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幾萬裏之外的英國政府對《穿鼻草約》也不滿意,派遣璞鼎查為全權公使來華,提出更高的要求。8月,璞鼎查率英國艦隊再次北上,以迫使清政府就範。25日,英軍攻占福建廈門。9月28日,英國艦隊再次進攻定海,“定海三總兵”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率軍英勇抵抗,堅守3日,先後陣亡,舟山島再次落入英軍之手。10月10日,英軍攻占浙江鎮海,正在鎮海的新任兩江總督裕謙投水身亡。13日,英軍占領寧波。清軍在浙江一敗塗地。
道光皇帝為挽回敗局,急令吏部尚書、步軍統領兼協辦大學士奕經為揚威將軍,主持浙江軍務。但奕經苦於無退敵良策,直至1842年初才到達杭州。3月10日,3萬清軍同時向寧波、鎮海、定海發動進攻,結果又是一敗塗地。
在浙江沿海安全過冬的英國侵略軍,在打敗奕經的進攻後,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增援,從5月起英軍向長江下遊發動猛烈進攻。5月18日,英軍攻陷乍浦。6月16日,英軍經過激戰攻占吳淞,江南提督陳化成戰死,寶山和上海隨即陷落。以後,英軍艦隊順長江而上。7月18日,英軍進攻鎮江,守將海齡率部拚死抵抗,自殺身亡。
8月4日,英國艦隊抵達南京。道光皇帝眼看英軍長驅直入,節節進逼,一籌莫展,派遣重臣耆英為簽約全權大臣赴南京,同原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伊裏布一起,與英國公使璞鼎查重開談判。8月29日,中英簽訂《南京條約》,鴉片戰爭就此結束。
《南京條約》及其附約的內容包括:中國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割讓香港;賠款2100萬元;協定關稅;片麵最惠國待遇等。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1844年,已調任兩廣總督的耆英,代表清政府分別與美國和法國簽訂《望廈條約》和《黃埔條約》,美國和法國由此獲得了與英國基本相同的利益。
林則徐(1785—1850年),字元撫,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嘉慶進士,入翰林院。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起,曾在浙江、江蘇、湖北、河南、山東等地任職,辦理過軍政、漕務、鹽政、河工、水利等事,重實際調查,幹練有績,由道台遷升至巡撫。道光十七年(1837年)初,任湖廣總督,嚴禁鴉片,卓有成效。次年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煙,遂受命為欽差大臣,節製廣東水師,赴粵查禁鴉片。道光十九年,與兩廣總督鄧廷禎合力嚴緝走私煙販,懲處受賄官吏,迫令英美煙販交出鴉片237萬餘斤,從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門當眾銷毀;又提出“奉法者來之,抗法者去之”的正確貿易方針,以孤立英國侵略者;會同水師提督關天培籌劃海防,倡辦義勇,屢挫英軍武裝挑釁。
為了解西方情況,他設立譯館,翻譯外文書報,編成《四洲誌》,並譯外國律例、軍事技術等著述,開創了近代研究西方的風氣。1840年初任兩廣總督。6月,英國發動侵略戰爭,因廣州防守嚴密,遂北上攻占定海,陳兵大沽。因投降派乘機誣陷,旋被革職。次年5月,複受命往鎮海軍營幫辦軍務,又遭讒害,不久被流放新疆。1850年,受命為欽差大臣,赴廣西鎮壓農民起義,病死於廣東普寧縣。贈太子太傅,諡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