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潤物細無聲的品德教育(2)(1 / 2)

很多年前,在美國威斯康星州的蒙特羅市,有一個名叫埃默紐·坦南的男孩。他十分不幸,5歲時父母雙亡。後來,開小酒店的諾頓夫婦收養了這個無依無靠的孤兒,將其招為養子。窮人的孩子懂事早,埃默紐總是搶著做家務,從來不偷懶。

一晃3年過去了,8歲的埃默紐慢慢地發現,養父養母做生意時經常坑騙顧客。例如,在酒中摻水,弄虛作假;在秤上做手腳,多收顧客的錢……男孩看不慣,認為這樣賺錢是昧著良心,於是對養父養母好言相勸。然而,諾頓夫婦根本聽不進去,罵埃默紐是一個吃裏爬外的家夥。有時還給他兩個耳光,狠狠地教訓一番。一天黃昏,一個小販走進店裏,與諾頓大吵起來。埃默紐剛剛睡著,隱隱約約聽到雙方是為了賬目的事。當天晚上,小販在店裏住下。半夜時,男孩便被樓下激烈的爭吵聲驚醒。10分鍾後,傳來“啊”的一聲慘叫,就再也沒有聲音了。埃默紐心裏想,一定出了什麼事情,於是連忙起床,穿好衣服,躡手躡腳下樓,來到剛才他們爭吵的房間。他從門縫往裏看,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天哪!可憐的小販躺在地上,胸上插著一把短刀,殷紅的鮮血流了一地,旁邊站著養父和養母。男孩暈了過去,身體順勢倒在門上。諾頓聽見響聲,恐懼地打開門,見是養子,立即抓住他的頭發,將其拖進了房間。“孩子,你都看到了吧!小販要行凶,我是被迫自衛才把他殺死的。你瞧,這把刀就是他帶來的。”諾頓用命令的口氣說,“等警察來到現場,就這樣告訴他們。”埃默紐反駁道:“爸爸,你撒謊,明明是你殺了人。我求你馬上去警察署自首。”諾頓惱羞成怒,一腳把養子踢倒,吼道:“混蛋,想把我送上法庭嗎?快說,是小販先動手行凶的。”“爸爸,我不能講假話!既然是你殺了人,就應該去自首。”埃默紐抬起頭,非常堅決地說。養父氣得大發雷霆,走上前去對養子拳打腳踢。養母也凶相畢露,找到一根粗繩。他們把埃默紐捆住後,將其吊到梁上。諾頓揮舞著鞭子,拚命地抽打養子,窮凶極惡地說:“你有種,你不撒謊,你去死吧!”“就是死,我也決不騙人!”埃默紐忍著巨痛倔強地答道,臉上滿是汗珠。看到養子誓不改口,養母舉起一根棍子,邊打邊問:“快說,小販是怎麼死的?講對了,就把你放下來。”埃默紐被打得皮開肉綻,渾身抽搐。突然,他大喊了一句:“不,我不說謊!”然後,他的頭猛然垂下,再也不會動彈了。事後,殺害兩條人命的諾頓夫婦受到了法律的嚴懲。

為了永久地紀念這個誠實而勇敢的孩子,威斯康星州政府建造了一塊紀念碑,上麵擺放著埃默紐的塑像。碑上刻寫道:“懷念為真理而屈死的人,他在天堂永生!”州政府還通過立法,每年的5月2日為“誠實節”。

潛移默化的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是世界共識,在經濟全球化形勢下,世界其他國家並沒有削弱或取消愛國主義教育。美國作為當今世界惟一的超級大國,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方麵可以說是堅持不懈、不遺餘力。

美國是個隻有三百年曆史的“年輕”國家。美國人根據自己的主體價值觀孕育出強烈的愛國熱情。他們認為,自己是國家的主人,任何政黨或政府都是變換的、暫存的,隻有美國能夠長久存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幾乎看不到美國人在特定的場合進行和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學校更沒有專設的愛國課,美國對學生進行的愛國教育,是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的。美國兒童上幼兒園就學畫美國國旗,在中小學的每天清晨,第一堂上課鈴一響,進行的第一項內容,即是學生們虔誠地把手放在胸前,莊嚴地大聲宣誓:“我向美國的國旗和共和國,在上帝之下,確保領土完整,為萬民謀福利的自由正義之國,誓以忠誠……”雖然各學校的誓詞沒有統一規定,但中心意思都是一樣的。這一儀式嚴肅認真,再頑皮的孩子也不敢搗亂。到了初高中後,學校的各種社團活動或其他大型活動,都要舉行唱國歌的儀式。學校裏組織最優秀的學生領唱國歌,全體學生起立麵向國旗行注目禮,有的同學還將右手放在左胸前,意為“國家在我心中”,以示對國旗的尊重和對國家的愛戴。

美國人最喜愛參與和觀看各種體育運動,凡大大小小的比賽前,第一件事便是全體起立,高唱國歌。在那隆重熱烈的場合,成千上萬、各種膚色的美國人注視著冉冉升起的星條旗,高唱國歌,置身其間誰能不被美國人的愛國熱情所感動。

在美國,任何人在正式場合都決不允許有任何褻瀆國家的不妥行為,美國孩子從小就有非常強烈的信念,即“我是美國人,我為作為一個美國人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