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1 / 3)

即使是在一個注定要消亡的團體裏,也有最光明的出路。在中國幫會史上,司徒美堂算得上是位特殊的人物。在他漫長的幫會生涯中,由於身處海外,他目睹了帝國主義殘酷欺壓海外華人,以及海外華人幫會間各堂口為爭霸碼頭、相互殘殺的種種劣行,從而對政治發生了興趣,尤其關切在中國發生的一切。抗戰期間,他在海外為支持抗戰積極募捐,並致電國共兩黨領袖,期望兩黨攜手抗日;到了解放戰爭後期,司徒美堂更是排除國民黨和幫內的種種幹擾,終於返回祖國的懷抱,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政協委員,受到毛澤東和周恩來的高度讚揚和熱忱歡迎。司徒美堂清同治七年(1868)出生於廣東省開平縣一個破產農民家庭,幼年喪父。讀過幾年私塾,後因生活所迫當過學徒。因年幼常受人欺,乃發憤習武。14歲那年乘船到美國謀生。17歲時加入海外洪門致公堂,進行“反清複明”的工作。司徒丙鶴在《文史資料選輯》上發表的回憶文章“司徒美堂與美洲洪門致公堂”中說,為了謀生,他在一家中國雜碎館當廚子。20歲那年,憑著一身的武功和打抱不平的精神,將一個常來飯館搗亂的美國流氓打成重傷致死,被美國警方逮捕入獄,準備判處絞刑。幸虧華僑和洪門人士多方周旋、募款營救,才得以獲釋。出獄後,他當過“男保姆”、水手、小販。當時,由於致公堂內組織散漫、指揮失靈,清光緒二十年(1894)冬,他集合堂內“少年氣盛,敢作敢為”之徒,成立了安良堂,自立為“大佬”。安良堂以“鋤強扶弱,除暴安良”為號召,團結了一批洪門兄弟。從這時起,司徒美堂正式打下了在幫會的基礎。清光緒三十年(1904),孫中山以“洪門大哥”身份赴美進行革命活動。在波士頓,擔任保鏢兼廚師的司徒美堂,聆聽了孫中山的許多革命道理。孫中山對他的組織能力深為讚許,並對他所領導的安良堂給予指導和授意整頓。1905年,司徒美堂從波士頓回到紐約,組織“安良總堂,繼續從人力、財力等方麵支持孫先生的革命運動”。

由於司徒美堂有一副“義俠心腸”,對華僑社會的人事動態,姓名籍貫都記得清楚,很快,安良堂成了致公堂老組織中的“龍子”,對致公堂事務起決定性作用。致公堂與安良堂兩個組織,一老一少,一舊一新,互為作用,互壯聲勢,從本世紀初到50年代,司徒美堂和其他兩位創辦人交替輪換被選為致公堂“總監督”和安良堂“總理”。為了壯大安良堂的聲勢,司徒美堂還聘了美國名律師作為法律顧問,如羅斯福未當總統前在紐約當律師,就曾任司徒美堂法律顧問達20年。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司徒美堂積極參加抗日救亡工作。認為國家複興,民族更生之機會已經來臨。7月7日晚,在美國成立了“紐約華僑抗日救國籌餉總會”,司徒美堂被選為常委。他為了搞好籌餉工作“辭去其他職務,專職紐約籌餉局工作五年之久……”經他手的華僑捐款共達五千多萬美元。這筆巨款由司徒美堂與香港“保衛中國大同盟”負責人宋慶齡聯係,送到了在敵後抗擊日寇的八路軍、新四軍手中。皖南事變發生後,為促進國共合作共同抗日,1941年1月8日司徒美堂等3人以駐美紐約全美洲洪門總幹部監督、部長的名義,分別向重慶、延安國共兩黨領袖發出快郵代電,內稱:最近讀朱彭葉項發表致何白佳電,……迨中外電訊播傳其事,始悉我軍事當局確曾下令新四軍移防,以及國共分裂形勢嚴重,祖國將有內戰爆發之虞,……今為我整個國族生存計,美堂等致以血誠,向我國共兩黨呼號,敦請公等,速行負責,解決兩黨糾紛,放棄前嫌,重修兄弟之好,攜手抗戰。

中國共產黨對司徒美堂等人的快郵代電十分重視。毛澤東主席親自複電司徒美堂等人並轉全美洲僑胞,電文說“奉讀一月八日代電,關懷祖國,呼籲團結,敬佩無已。中國今日決不能同時進行既對外又對內之兩個戰爭,必須完全取消國民黨當局的反共計劃並驅逐親日派,團結全力,以與日寇相搏鬥,抗戰始有勝利可期。……”毛澤東的複電對美洲致公堂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封複電實質上就是中國共產黨與司徒美堂往來的開始。皖南事變發生後,紐約致公堂機關報《五洲公報》聯合《華僑日報》、舊金山《世界日報》聯名譴責蔣介石製造“天下奇冤”,呼籲國內要“加強團結,反對分裂”。在國民黨方麵,蔣介石害怕與司徒美堂致公堂人士關係搞僵會失去美洲華僑的支援,於是邀請司徒美堂回國,以國民政府行政院華僑參議員的身分參加第三屆國民參政會。1941年冬,司徒美堂以“華僑參議員”身份自美返回祖國,途經香港時適逢太平洋戰爭爆發。駐香港的日本特務機關頭目矢崎發覺司徒美堂是個可以利用的大人物,便對他威脅利誘,強迫他當維持會長,企圖利用他組織香港幫會,以鞏固日寇的“占領秩序”。這時的司徒美堂已75歲高齡,表現出高度的民族氣節,拒絕日寇的要求。在愛國洪門兄弟幫助下,化裝脫險香港,手持木杖,步行300裏到達東江遊擊區。在東江遊擊隊的幫助下,抵達廣東戰時省會韶關,輾轉桂林,於1942年3月9日到達重慶。中國共產黨對司徒美堂回國表示熱烈的歡迎。3月10日《新華日報》發表了“歡迎司徒美堂先生”的短評。短評讚揚司徒美堂自抗戰以來“領導旅美僑胞作熱烈捐輸活動,成績斐然。……呼籲民主團結,其愛國民族的熱情,更令人起敬”;《新華日報》還同時發表了有關司徒美堂談話的專訪。董必武在司徒美堂抵達重慶當晚,在馮玉祥寓所會見了他,轉達了周恩來的問候,並歡迎他到八路軍辦事處作客。次日周恩來、鄧穎超又登門看望了司徒美堂。中共的關懷使司徒美堂深為感動。他曾出席周恩來親自主持的重慶八路軍辦事處的歡迎會,發表了堅持抗戰反對投降的言論。國民黨對司徒美堂也十分重視。司徒美堂在重慶,蔣介石不但令國民黨高級官員接見,還親自攙扶他送到“第三道門”,據說這在當時是一種“殊榮”。蔣介石還指使吳鐵城以“國府委員”的條件拉攏司徒美堂加入國民黨。司徒美堂表示:“誰打日本,誰就愛國,誰就能拯救中華民族出水火之中,我就擁護誰,我是洪門致公堂,不參加其他黨派。”在重慶期間,司徒美堂從動員更多的僑胞支援祖國的抗日大局出發接受了蔣介石交給他“宣慰美洲華僑”的任務。1943年,司徒美堂在舊金山召開的“三藩市華僑七七紀念大會”上發表演講,首先代表蔣介石委員長向僑胞們問好,感謝僑胞們對祖國抗戰的大力支援,接著介紹了共產黨八路軍、新四軍的抗日業績,他說:“忠於抗戰事業,而創造了抗戰辦法,展開了抗戰局麵的是共產黨而非國民黨,那麼凡是愛國的人,就決不該反共,反共的人實際上也一定反對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