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踐的情況來看,磁石學校有如下幾個突出的特點:(1)課程設置與教學方法比較獨特,根據學生不同的需求設置課程,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最大限度地體現因材施教;(2)學生就學不受學區限製,隻要學生願意,就可入讀;(3)促進教育機會均等,不同社會背景、不同種族的人就讀同一所學校,增加了不同民族相互交流的機會。磁石學校以其彈性化的課程和獨特的教學方法,吸引了不同地區、不同種族、有誌向、有興趣的學生前來就讀,緩解了當時各大都市普遍出現的“白人外流”的現象,推動學校種族融合。學校在充分運用教學資源、教師教學投入、促進學生學業進步和能力發展等方麵作出了不少成績。1996年對12個大城市學區的調查結果表明,磁石學校的學生在各學科如數學、自然、寫作等方麵明顯高於其他公立學校的學生。
二、家庭學校
所謂的“家庭學校(home school)”是指適齡子女在家庭學習的一種學校模式。其實,近代美國社會就有家庭學校,但當時是因為學校太少所致,隨著公立學校的普及,有條件的家庭都願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學校去讀書。但從20世紀70年代起,家庭學校又重新抬頭,發展勢頭強勁。70至80年代隻有幾萬人,至90年代初,在家庭學校就讀的學生已有30萬。到1999年更發展到100多萬,占學生總數的2%。許多家長願意把子女留在家裏,除了一些家長持不同的教育理念,或是具有較強烈的宗教信仰外,公立學校校園暴力不斷,管理混亂、質量不高等都是其中極其重要的因素。
按照美國各州法律,所有適齡兒童都必須進入州一級認可的學校就讀,因此,家庭學校剛開始出現時,曾遭到一些壓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形式已經被人們普遍認同,許多州還通過立法:具備條件的家長可以向政府提出申請,通過一定的審批程序,其子女可以留在家中學習。這些條件包括:家長必須擁有高中或相當於高中的學曆;教學目的授課時間在4至5小時(每年不少於180天),有各種教學記錄;傳授的課程至少應包括國家核心課程;參加州一級的考試等等。
家庭學校獲得教學資源的途徑非常多樣,如圖書館、博物館、各中小學(含教會、私立)、大學、教堂、私人教育機構等,尤其是私人教育機構為家庭學校提供了大量的教學資源,包括教學軟包、教學輔導書。隨著科技的發展,學生的學習途徑、方式日益多樣,如因特網、各種教學軟件、雜誌、錄像等,具有較大影響的家庭學校網站為家長和學生提供了極大的方便。為擴大視野,家長還要求學區、學校開放教育資源,允許他們利用其設備,旁聽某些課程,甚至跨校學習等;有些家長還自發成立了自主學習小組,家長各自教授自己熟悉的學科,組織各種活動等。
各州為推動家庭學校各出其招,除每州至少設一個州一級的組織(有些州有好幾個)外,許多州還設有專門的家庭教學協調員,一些州或學區還開設輔導班,供家庭學校的學生業餘學習,成立教育中心,為家庭提供教學資料,提供教學支持等。教育界人士認為,政府有責任為家庭學校建立一套接受必要教育的保證體係,使他們無論在學科知識、動手能力、還是在心理素質等方麵都能全麵發展。
由於家庭學校管理的特殊性,對其做出全麵的評價並不容易,但據一些調查資料顯示,學生在各種課外參與公益活動如音樂比賽、實地學農等表現積極。1998年春,39,607名家庭學校的學生參加了依荷華州K8年級基本技能考試(ITBS)和9~12年級的成績水平考試(TAP),成績明顯好於其他類型的學校。1998年大學入學考試中,在校生平均分為21分(滿分為36分),在家生則達23分(已達到進入較好學校的資格);2000年全美中學生單詞比賽的前三名均來自家庭學校。
三、契約學校
契約學校(contract school)是指民間私人公司和地方學區簽約經營的學校。近十年來,為回應教育私有化思潮,各種民間的私人教育公司如教育選擇公司。公共策略團體公司、愛迪生教育網絡公司紛紛成立。這些公司與政府公立學校簽約,根據合同承包校內特殊的服務項目,如交通用具、醫療衛生、食品供應等,通常公立學校的這些服務項目在人員培訓、人事管理、設備提供等方麵單獨所需的經費按合同由私營公司承擔,這並不占用學校原有公共教育經費,可緩解公立學校資金不足的困境,提高學校辦學質量。
教育選擇公司是目前介入美國公立中學管理最大的一家公司。1992年,它曾與明尼蘇達州學校管理當局簽訂五年的經營合同,負責管理巴爾迪摩市的9所學校(包括學校管理、電腦教學、行政事務等),後來由於其經營不善而被政府當局終止了合約。在契約學校中,另一個廣為人知的是90年代初愛迪生教育網絡公司推出的“愛迪生計劃”(EdisonProject)。它曾試圖把全國若幹學校統一管理起來,形成全國“學校鏈”,後來因為經費問題而改變了經營管理1000所學校的目標,轉而重點承包管理公立學校。在德州、明尼蘇達州、堪薩斯州、麻省等地都有“愛迪生計劃”經營的數所公立學校。與傳統的公立學校所不同的是,“愛迪生計劃”延長學生學習時間(包括學期和上課時間),調整師生間的比例,開設一些較有針對性的輔導班,對教材進行改革,使其更有人性化,並且注意把現代化的科技引入教學實踐,將學校的教學係統與學生的家庭電腦進行聯網,形成十分有效的學習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