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鼓勵實踐

想象是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過程,它的特點是在記憶表象的基礎上產生和超脫現實。所以,讓孩子獨立思考的同時,為他們提供親曆親為的機會就顯得彌足珍貴。

可以說,想象力是孩子的智慧財富。對於想象力豐富的人而言,即使生活陷於逆境也不會感到絕望。而世間最悲慘的人就是那些缺乏想象力的人,他們在殘酷的社會競爭中往往很難找到立足之地。

不要讓惻隱之心折斷了男孩理想的翅膀

理想意味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向往,表達著對未來的渴望和追求,它猶如火炬照亮了人生的道路,指明了人們成長的方向。父母引導孩子樹立人生的理想與追求,有著重要而又特殊的意義。一位詩人說過:“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希望之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之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可見,理想是深藏在心靈裏的一道迷人的風景,是掛在遠方的一盞炫目的燈塔。理想於人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對一個孩子來說,理想的種子一旦生根發芽,則對任何一件事都不會滿足於現狀,有追求完美、追求最高境界的欲望。取得一定成績後,總有更上一層樓的決心和氣魄。這樣的人不成功與此,必成功於彼,而且成功的規模也往往比較大。

其實,人的理想從兒童階段就開始萌生了,它是隨著孩子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發展,隨著家庭和學校教育的不斷深化,從無到有、從低水平到高水平逐步形成的。為此,父母千萬不能錯過孩子童年、少年階段的立誌。它比其他所有教育和培養都更重要,也更不可彌補。一個人錯過了其他東西或許可以補救,一旦錯過了立誌的最佳時期,則是永遠無法補救的。

如今,大多數家庭隻有一個孩子,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成龍成鳳,這種善意的願望本無可厚非。可是,父母卻把孩子視為了掌中的寶貝,從孩子出生到成家立業,父母總想牽著孩子的手,不想讓其受一點苦、流半滴汗,嚐試糊口的苦辣酸甜,總想替孩子扛。

很多父母時常把“再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掛嘴邊,自從孩子出生以後,不管是腰纏萬貫的富翁,還是一貧如洗的窮人,都對孩子嗬護備至,從吃喝拉撒到大大小小的事務都是父母包辦代替。所以,很多父母或許是付出最多的父母,但他們的孩子卻未必是最成功和最幸福的孩子。因為他們的孩子缺乏理想,也缺乏為理想而努力奮鬥的精神。

小超已經上初三了,但在家裏,這個大小夥子依然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作為獨子,小超享受著父母全心全意地愛和嗬護,一直以來,做飯是爸爸的拿手活,而媽媽,整個就是小超的貼身保姆,他至今還未洗過一件衣服,更別提做其他家務了。

小超一天的生活寫真:早上6點,爸媽準時起床,為小超準備早餐,等到他們忙得差不多了,才把睡眼惺忪的兒子拖到盥洗室,並把早已準備好的牙刷牙膏送到兒子手裏。刷牙的時候,小超媽媽趕緊為他放好洗臉水。忙得差不多時,爸爸也已做好早餐等兒子來吃了。趁小超吃飯的時候,媽媽抓緊時間給她整理書包,然後穿鞋襪,吃完早餐的小超拿著書包走人即可。每天放學回家,小超的媽媽早已經為他準備好了換洗的衣服,放好洗澡水,等小超穿戴好後全家人才開始吃飯。之後,小超開始自己唯一的活——做作業。

小超的家境其實並不富裕,爸爸單位效益差,工資微薄,媽媽隻是公司的普通會計,但是,無論吃喝還是穿戴,小超的爸媽總是盡一切所能來滿足兒子的要求,就怕一個疏忽,委屈了兒子。在這樣的愛護下,長大的小超每天接受者父母的恩賜,卻從來沒有想過有什麼夢想,更沒有想過要想方設法實現自己的夢想。

據說,在美洲遼闊的草原上,生活著一種雕鷹,它有著“飛行之王”的美譽。它飛行的時間之長、速度之快、動作之靈敏,堪稱鷹中之最。被它發現的小動物,都難逃它的捕捉。但誰能想到那壯麗的飛翔後麵卻蘊含著滴血的悲壯。

當一隻幼鷹出生後,沒享受幾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經受母親近似殘酷的訓練。在母鷹的幫助下,幼鷹沒多久就能獨自飛翔,但這隻是第一步,因為這種飛翔隻比爬行好一點。幼鷹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訓練,否則就不能獲得母鷹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鷹把幼鷹帶到高處或懸崖上,把它們摔下去,有的幼鷹因膽怯而被母鷹活活摔死。但母鷹不會因此而停止對它們的訓練,母鷹深知,不經過這樣的訓練,幼鷹就不能翱翔藍天,即使能,也會因為不能捕捉到食物而餓死。第三步則充滿著殘酷和恐怖,那被母鷹推下懸崖而能展翅飛翔的幼鷹將麵臨最後也是最關鍵、最艱難的考驗:因為它們那正在成長的翅膀會被母鷹殘忍地折斷大部分骨骼,然後被再次從高處推下。有很多幼鷹就是在這時成為悲壯的祭品,但母鷹同樣不會停止這血淋淋的訓練。

有的獵人動了惻隱之心,偷偷地把一些還沒來得及被母鷹折斷翅膀的幼鷹帶回家喂養。可後來獵人發現,那被自己喂養長大的雕鷹至多能飛到房屋那麼高便要落下來,那兩米多長的翅膀反而成了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