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母鷹殘忍地折斷幼鷹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決定幼鷹未來能否在廣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關鍵所在。雕鷹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強,隻要在被折斷後仍能忍著劇痛不停地展翅飛翔,使翅膀不斷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後的翅膀則似神話中的鳳凰一樣死後重生,將長得更加強健有力。如果不這樣,雕鷹也就失去了這僅有的一個機會,它也就永遠與藍天無緣。

父母在教育男孩的過程中,應當注意避開教育的誤區,不要把凡是為男孩包辦就當成是愛孩子,更不要把男孩培養成隻知道聽從父母安排的“乖乖男”。要知道,父母的這種愛很容易變成獵人的惻隱之心,而折斷了男孩理想的翅膀。

第八洗耳恭聽

讓青春期男孩說出自己的建議和要求

父母要想培養出一個富有創造力又有主見的男孩,就要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意見,洗耳恭聽他們的大膽質疑。當然,對於青春期男孩提出來的建議和要求,父母不應該盲從也不應一律拒絕,要學會分辨著聽,對於那些合理的,要予以鼓勵,對於那些不合理的,要及時予以糾正。

鼓勵男孩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很多父母,在遇到孩子叛逆的表現時,都會搖頭歎氣,不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些什麼,不知道孩子為什麼不肯告訴父母內心的真實想法。

父母與子女的良好溝通,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而鼓勵孩子主動說出內心的想法,是走向成功溝通的第一步。在成長的路上,孩子的很多想法都是很單純和幼稚的,所以很多父母在看到孩子略顯稚嫩的想法時,都沒耐心去傾聽,有時甚至打斷孩子的想法。不認真傾聽孩子講話,不讓孩子把話說完,是對孩子的不尊重。久而久之,孩子就不會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了。

男孩子到了青春期,隨著與自我意識相聯係的情緒情感和道德感的初步萌芽,孩子會因為受到別人嘲笑而感到不愉快,也會因為自己的行為符合了大人的要求而產生快樂的滿足感。而父母對待孩子的不正確的態度和語言,會使孩子產生心理陰影:小時候不敢說出自己的心裏話,長大後不敢麵對他人、麵對挫折,心靈易產生自卑等消極情緒,而且很難恢複。這種不良經驗會跟隨孩子一生,影響其今後對他人和對自己的看法,不利於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一般而言,孩子敢把自己的感受、想法說出來,表示他與父母的關係是開放的,能自由交談而無所顧忌。如果父母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板起麵孔強迫孩子按自己的指令做事,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孩子的不滿,使他們關閉自己的心靈,不願再與父母溝通。男孩本來是把媽媽作為朋友,樂於向媽媽傾訴內心的感受,結果卻屢屢遭到冷淡與拒絕,使他覺得自己不受重視,不受尊重。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成人與孩子最本質的區別,就是孩子的思維與成人的思維存在質的不同。孩子有自己的思維習慣、方式、邏輯,當成人以自己的思維方法做出結論,而以自己的標準來訓斥孩子,這是不尊重孩子,扼殺孩子天性的愚蠢做法。

孩子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看法,是一種自信的表現,是一種能力的體現。父母鼓勵孩子主動說出內心的想法,可培養孩子的創造性。鼓勵孩子主動說出內心的想法,還可發展孩子獨立自主的意識,有益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無論孩子的意見如何幼稚,父母都應認真傾聽,加以鼓勵。父母還可故意提出不同意見與孩子進行討論。當孩子反駁父母的意見時,父母應予以鼓勵。如果孩子的想法不對,父母可以認真地傾聽之後加以糾正。當然,在傾聽的過程中,即使孩子的想法很幼稚,也不要輕視或嘲笑他,而是應該認真傾聽,與孩子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孩子體會到關愛和溫馨。父母有了這種態度,青春期男孩才會對父母更加信任和尊重,才會願意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父母,同時,父母也有利於對他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能培養出具有創造性頭腦的孩子。

一名初中一年級小男孩在語文期中考試時,寫出自由命題作文《我和她的愛情》,這讓閱卷老師大為震驚。在寫作手法上,老師認為它主題鮮明,語句通順,但是主題思想存在嚴重問題。於是,老師叫來了男孩的家長。

父母讀完男孩的作文後,可以感覺到他對小女孩的真情流露。他對這個青梅竹馬的小女孩的確有著深厚的感情,因為從小一起長大,哪一天不在一起玩就會想念對方,這時深厚的友情,而不是男女之愛。但是,因為受到外界五花八門的信息刺激,這個小男孩才用“愛情”這個詞來形容他和小女孩之間的純潔友誼。

後來,父母與男孩做了深刻的溝通,在父母的真誠傾聽下,小男孩一臉坦然地回答了老師的問題,壓根不理解老師問話後麵隱含的意思,結果證實老師的擔憂隻不過是虛驚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