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5.吃老爸一輩子(2 / 2)

更可笑的是那些沒有事實依據的人,僅僅為了一點麵子,沒有闊老子也要造出一個來,作為自己精神的支點。明太祖朱元璋明明出身於流氓無產者,在“亂世英雄起四方”的時代僥倖當了皇帝,此時他擁有了一切,然而,他也為自己沒有一個能拿出手的闊老子、顯赫的祖宗而感到遺憾。他想遍了曆史上足以為朱姓添光彩的人物,最後在儒臣的啟發下,擬定南宋理學大師朱熹作祖宗。有一次,他接見一個朱姓的小官,垂問其先祖是否是朱熹?那位小官回答說,朱子雖然名垂千古,但自己也不能亂認祖先。這話刺激了朱元璋,他想一個小官尚且如此,自己身為一國之尊,那有冒認祖宗之理,這才打消了認闊祖宗的初衷。因此,他在《皇陵碑序》中敘家史,憶苦思甜,談及出身,自報為“淮右布衣”(這個出身盡管低,但有幾分“雅”氣)。朱元璋有了支配世間一切闊人的權力,所以還能想開些。至於像阿Q那樣倒運人物,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他對闊祖宗的企盼尤為迫切。他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而且是孤身一人,形影相吊,無所倚靠。可是,他在與人口角時,也會瞪著眼睛說:“我們先前——比你闊多啦!你算是什麼東西。”“先前闊”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實際利益,也沒有因此獲得未莊村民的尊敬,也未能使他力克強敵,戰勝對手,更未因此受到地方豪紳以及官府衙門的關照,甚至不能藉此騙一頓飽飯。“先前闊”、“比秀才還大一輩”等等宣傳隻是招致人們的嘲笑與侮辱,以及趙老太爺的痛罵與耳光罷了。然而,阿Q仍然樂此不疲,每當他作一次這樣的宣傳,在精神上便感到極大的滿足,使他“飄飄然”起來。這一點直到死,阿Q都沒有覺悟,而當自省意識突然降臨時,劊子手的鬼頭刀已經落下。阿Q,可哀也夫!

由此也聯想到國人的一種集體無意識現象,即人們習慣把精神的支撐點放在過去,托庇於祖蔭。好在我們已經有近三千年沒有中斷的曆史,曆史上足以引起今人自豪的東西確實不少。在不順利的時候,人們總是愛搬出祖宗的光輝業績為自己打氣。什麼四大發明、絲綢之路、輝煌的漢唐、勇武的元清,都是可以隨手拈來的,藉以證明自己的不凡,但人們卻很少從未來汲取詩情。這是整個民族在精神上缺少獨立性的表現,是精神上對父祖的依賴,也是一種精神萎縮症。一個民族要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必須戰勝萎縮與依賴,成為真正的自我。

一個人不能吃老爸一輩子,一個民族也不能永世吃列祖列宗。