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義和團勇戰八國聯軍(1 / 2)

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被慈禧太後軟禁在頤和園。慈禧立端王的兒子傅為大阿哥(就是皇帝的繼承人),來取代光緒。沒想到各國公使拒絕入宮慶賀,表示不承認這位“大阿哥”。慈禧可氣壞了,很有些怨恨洋人,於是她就想報複洋人一下。這時協辦大學士剛毅早就看透了她的心思。

剛毅平日巡察各地時,親眼見到教會任意欺壓中國百姓的情況,而且教會也經常不把他這個協辦大學士放在眼裏。這時各地正在鬧義和團,剛毅得知義和團燒教堂、殺洋人,勇敢無敵,洋人們都懼怕他們幾分,這次見到慈禧,上奏道:“老佛爺有所不知,如今義和團活動相當廣泛,山東、直隸一帶,遍地都是。義和團個個武藝高強,如果我們派兵鎮壓,要花費很大力量,得不償失。不如我們利用義和團仇恨洋人的心理,去對付洋人。這樣既教訓了洋人,又可以消耗掉義和團的力量。”慈禧聽後大喜,當即命令剛毅主持這件事。

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後宣詔招撫義和團,並對列強宣戰。並發布命令,承認義和團合法,禁止清軍鎮壓義和團。這樣一來,義和團就象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起來,山東、直隸的各縣各村,到處是“神壇”、“拳廠”。不少義和團到慶王府掛號,打起“奉旨義和神團”的旗號。1900年4、5月以後,義和團開始進入清朝的“心髒”京津地區。在北京、天津城裏到處貼有義和團的告示,上麵寫著:“最恨和約,誤國殃民,上行政效,民冤不伸。”、“練習義和神拳,保護中原,驅逐洋寇,以免生靈塗炭”等等。義和團還打起“扶清滅洋”的旗幟,吸引了許多清兵也參加了義和團。

聲勢如此浩大的義和團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利益。於是他們決定采取聯合行動,鎮壓義和團。

1900年6月10日,英、俄、日、法、德、美、意、奧組成八國聯軍兩千多人,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從大沽經天津向北京進犯,從而開始了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戰爭。

西摩爾聯軍在向北京進犯途中,遭到了義和團及部分愛國清軍的阻擊。在落垡(音fa)一帶,義和團將通向北京的鐵路拆毀。西摩爾不得不命令部隊停下來搶修鐵路,結果中了義和團的埋伏,有幾十人被打死。聯軍在落垡戰敗後,逃竄到廊坊,又遭到三百多義和團和清兵統帥董福洋率領的甘軍的打擊,死傷無數。這就是著名的“廊坊大捷”。西摩爾聯軍真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隻得夾著尾巴逃回天津。

帝國主義一見西摩爾戰敗,大驚失色,慌忙又調集大批侵略軍進入天津,駐紮在紫竹林租界裏。

6月17日,天津紫竹林租界槍炮齊鳴,喊殺震天,義和團圍攻租界的戰鬥打響了。

紫竹林租界在海河北岸,天津城東南,本來是個景色美麗、環境優雅的地方。可是自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這個地方被帝國主義列強強行占領了。他們在那裏建教堂、蓋洋房,驅逐原先居住在這個地方的中國人,還到處掛出“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汙辱中國人。人們把這裏的洋人恨透了。

打響進攻紫竹林第一槍的,是武備學堂的學生們。武備學堂位於紫竹林租界東麵,是清朝培訓軍官的學校。當義和團在天津興起的時候,武備學堂的許多學生也加入進去。6月17日早上,學生們乘洋人不備,開炮猛烈轟擊紫竹林租界。由於武備學堂威脅很大,所以聯軍立即派大批軍隊撲向武備學堂。然而,在學堂學生們的英勇抵抗下,聯軍始終沒能衝進學堂。惡毒的侵略者們,竟放火燒房,引起了學堂內的火藥庫爆炸,學堂學生全部壯烈犧牲。

就在武備學堂學生們英勇抵抗侵略者反撲的同時,另一路義和團在大師兄曹福田的率領下,開始了攻打老龍頭車站的戰鬥。

在攻打紫竹林租界之前,曹福田就意識到:老龍頭車站既是聯軍由大沽向津、京增兵的樞紐,也是租界與外界聯係的要地。如果搶占了老龍頭車站,也就切斷了租界內兵力、糧食等供應的生命線,那麼租界內的敵軍就會不戰自敗了。守護在車站內的是俄國的兩千軍隊。他們占據有利地形,構築了堅固的工事。曹福田一到,就下令包圍車站,向俄軍發動猛攻。為了配合作戰,義和團還在三岔口、黑炮台等地架起大炮,猛轟車站。一時間,槍炮聲,喊殺聲連成一片,俄軍被打得哭爹喊娘倉皇逃走。不久,聯軍增派援軍七、八千,帶著新式的槍炮反撲。義和團寡不敵眾,被迫退出車站,但仍對車站采取包圍之勢,尋機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