桓說:“爻兒,朝廷通告下來了,這些天如果聽到對蘇家不利的言語,一定要忍住,任憑他人說什麼,你都不要評論,更不要激動。小不忍則亂大謀。知道了嗎?”

“爻兒記住了,放心吧李伯,我懂的。你有爺爺的消息嗎?這些天我眼皮老跳,不知道爺爺在上京怎麼樣了?”

“沒什麼事的,不要想太多。既然來了就安心住下,有事你李伯給你頂著。”李鐵匠安慰道。其實,他心裏也直犯嘀咕,分別前鍾老爺子說好到家就飛鴿傳信報平安,算算時日應該早到了,卻遲遲不見書信傳來。莫非,真的事發了嗎?

李鐵匠也在盤算,如果事發,朝廷遲早會追查到這裏,我一條老命不在乎,可這一大家子又如何安排呢?難道真的隻能把這孩子交出去嗎?“呸!”李鐵匠扇了自己一耳光,“李安國啊,李安國!怎可有這般想法,鍾老哥壓上全家性命將這孩兒托付給我,我這麼想還是人嗎?再說這是蘇大哥唯一血脈,還是乞丐時蘇大哥就對我多般照拂,於情於理都不該如此去想。”盤算一會兒,心裏念叨,“要不我去郊外買一處小院,苗頭不對我便將爻兒藏到那裏,來人就說不知孩子是誰,隻認他是鍾爻,搜不到人,沒有人證總不能拿我怎麼樣。”打定主意,李鐵匠便親自去辦這事。

安置完小院,李鐵匠又準備幾車厚禮,每年年底,給官員們送禮是例行之事。雖然這會兒比往年早了許多,但是大小官員們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異樣,從知府衙門到城防營,從衛尉司到城監司,說得上話的官員一一拜見,整個過程也是其樂融融。

隻是,這一圈下來並沒有得到什麼有用的消息。是太早了,該來的還沒來嗎?還是我多慮了?都說投桃報李,這許多桃子投出去,該會收到幾個李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