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要求嚴格的教師管理(5)(3 / 3)

五、拓寬信息範圍,收集全麵客觀的評價證據

教師工作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包含的內容相當廣泛而且複雜,涉及到教育教學的各個方而,因此,單方麵的信息無法完整地反映一名教師的教學表現和綜合素質。教師評價隻有通過多種渠道,全麵收集有關教學工作的信息,才能得到符合教師實際的評價結果。如何使教師評價信息既豐富又真實,正是當代教師評價改革所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近年來,美國教師評價的信息來源有了很大的擴展,學校試圖從多方麵收集評價證據,扭轉“評價結論隻憑領導直觀印象產生”的局麵。以美國密蘇裏州為例,州教師評價委員會要求各校在開展評價的過程中,從以下五個方麵收集教師信息。

(一)教學材料

在教學過程中隨時積累材料,能夠如實地反映教師的日常工作,對於考查教師的教學行為具有重要作用。美國中小學教師為評價而準備的材料一般包括:教學大綱、教案、自編教材、教學日誌、課堂測驗、課堂教學錄像、課外活動實錄、解決學生問題的記錄、學生及家長問卷調查結果、與學生家長溝通的來往信件以及與學生、其他教師和家長的談話記錄等。美國評價學者將這些材料的集合稱之為“教學檔案袋”。

(二)能力表現

教學技能也是教師評價所考核的重要內容。在評價過程中,評價者重點收集那些能夠反映教師綜合能力的證據,如編製教學計劃的能力、組織課堂教學的能力、與其他教師交往與合作的能力、在學生管理和教學中運用計算機的能力、開發課程的能力以及開展教學研究的能力等。這些能力要素可讓評價者在動態觀察中進行考查。

(三)職業成就

在對教師取得的職業成績進行考核時,評價者要檢查教師獲得的各種教學獎勵、專業證書,得到資助的行動研究項目和在教學研討會或者反思日誌上發表的文章。

(四)專業發展活動

美國的教師評價不但關注教師當下的工作表現、技能以及取得的學術成就,而且重視教師對自己專業發展的態度和行為,以此來推動教師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實現。評價者要檢查教師是否有專業發展計劃,是否參加了相關的學術團體,是否了解個人的職業興趣,是否為自己安排了可行、有效的專業活動,是否有專業進修的內容目錄,是否對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進行自我評價等。

(五)學生學業狀況

在教師評價中融入對學生學習狀況的考查,透過學生的學業成就來衡量教師的工作業績,是美國頒布NCLB法案之後教師評價改革的一個趨勢。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通過班級軼事紀錄、學生課堂表現錄像帶、作業樣本、作品展示板、學生活動照片、班級快訊、學生調查和各科成績檔案等反映出來,這些將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依據。

美國中小學在教師評價中收集多種信息,不但能保證評價結論的可靠性,而且能提高教師對於評價過程及其結果的信任度,使教師真切地感覺到評價結果是全麵的,評價結論是公平的。這樣,他們就在日後的評價中采取主動參與、積極配合的態度,並且願意將評價反饋信息用於教學改革和個人發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