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章 瞞天過海(2 / 2)

遠在三十裏外的小院內,蘇桓注意到了業城內衝天的火光,漆黑的夜色中昏黃的火光格外耀眼。蘇桓深知此事或與自己有關,哭喊著要去看看,想到鍾爺爺可能已然暴露,李家此刻可能也因自己覆滅,內心悲慟至極。

已換回常人服飾的假道士死死拉住蘇桓,苦苦規勸:“少爺莫要前往,此刻城門已閉,城內肯定草木皆兵,老爺既然把少爺安排在此自有他的道理,就算此大火起自李家,若是少爺貿然離開被擒,老爺豈不白費一場心機?”

蘇桓跌坐回椅子上哭到:“譚叔,明日你我喬裝去查探一番可好,我平日極少出門,李宅之外基本無人認識我,我定能蒙混過去。無論如何我也要去,李家對我恩重如山,如果不聞不問我如何心安,譚叔在此不也是報李伯當年之恩嗎?譚叔當理解我此時心情。”

譚叔沉吟片刻回應道,“難得少爺如此深情重義,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當以信義為重,我譚殊同若再推脫倒顯的小家子氣了!好。明日你我就去業城走一遭,管他龍潭虎穴,我定保少爺無恙!”

何言從鍾李兩家人的反應知曉,當今天底下,藏匿蘇桓之事,僅鍾二魁,李安國,蘇桓三人知曉。鍾二魁已入股掌之間,李安國既然不肯交代那就屠盡他李家,再找一個相仿的孩子充當蘇桓,便能回去交差。真假嘛,僅一個東躲西藏的八九歲孩子知曉,能翻出什麼波浪?回去許以好處,讓鍾雲指認屍體,王爺自當不疑。何況路途遙遠,到時屍體腐敗,王爺又哪肯多看一眼?手底下十二人,早已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何況死黨以外的人並不清楚事實,曉以利害,當無甚憂慮,況且堂堂王爺又哪會關心幾個平民的死活。至於業城的悠悠眾口,自有樓知府替自己擺平。正是有了這番計較,何言才犯下此等惡事。

第二天一早,樓知府派人替換了圍住李家的城防人馬,宅內也派幾人巡視,以防節外生枝。人多聚集之地都貼上了告示,行人紛紛駐足觀看,聽說李家遭難個個前來打聽,但知曉所犯之事後大都拍手稱快,僅有部分了解李鐵匠為人者為此事扼腕歎息。

蘇桓換上粗布衣服,腰上係一根麻繩,腳上穿一雙草鞋,臉也抹上一些塵土,頭發弄的蓬亂。譚殊同也是差不多打扮,手裏拄了一根結實的木棍,拿了個破碗,一副父子沿路乞討的模樣,往業城行去。

何言叫上手下幾人出城追捕蘇桓,留下二人在住處接應,先前派出三名親信已按他的吩咐布置好。一行八人剛出城門前行不遠,就見西北方向天空上炸起一聲響箭,何言見狀忙喊:“走,那邊!”說罷,一馬當先衝了出去,眾人緊隨其後。

眾人循聲前往,不到八裏地,就見三名手下扛著一個少年跑了過來。何言連忙下馬,佯怒道:“不是叫你們先暗中確認此子住處,等大隊人馬過來再動手?為何擅自行動?”

其中一人惋惜道:“大人,都怪我自作主張,輕視此子,想以我三人之力,拿一孩子豈不是手到擒來?那時大人便不用興師動眾。我以問路為由接近與他,本已有十足把握拿住此子,結果宅子四周布有機關,被他逃脫。一番追捕之下,此子跳下陡坎,不慎頭部著地,撞擊巨石,當場死了。大人,屬下該死,請大人責罰!”

何言假裝查看死者,問道:“你們如何確定就是蘇桓此子?”

那人繼續道:“我們按昨夜李瘸子提供地址一路查探,於今日寅時到達此子藏身之地。一直暗暗觀察,待他出門我便前去問路,期間我突然喝到“蘇桓”二字,此子拔腿就跑,顯然是被我言中。”

何言歎息一聲,“唉!都怪我昨夜擔心打草驚蛇,又顧忌兄弟們深夜勞累,是以僅派你們三人盯梢,沒想到弄出如今結果。咱們四人罰俸半年,均分與其他八位兄弟,可有異議?”

三人答到:“不敢。”

其他人忙說:“使不得,使不得!大人也是不想兄弟們太過勞累,何錯之有!何錯之有!”

一番爭持之下眾人其樂融融,全然無視旁邊還躺著一個帶有血跡的八九歲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